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五日 (第11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43-47

43眾人都心存敬畏;使徒們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44信的人都聚在一處,凡物公用,45又賣了田產和家業,照每一個人所需要的分給他們。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聖殿裏敬拜,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坦誠的心用飯,47讚美上帝,得全體百姓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一起用餐、彼此擘餅,感覺甚是溫馨,但「眾人都心存敬畏」。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敬畏,是一種原始但珍貴的情感,英文除了譯為fear之外,也可譯為awe,有驚歎之意。那是一種對生命本身、對美麗、對神奇的事物的一分敬意與不敢造次的尊重。互相掏心的團契,是神聖的;上帝的臨在,是神聖的。這不代表不能溫馨和滿有情感和真誠的表達。敬畏和神聖,與溫馨和真誠,並不是兩類對立不能並存的情緒。或許是我們的敬畏和神聖,只是代表一種嚴肅的、不苟言笑的肅穆;但肅穆卻可以是因太美而不敢加以破壞、不敢做些不相配的舉動或帶著不合適的態度。
      正是因為如此,「信的人都聚在一處,凡物公用,又賣了田產和家業,照每一個人所需要的分給他們。」這種共享的精神,可以說是一個徹底毫無保留的信仰體現。當然,有可能他們也深信上帝的國臨在,眾人既知道這是「末後的日子」,主必快來,他們只管一心一意等候「終結」的來到。主何時再來這一神學主題,是新約文本一再修訂觀點、調整主再來到底何時的主題:不在此、不在彼;不確定何時,卻隨時再來。但此時此際,作者要給我們看見的是:這一嶄新的群體,帶著何等雀躍的心情共享一切。我們必須有一個天國願景,或說是比僅僅盯住衣食住行、地位身分和錢財的眼光更高的目標,才會更聚集於建立一個有願景的嶄新群體。
      事實上,「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聖殿裏敬拜,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坦誠的心用飯。」我們可能以為這班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必不再像猶太人一樣,守著到聖殿敬拜的傳統。事實不然,一個以聖殿為敬拜中心的宗教群體觀,要等到聖殿被毀之後,才會被迫思考一個新的敬拜神學。同樣的,一個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群體,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耶穌的吩咐「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這一句有甚麼真正的意涵。
      不過,人到甚麼地步,就照甚麼地步而行(參腓三16)。無論如何,彼得講道之後,三千人受浸。我們沒有更多之後的數字,但知道「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