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十五12-21
12眾人都默默無聲,聽巴拿巴和保羅述說上帝藉著他們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蹟和奇事。13他們講完了,雅各回答說:「諸位弟兄,請聽我說。14剛才西門述說上帝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人民歸於自己的名下;15眾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符合。16正如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了的帳幕,從廢墟中重新修造,把它建立起來,17-18使剩餘的人,就是凡稱我名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自古以來顯明這些事的主說的。』19所以,我的意見是不可難為那歸向上帝的外邦人;20但是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所玷污的東西、血和勒死的牲畜,禁戒淫亂。21因為歷代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都有人宣講,每逢安息日,也在會堂裏誦讀。」
彼得的見證清晰有力,先前辯論不休的眾人,此時也靜默不語,只專心的再聽巴拿巴和保羅的見證。隨後,雅各便起來總結,不但表示認同彼得所說,更是引述先知的話說:「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了的帳幕,從廢墟中重新修造,把它建立起來,使剩餘的人,就是凡稱我名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自古以來顯明這些事的主說的」(引述自七十士譯本,摩九11-12)。[1]經文中的「就是」原文作「和」。「剩餘的人」可以一語雙關,即指以色列如今剩餘的人,或全人類中剩餘的人,皆含有蒙拯救、保守至今的含義。
至於「凡稱我名的外邦人」,首先我們想到先前早已出現於彼得的講道:「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二21;出自於珥二32上;同樣被保羅引述於羅十13)。以賽亞書裡說:「地的四極都當轉向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上帝,再沒有別的」(賽四十五22)。我們更相信,雅各的話也反映「那時,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因為照耶和華所說的,在錫安山,在耶路撒冷將有逃脫的人。凡耶和華所召的,都在餘民之列」(珥二32)。
讀中文聖經的我們,早已不知不覺習慣了「外邦人」這稱呼。只是不論是稱為外邦人,有「外族人」這比較新的譯詞,依然是帶著一種種族歧視的觀念。這就像我們以前常用「老外」或「鬼佬」「鬼婆」、「阿差」這樣的稱呼一樣,那是一種非常我族中心和排他的心態。其實,原文ethnē一詞為複數詞,可以譯作萬族萬民,單數則指某族某民。耶路撒冷這一個會議的重要性在於,這班身為猶太人的使徒和長老,突破了一個難度極高我族中心的思維,因為那不單是一套管治理念和生活理念,而是一套維繫民族生存和身分象徵、指引生活倫理,集宗教信仰和倫理國族身分於一體的核心價值。這班早期教會的領袖,竟能抽絲剝繭去蕪存菁,只保存幾個全和跨越關鍵界限有關的禁令:偶像玷污了不可拜別的神的禁令、血關乎生命與死亡的界限、淫亂關乎兩性的界限。[2]
今天,一個像這樣能影響數代以上的典範轉移(paradigm),也必須是所有陳舊的體制、循例運作所必須有的。不然,若只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而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我們還真是遠遠不如我們所矢志效法的初期教會。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1] 比較和合本修訂版:「在那日,我必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修補其中的缺口;我必建立那遭破壞的,重新修造,如古時一般,使以色列人接管以東所剩餘的和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這是耶和華說的,他要行這事。」
[2] 關於這方便的討論,參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London: Routledg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