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 (第25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五17-21上

17於是,大祭司採取行動,他和他所有一起的人,就是撒都該派的人,滿心忌恨,18就下手拿住使徒,把他們押在公共拘留所內。19但在夜間主的使者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說:20「你們去,站在聖殿裏,把這生命的一切話講給百姓聽。」21使徒聽了這話,天將亮的時候就進聖殿裏去教導人。

      好景不常,剛剛才說教會的內憂外患似乎已告一個段落。無獨有偶,新的挑戰、逼迫、攻擊又再度出現。大祭司等和他一起的人,動手捉了使徒,把他們下在拘留所裡。這已是第二次彼得和約翰被捉。不過,我們不知道其他使徒是否同樣被捉,經文要到五章二十九節才出現「彼得和眾使徒」(五12, 21, 27中的「使徒」 原文裡是代名詞「他們」)。
      此處作者告訴我們說大祭司和撒都該派的人是一夥的,都是祭司家族吧!先前釋放彼得和約翰,本來就沒有那麼快就了事。他們先前早就警告,不得再講論耶穌基督復活的事(四17-18)。萬萬沒料到,這兩位使徒沒有聽從(他們本就說:「『聽從你們,不聽從上帝,在上帝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判斷吧!』」。
      這批祭司集團的人,本來管理著殿裡祭祀的事。關於一切如何作上帝子民的事,人如何在上帝面前藉著所給予的律法,可以得蒙喜悅,活在上帝面前的事,都交付給他們了。何等寶貴和尊榮的事!他們只要把這一切做好,使人不受苦罪所困、不被不義的事所傷害、不成為被罪者,不就成全上帝所藉他們所做的嗎?可是他們卻滿心嫉妒使徒。
      人有人的佈局與行動;上帝的僕人必不會免於被攻擊。可是,若是沒有祂的允許,祂的僕人雖遇危險和人的為難,但不會遭害。非常奇妙的,彼得和約翰再次經歷主的拯救。上一次是被釋放,這一次是天使救助。經文說:「但在夜間主的使者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主的使者如入無人之境,不論我們相不相信這神蹟,這意謂著我們同樣可以反問自己信不信那自出生以來便瘸腿的人可以行走的神蹟,我們應該相信,那使事情成就的上帝,可以按祂的方式臨到我們,甚至臨到我們的未能信。未能信是一個心理狀態,是一個信念,是一種看事物的方式(perception)。我們可以大膽的說,人一般而言可能活在這自限裡頭。我們能信,在於「被有信心」了,即是信從上帝那裡臨到我們,不是說有一樣叫信心的東西加進我們生命裡,而是上帝的作為在超越我們的認知範圍以外,以祂自行其事的方式臨到我們。我們經歷了,便改變了。
      這使者吩咐他們說:「你們去,站在聖殿裏,把這生命的一切話講給百姓聽。」我們不知道他們將去說甚麼。當然,向來所傳講的耶穌,他們必定傳講;但他們所說的,必定也包含這一個新的經歷。這從拘留所被帶出來的經歷,當然是關乎生命的經歷,是關乎獲救的事。我們的分享是否也常帶著新的內容,我們的生命是否不斷被主光照,就像祂的使者造訪彼得和約翰一樣?不是出於我們的信心,而是出於祂的作為臨到。
      因使者這話,他們便在天將亮的時候去到聖殿裡去教導人。有了經歷;不,應該說,曾有經歷,又再有經歷,然後能為主的奇妙恩典和拯救作美好的見證。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二月一日 (第24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五12-16

12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他們都同心合意地聚集在所羅門的廊下。13其餘的人沒有一個敢接近他們,百姓卻尊重他們。14信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都很多,15甚至有人將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好讓彼得走過來的時候,或者影子投在一些人身上。16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靈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鎮來,他們全都得了醫治。

      這一段話給人一個感覺,似乎之前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事總算告一段落。先前有外患,就是被人攻擊;後又內憂,即群體內腐化的隱憂。但如今一切像是恢復正常:一、使徒們繼續在民間行神蹟;二、和信徒同心合意聚集在殿外的所羅門廊下;三、沒有外人接近攻擊他們,百姓也喜悅他們;四、信主的人一再加增。
      使徒的服事越發興旺,令人想起耶穌在世服事的日子,不論是被污靈所困、身體有疾病的,都來找他們的幫助,而也一一得到醫治、得到釋放。更為誇張的是,他們竟然以為彼得是神人,只要他的影子掠過,也能叫人得醫治(忘了彼得叫那瘸腿的行走後,曾對眾人說過:「為甚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三12下)。)可是,不少人有這樣的傾向,無論是教內教外;是流行樂壇或是宗教群體如教會,總愛把人偶像化、神化,或說搬上神台。有人造神,有人願意被膜拜,享受那被追捧和膜拜的感覺,就像心理分析學家所指出那種自我膨脹(self-aggrandizement)和自戀(narcissist)的情意結裡。這樣的情節層出不窮,也一再重演。這世代的超級大教會也是這現象的溫床。彼得一次講道三千人受浸。這「魅力」比那超級大教會的大牧師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他卻拒絕了這樣的引誘。
      今天,我們追隨基督者,我們真正渴望是甚麼?被祂差遣者,我們渴望甚麼?求主監察並煉淨我們。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三十一日 (第23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五7-11

7約過了三小時,他的妻子進來,還不知道所發生的事。8彼得對她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錢就是這些嗎?」她說:「就是這些。」9彼得對她說:「你們為甚麼同謀來試探主的靈呢?你看,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10她立刻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那些年輕人進來,見她已經死了,就把她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邊。11全教會和所有聽見這些事的人都非常懼怕。

      三小時之後,[1]他的妻子出現了。這對作者而言,是毫不意外的,彷彿是這情節必會如此發生。事實是,諷刺的是撒非喇不知道丈夫遭遇不測。正因如此,她大概就是按原初與丈夫商議好的對策和說辭(粵語俗語說:「夾定口供」)。正因如此,彼得一問同樣的話,便指責她說:「你們為甚麼同謀來試探主的靈呢?」於是向她說出她的丈夫是怎麼死的。還說:「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
      彼得這一句,真的像是主自己的宣判。撒非喇竟「立刻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太不可思議了。
      「全教會和所有聽見這些事的人都非常懼怕。」作者如此記載。我們期待今天的教會也如此嗎?即是說,上主出手擊斃一個欺哄祂(的靈)的人。若真的如此,我們也不知該作如何反應。「非常懼怕」應該是一個必有的反應,事實上也應該懼怕。不過,回到經文本身,可能會有人認為那未必太小題大作或是太不可理喻了。這對夫婦也不是犯了甚麼滔天大罪,只是沒有把所有的捐獻出來而已。不,我們知道彼得指責他們的,不是因他們保留部分給自己,而是他們有所保留,卻假裝全擺上。再者,這裡展示了一個我們現代人所不熟悉的神聖領域。舊約有一些記載如以色列人在聖山下,不敢趨前靠近,因怕上帝的擊殺;利未記中提到的拿答與亞比戶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凡火」;約書亞記中所記載的亞干偷竊私藏「當滅之物」;撒母耳記中的牛失前蹄,烏撒扶約櫃的反射動作而被擊殺(出十九10-25;利十1-3;書七;撒下六6-7)。 不可輕漫、不可干犯上帝的聖潔。干犯者的報應乃是死亡,和律法書裡一切致死的罪,包括用當眾以石頭打死的罪,基本的神學觀是一致的:杜絕一切引致百姓陷在罪裡的機會。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問題是內心的問題:竊取和不忠實。如果這一種作法被容納於當時新形成的群體,便有可能從裡頭腐化。這樣,這個新出現的彌賽亞群體不久便會夭折。我們或許留意到行傳中聖靈的工作的其他形態:五旬節聖靈降臨說起別國的話、信徒天天擘餅、信耶穌者數千人之眾、彼得和約翰叫瘸腿者行走。但此處祂主動擊斃這對夫婦以保守這群體的純淨,這也是聖靈的工作。今天祂或許沒有以同樣的方式取走任何一個人的生命,但願祂仍然以祂的方式保守教會、除去我們的罪。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1] 此處egeneto一詞有發生、成為的意思,英文最常譯為it came to pass (that), it happened (that), 和 became。這和撒非喇「還不知所發生(gegonos)的事」一句相對應(是同一個字的不同詞態),頗有諷刺的效果。

一月三十日 (第22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五1-6

1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田產,2把錢私自留下一部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餘的部分拿來放在使徒腳前。3彼得說:「亞拿尼亞!為甚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使你欺騙聖靈,把賣田地的錢私自留下一部分呢?4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錢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裏會想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5亞拿尼亞一聽見這些話,就仆倒,斷了氣;所有聽見的人都非常懼怕。6有些年輕人起來,把他裹好,抬出去埋葬了。

      為甚麼要出現這一幕?為甚麼在一個信徒們一心一意彼此分享的時候,為甚麼看來一個真誠的信仰群體出現的時候,要出現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為甚麼這故事要有一個破壞王?
      或許令人感到難以接受,為甚麼這新的群體方才開始,便出現一個「爛蘋果」。畢竟這不是一個童話故事,所謂的從此以後便過著一個幸福快樂的日子。現實裡,五旬節後聖靈降下,是上帝國的實現,是約珥書裡的願景成真。是的,「安舒的日子」或更新的時刻已因祂的降世、受死和復活來到,萬物也經歷復興(三17-21;回顧一月十八日札記)。然而,這一切雖已肇始,終結卻尚未來到。誠如馬丁路德所言:「惡魔盤踞世上,仍謀興波作浪」(摘自《堅固保障》歌第一節)。
      亞拿尼亞表面上是學效其他信徒,把田產賣了,也把賣得的錢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可是卻被彼得責備他欺騙聖靈。我們可能會想,把錢留下一部分難道如此大罪?不是說按著心意甘心獻上便蒙悅納嗎?彼得應該也是這樣想的。他說:「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錢不是你作主嗎?」意思是,亞拿尼亞確實可以作主捐或不捐,或捐多少。問題在哪裡呢?
      彼得指責的是:「你怎麼心裏會想這樣做呢?你不是欺騙人,是欺騙上帝!」實情應該是,亞拿尼亞的欺騙在於明明私自留下一些,卻像其他信徒(如巴拿巴)宣稱把賣了田產所得的都捐出了。他既想要有屬靈的好名聲和光輝,卻又作假。這實在是古今都當借鑑的。人大多羨慕別人的讚賞,在教會裡不一定少於社會上,但卻可能以一個更隱秘的方式出現;畢竟教會不鼓勵人自誇或炫耀。或許,人當捫心自問,亞拿尼亞的心態,會以甚麼樣的樣子出現於自己的心裡。
      經彼得這一問,亞拿尼亞竟然當場斃命,不可說不震撼。作者說「亞拿尼亞一聽見這話」,但沒有告訴我們是彼得的話帶有能力,還是聖靈擊斃亞拿尼亞,還是亞拿尼亞一聽見便嚇死了。我們只能說,敘事裡(彼得的話裡)說到亞拿尼亞是欺騙聖靈;這句耶穌說的話是呼應的:「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但是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太十二31)。聖靈就是上帝的靈,就是上帝本身。所以,亞拿尼亞是褻瀆上帝了。
      求主憐憫,常禁止我們不得罪祢,不輕漫祢。叫我們心裡有甚麼,就誠實的向祢陳明,若有保留暫時無法如其他人那樣完全擺上,不因羨慕那光彩而作假,明明沒有那顆心,卻要人以為自己也是那樣的敬虔愛主,愛慕屬靈的虛榮。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二十九日 (第21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四32-37

32許多信徒都一心一意,沒有一人說他的任何東西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33使徒以大能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了大恩。34他們當中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凡有田產房屋的都賣了,把所賣的錢拿來,35放在使徒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給每人。36有一個利未人,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安慰之子),生在塞浦路斯。37他有田地,也賣了,把錢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彼得和約翰被捉去審問,但這一切並沒有因此使他們退縮,反而更加興旺。或許他們想起主曾說過的話:

但這一切的事以前,有人要下手拿你們,迫害你們,把你們交給會堂,並且關在監裏,又為我名的緣故拉你們到君王和統治者面前。但這些事終必成為你們作見證的機會。所以,你們要立定心意,不要預先考慮怎樣申辯;因為我必賜你們口才和智慧,是你們一切敵人所敵不住、駁不倒的。(路廿一12-15;另參太十17-20;可十三9-11)。

      在聖靈的感動下,彼得想起該說的話;在真實的經歷中,彼得和約翰被啟示,心中想起耶穌所說:「為我名的緣故拉你們到君王和統治者面前。」更想起詩篇第二篇裡的話。是的,這一切實在是成為門徒作見證的機會。若非真實經歷,我們實在不知道,為何「不要預先考慮怎樣申辯」,或到底自己到時如何能有「口才和智慧」應變和申辯。彼得和約翰經歷了,更發現所說的確實是「敵人所敵不住、駁不倒的」。因此,他們的信心就得到了堅固。
      他們被釋放後,向其他同在一起的弟兄姊妹分享所經歷的,便因此堅固了他們的信心(回顧一月二十六日札記)。這種親身體驗主話語的真實的經歷,是信徒的真實體驗,也是叫信心成長的重要元素。
      眾人心被恩感,便一心一意把自己所擁有的分享出來,以致沒有一個人是缺乏的。須知當時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大多經濟能力不高,也有許多活在貧窮線上。稍後我們也將留意到保羅也向各地收集捐款,來幫助耶路撒冷的教會信徒。或許有人可能以為當時這些信徒可能認定主必快來,所以毫無保留的把一切捐出。不過,從上下文看,我們不可忽視的是他們是實實在在的經歷了主話語的真實,是信心得到堅固和激勵的自然反應。今天,我們聚集一起擘餅記念主(二43-47),但是否更也常常心被恩感而激發愛心呢?
      話說,就在這一次慷慨分享的事件裡,出現了一位後來影響著初期教會的人物巴拿巴。他不是耶路撒冷的人,而是散居於塞浦路斯的猶太人。
      願我們的心都如第一代的信徒一樣,也真實的經歷祂話語的真實並聖靈的能力,以致切實彼此相愛不至於只是口號,而是聖靈恩感使然。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二十六(第20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四23-31

23二人既被釋放,就到自己的人那裏去,把祭司長和長老所說的話都告訴他們。24他們聽見了,就同心合意地高聲向上帝說:「主宰啊!你是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25你曾藉著聖靈託你僕人—我們祖宗大衛的口說:『外邦為甚麼擾動?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26地上的君王都站穩,臣宰也聚集一處,要對抗主,對抗主的受膏者。』

27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同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裏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耶穌,28做了你手和你旨意所預定必成就的事。29主啊,現在求你鑒察,他們的威嚇,使你僕人放膽講你的道,30伸出你的手來,讓醫治、神蹟、奇事藉著你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31他們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都被聖靈充滿,放膽傳講上帝的道。

      彼得和約翰被釋放,便回到自己人那裡。作者說他們「把祭司長和長老所說的話都告訴」這些人。我們回顧第四章,其實祭司長和長老只問過他們這一句話:「你們憑甚麼能力,奉誰的名做這事呢?」(四7)另外,就是作者的轉述,說這些領袖「禁止他們,再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或教導人」(四18)。
      他們眾人同心合意的向上帝禱告。首先他們宣認祂為創造天地萬物的主,然後他們引述了詩篇第二篇一和二節的話(參閱此札記一月二十三日內容)。他們從所遭遇的,聯想到了大衛所作的詩篇,感悟耶穌就是詩中這位受膏者(比較詩二4-9),而不是大衛。因為從希律到彼拉多,既有外邦人,又原來更包括以色列民,都先後攻擊耶穌──上帝的僕人。
      禱告裡又說:「主啊,現在求你鑒察,他們的威嚇,使你僕人放膽講你的道,伸出你的手來,讓醫治、神蹟、奇事藉著你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既是被聖靈感動,感悟到這一切都按上主的意思而發生,他們心中更是完全沒有恐懼,不怕威嚇。事實是,既知道自己行在正確的道路上,知道所講的真理,所宣講的道體驗著先祖所得的啟示,便更加放膽。他們更求上主叫他們的宣揚,伴隨著那奉耶穌的名所行的神蹟奇事。求主也實在叫我們越被祂的話語裝備,越有因真理和啟示而來的勇氣。
      被聖靈充滿,和傳講主的道,就像兩刃的劍,或如俗語說,是雙劍合璧。求聖靈常常充滿我們,或說在我們讀明白聖經話語的,便因此充滿我們。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