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並不在於平定的人生,
而是因念約之主翩然降臨,宣告神與人同在。
使人知道即使未來有多少困難,也堅守信約, 心堅澄定的與賜平安的主同行。
平安並不在於平定的人生,
而是因念約之主翩然降臨,宣告神與人同在。
使人知道即使未來有多少困難,也堅守信約, 心堅澄定的與賜平安的主同行。
陳李諾雯傳道
盼望之鑰:他的名字是約翰
路一57-66
57伊利莎白的產期到了,生了一個兒子。
58鄰里親屬聽見主向她大施憐憫,就和她一同歡樂。
59到了第八日,他們來給孩子行割禮,並要照他父親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亞。
60他母親回應說:「不!要叫他約翰。」
61他們對她說:「你親族中沒有叫這名字的。」
62他們就向他父親打手勢,問他這孩子要叫甚麼名字。
63他要了一塊寫字的板,寫上:「他的名字是約翰。」他們就都驚訝。
64撒迦利亞的口立刻開了,舌頭也鬆了,就開始說話稱頌神。
65周圍居住的人都懼怕;這一切的事就傳遍了猶太山區。
66凡聽見的人都把這事放在心裏,他們說:「這個孩子將來會怎麼樣呢?」因為有主的手與他同在。
作為一位祭司,撒迦利亞在至聖所事奉後竟變為啞巴,年老的太太伊利莎白後來更懷有孩子,故此孩子的出生也要成為當地一件街知巷聞的「頭條新聞」!每一個人也爭相參與孩子的割禮,希望為這奇妙家庭添上喜悅!他們希望照常為孩子改名為撒迦利亞,意思是「耶和華顧念」,但是母親要稱孩子為約翰,意思是「主是仁慈的」。伊利沙白的言論使親屬們懷疑她不知道俗例,她只有獨自承受許多的壓力和質詢。
可惜在這重大的時刻,啞巴丈夫未能代表發言,只可請太太為神的旨意而站立,不知道丈夫撒迦利亞有何感受?但是他也沒有在妻子身後迴避,反而盡力用可表達的方法去與太太站在同一陣線。他要透過書寫道出相同的領受,他沒有將習俗放於天父之上,他沒有忘記使者在至聖所中的每一句話。他明白到這會使鄉親感到困惑,但撒迦利亞知道,神要藉約翰這名字,使人看見今天仁慈的主已臨在他們當中,神要在今天作奇妙的事,這孩子約翰就是神仁慈的明證!
撒迦利亞為主而站立,因為他知道眼前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是一個巧合,專一跟從是他唯一的決定,雖然撒迦利亞可能一生不能說話,但也不能因此而不「說」!他決意要用身體仍可用的地方,盡力回應主的每個指示!
原來順服可帶來醫治,撒迦利亞在寫上:「他的名字是約翰」後,舌頭竟被神解開!他的軟弱竟成為眾人親歷的神蹟!相信眾民必定目定口呆,無法言說個中感受! 撒迦利亞不是因醫治來臨而順服,而是單單看見神的偉大,而決心用行動走往主的吩咐中。他當時只是用單純的心來回應主的愛,但原來神也樂意去選擇並醫治軟弱的人。祂原諒每個曾經迷失的人,祂要釋放每個願意回轉進入盼望之鑰的人,使他可以重生,並與神一起分享得救的快樂!
當我們用盼望去過信心的生活,別人也會看見,並放在心裏。這種子會不斷無形地挑戰旁觀者,嘗試用上帝的視覺生活,並滋長出一點渴望,渴望他自己也能成為其中一個跟隨神心意的人!
也許今天我們看見自己的限制,但我們不再願意繼續用歷史去計算自己的未來,只專注依靠上帝的能力。今天我們可以一起嘗試記起神曾對你我的許諾嗎?我們必定可以再次站立起來,為主宣揚過去所看見的一切。這份信心源於一份屬天的看見:我看見神,祂配得我再次決心跟從!
願主重啟你和我的信心,使我們再次看見屬天的視野,好好的見證神的真實。
陳李諾雯傳道
盼望之鑰:願我們回轉得蒙拯救
詩篇八十篇
面對無盡的黑夜,如大海般大的困難,我會用行動回應,嘗試改變生活習慣,希望用自己的方法遠離困局。許多以色列人在異邦的文化影響下,也嘗試轉變,甚至離開一直以來的幫助,改為追尋那些「成功者」背後的神明,他們一個一個的走到別神的壇前獻祭。
亞薩看見國家荒涼,是因為子民離神太遠,但他不希望民族因遠離神而滅亡,所以他哀求神使眾民回轉:就是渴想他的同路人回家!「回轉」就是指「回家」與「復興」的意思。
亞薩渴想牧者發出真光,重新照耀人心,看見自己的破落而重歸父心,回家就是國家重建的開始。可是,即使國家被重建,但人心也不注目於主的慈愛中,人只會繼續流散各處,任由黑夜蠶食靈魂。
詩人也向我們發問:我們現在身處哪兒?我們已回家了嗎?我們渴想主的臉發光嗎?當子民聚首在神的家中,神必垂顧,因為祂是施恩念約的神。
我在群體中又是誰呢?亞薩的名字解作「集合者」,上帝賦予他的召命,就是將離散者召集。他留心群體現今的屬靈和生活方式,更看見自己要發光,就召集一個又一個回轉的人尋求神,用禱告祝福並期待群體同心復興。雖然亞薩在世時未必看見耶路撒冷聖城的重建,也未能見證耶穌基督的降生,但他的心著眼於主的慈愛,並全心去堅守上帝的約,用神賜下活着的時刻去守望上帝所愛的群體。
盼望,未必是可掌握必然的結局,而是堅信結局完全掌握在創天造地,榮耀的主手裏。「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求祢使我們回轉,使祢的臉發光,我們就會得救!」(19節)
願我不只自己獨自回家,更成為主使用的召集者,帶動每個屬祂聖約的子民重投神的懷抱中。
陳李諾雯傳道
盼望之鑰:我的心仍是祢的居所
詩篇七十四12-23
在現實生活中,孤獨、疲倦,使人感到無助,更感到不被記念。今天人們被拆毁的有甚麼?是我們一直擁有的關係?健康?安穩?詩人不為自己而傷痛,而是為主的聖所而哀傷,他獨自坐在聖殿前哀慟。
你的眼目呢?你正看見甚麼,因甚麼事情哀慟?
今天,也許我們又看見了不願見的傷害臨到,世界將我們生命中重中之重的東西打得東歪西倒,詩人又困惑又傷痛,問:「是到永遠嗎?」這切膚之痛和無望會永遠伴隨嗎?
許多時候人在凶險患難中,會懷疑上帝,自尋救援。然而詩人決定將心思意念交給上天──那天上的主宰,祂在歷史中施行拯救;他決意堅心相信那位能擊退海怪的大能上帝。他定睛在上帝的能力中,也宣告自己是神立約中被保護的子民。他祈求主施行公義,使無助和困難的處境在主的愛中被消除。
雖然可見的聖所被毁,但是人的心卻要成為不會倒塌的聖所,成為上主彰顯能力的居所。詩人帶動我們要活出盼望:盼望不是只有希望,而是帶着一份渴望,並提醒自己永不可忘記造物主是永恆與美善的主,未來的每一天即使多困難,仍深知祂與我們同行。
主,願我的心成為祢的聖所,也願我在患難中仍看見祢的榮美,一生一世在祢的愛裏求問。
陳李諾雯傳道
盼望之鑰:我們沒有忘記祢
詩篇四十四篇
在詩篇四十四篇中,詩人可拉的後人清楚表明自己是一名信「N」代,就是他的前輩經常向他說述許多震撼人心的故事,他的長輩告訴他,神曾用祂的大能把外邦人趕出地土,他們知道今天所得的一切,絕不是靠自己的刀劍而行的。今天手中所有的,全因為神的聖臂和臉上的亮光所賜。(1-4節)他重複述說,也重申自己的身份,就是王的跟隨者。他雖然是信二代,但絕不是二手信仰。他宣告神是他唯一的依靠,他的信心、對主的忠誠沒有因時代而轉變。「神啊,祢是我的君王,求祢發命令使雅各得勝。」(4節)
可是當我們再留意,原來他並不是活在豐足之中,反而是活在兵敗與受辱之中!他看不見大能的主與他們同去,現在他們正面對分散和被踐踏。要是古人的信心是建基於勝利之中,那麼,眼前的處境,又應如何解讀上主的能力?一直以來,順境和勝利是我們評定神臨在與否的證據,故此,外邦人有為此而譏笑他們的遭遇,嘲笑以色列的神。詩人看見一切的破落,但仍舉目仰望,並向自己的心,並整個群體宣告:「這些事都臨到我們身上,我們卻沒有忘記祢,也沒有違背祢的約。」(17節)
原來信主不等於有美好的結局,但詩人仍記住,他們要守候在主的後面,保持善良的心,不願退縮。詩人提醒我們,結果似乎很容易幫助我們評定神的存在和能力,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法讓上帝表示祂的同在。那麼在困難中呢?詩人卻不證明神的同在,因為他相信神在!我們不願意鎖定的目標被動搖而動搖我們與主的關係,即使困難壓境,我們仍在禱告中穩穩站立,決心相信主活著。
禱告:
即使我們未感受到祢的實在,甚至感到被丟棄;即使已感到生命到了盡頭,心中真的有所震動,有所懷疑,甚至仍在問「路何時才有曙光?」的日子中,也能清楚每天向祢求問,而不願追尋別神⋯⋯
主,我願跟祢立約,此生此世,永不分離。奉主名求,阿們。
陳李諾雯傳道
盼望之鑰:主是我唯一的道路
詩篇二十五篇
有甚麼情況會使我沒法用力禱告?用信心相信神掌管未來?是那次家人的彌留,生活未如願的渡過嗎?神創天造地,也可創造美好給我們嗎?可是,禱告後一切也未如所願。我該繼續持信心禱告,還是以觀望的心去「禱告」,免得失敗時,我的信仰也隨之解體。
是的,我不單害怕事情的失敗,更怕是上帝在我心中大能的形象也因挫折隨之而去。
「耶和華啊,我的心仰望祢。我的神啊,我素來倚靠祢。」(1節-2節上)
這句話不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說出,而是在仇敵和圍困面前,他向主立定宣告。帶動心靈說出「上帝是我唯一的出路!」他不想心靈在嘲笑中沉落,他知道自己要等候神的救拯,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在等候之中,他意識到自己要張開眼睛,求主指示祂獨特而美善的路徑,更願主的真理仁義引導教訓自己。是的,在困境中除了被環境蒙蔽,當看不清前路時,我是否也使自己看不清自己而得罪了上帝?在此,他將自己的一切,包括兒時的罪孽也毫無保留的卸給神。這個行為除了求主原諒,更再次決定將自己的過去,包括放下神的那段黑夜也交回給上帝。
在困境臨近,我們無法看清明天時,我們更不可能為「保護上帝」而與祂「保持距離」。我們更要抓緊祂一切的應許,用信心投放,將自己的過去全然交托。因祂在,一直都在,即使在黑夜中,在苦難中,在我們的罪孽中,堅持去愛我們,並與我們親密。祂必將自己的約指示給所疼愛的寶貴孩子。
耶和華啊,求祢因祢名的緣故赦免我的罪,因我的罪重大。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教導他當選擇的道路。他要安然居住,他的後裔必承受土地。 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祂要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詩二十五11-14)
也許年日會把我們起初的盼望埋藏,
但若主的靈火重燃,
我可以開放接受未知,重建盼望嗎?
陳李諾雯傳道
盼望之鑰:我已經……
路一13-18
13 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
14 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
15 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烈酒都不喝,從母腹裏就被聖靈充滿。
16 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神。
17 他將有以利亞的精神和能力,走在主的前面,叫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向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迎接他的百姓。」
18 撒迦利亞對天使說:「我怎麼能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
今天,要是讓你站在自己的歷史之中回顧,凝視著自己的生命,你會如何形容它?又有甚麼東西是你即使窮一生也得不著?你又如何看待這些「缺欠」?
撒迦利亞自出生便得尊貴祭司的位份,妻子也同是亞倫的後代,他們得著許多稱讚和尊重,然而,他們卻窮一生也得不到一個後嗣去延續這福份。也許,如果我們是撒迦利亞,也會將得子這一份缺欠悄然放下,專一的享受所擁有的便好了,因為沒有期望,便不會失望,即使心底裏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心願。
神看見他的心願,但祂不單要滿足撒迦利亞的願望,更要藉他所得著的,成就主自己的救贖計劃!當撒迦利亞認為這一個孩子似乎來遲了,原來神一直等待時機,預備使用他們的缺乏去成就更大的善工。這孩子更承載著一份力量,使父母並許許多多的人歡樂!歡樂不單是因為孩子的出生,更是因為孩子的未來:他已被揀選,並要被尊為大,孩子所帶來的力量要使人回到神裏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這孩子得到復和。他更一生與主同行,蒙主使用。
可是,撒迦利亞早把這份缺欠的渴望放在墳墓裏,因為年歲已把視線自限,認知使他看不見神將要的工作。時間一早使我們等待的決心消化,當得不到或等太久了,便自圓其說的為上帝解說,以免我失去這個夢,甚至連我對上帝的點點幻想也賠上了。
「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13節)
求主再次賜下智慧,幫助我們分辨哪些事情仍要以信回應,以心觀看;哪些事情我需要調節己心,預備為主接受挑戰,與主經歷這新一頁的神蹟?
禱告:
若然我信不足,求主使我成為不阻擋祢奇妙作為的僕人,求祢使我看見祢,即使祢使我成為一個啞巴,也深知道祢樂意賜福給我。幫助我口為主靜,心為主開,使我即使默然,也被祢重啟盼望之鑰,回到起初的信心,再次凝視著祢奇妙的工作降臨在這世代之中,奉主名求,阿們。
黃徐慧華傳道
盡力放聲讚美耶和華
詩篇一百五十篇是最後一首偉大的「哈利路亞」詩,以對「讚美」的響亮呼喚,結束了這卷詩篇,在這短短六節的經文中,重複了命令halelu十二次,也許正是為結束整本詩篇作總結。
前四卷詩篇共同的結語是「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參詩四十一13,詩七十二18-19,詩八十九52,詩一六48)最後一首呼召人讚美神的詩篇,有力地從讚美的地點、主題、交響樂團到詩班,層層轉疊,每句都有「哈利路亞」(「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的呼召,總結了五卷詩篇,也重新表達了先前的呼籲:「讚美耶和華!」。
詩篇第一篇是論及誰是有福的人,詩篇最後一篇是呼籲人要讚美神。一個喜愛耶和華律法的人蒙神賜福,他的心中必然對神充滿感恩的讚美,這正是整卷詩篇給我們的鼓勵。
思想:
你的禱告:
| 28/11-3/12 第一周 Hope盼望之鑰 | 人物:撒迦利亞 經文:路一5-25, 57-80 主線:也許年日會把我們起初的盼望埋藏,但若主的靈火重燃,我可以開放接受未知,重建盼望嗎? |
| 4-10/12 第二周 Peace 平安之約 | 人物:馬利亞 經文:路一26-45 主線:平安並不在於安定的人生,而是因念約之主翩然降臨,宣告神與人同在。使人知道即使未來有多少困難,也堅守信約,心堅澄定的與賜平安的主同行。 |
| 11-17/12 第三周 Joy喜樂之躍 | 人物:天使 經文:路二8-20 主線:喜樂的躍動是因天使看見上帝的奇妙作為終於實現,故此,帶著信心的躍動,喚醒一個又一個沉睡的人,起來追尋傳揚好消息。 |
| 18-23/12 第四周 Love慈愛之藥 | 人物:博士 經文:太二1-12 主線:主慈愛之約,為人預備了犧牲的計劃,人當獻呈如博士獻上沒藥;同時耶穌要降生,成為世人的沒藥,療治四方。 |
| 25/12 第五周 Faith信心之「若」 | 人物:約瑟 經文:太二13-23 主線:平安之夜不是平安,而是充滿傷痛的哭聲。但是邪惡的思想也不能推倒神永恆完滿的計劃。要相信,神對人的約定是堅定而有力的,神必賜每位順服神心意的人方向,使他們知道路該如何走下去。 人物:真光耶穌 經文:約一1-14 主線:基督是永存的真光,祂來到世界是帶著使命,就是降臨世上,成為世人的光;作見證的約翰在出生前已被賦予為基督作見證的使命。但光也在你和我的生命中,帶領我們同作兒女。故此,我們「當轉臉仰望,從『若果』的痛被光點燃轉化,學習『主若許可,我們就用信心重新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