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六日 (第12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三1-10

1下午三點鐘禱告的時候,彼得和約翰上聖殿去。2一個從母腹裏就是瘸腿的人正被人抬來,他們天天把他放在聖殿的一個叫美門的門口,求進聖殿的人施捨。3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聖殿,就求他們施捨。4彼得和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看著我們!」5那人就注目看他們,指望從他們得著甚麼。6彼得卻說:「金銀我都沒有,但我把我有的給你: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起來行走!」7於是彼得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骨立刻健壯了,8就跳起來,站著,又開始行走。他跟他們進了聖殿,邊走邊跳,讚美上帝。9百姓都看見他又行走,又讚美上帝,10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聖殿的美門口求人施捨的,就因他所遇到的事滿心驚訝詫異。

      是的,那宏偉的聖殿,依然是敬拜的中心。耶穌已經復活,聖靈已經降臨,但彼得和約翰,還有其他初期教會的猶太人,即使信了主耶穌,也沒有想過不到聖殿去。行傳成書後再過十幾年,即第一世紀九十年代,按主流學者的看法應該是約翰福音成書的日期,其中所記載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所說的話:「婦人,你要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敬拜父,既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約四21),應該更能引起後來聖殿被毀後信徒的共鳴。當實體的聖殿不復存在,人心才學會轉向信仰群體即是聖殿,生命即是聖殿的教導。是的,新約的確是遍布這套神學,因為聖殿被毀了。我們不一定要等教堂不復存在,才學會這樣的神學轉向。君不見歐洲許多教堂依然存在,但也不復有信仰群體在裡面聚集。
      話說彼得在聖殿的一個叫美門的門口遇到一個天生瘸腿的,這人是天天被抬到那裡等「進聖殿的人施捨」。前往聖殿敬拜的人,按常理而論,應該是敬虔愛主的人。或許,肯在進入聖殿前施予小惠,對他們已經算是盡了施捨的善行;更重要的是進到殿裡去禱告。

我們不知道這瘸腿的,是不是生在祭司家族裡。按律法書裡說,上帝對摩西說:

      你吩咐亞倫說: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凡有殘疾的都不可近前來獻上帝的食物。因為凡有殘疾的,無論是失明的、瘸腿的、五官不正的、肢體之一過長的、斷腳的、斷手的、駝背的、侏儒的、有眼疾的、長癬的、長疥的,或是睪丸壓傷的,都不可近前來。亞倫祭司的後裔,凡有殘疾的都不可近前來獻耶和華的火祭。他有殘疾,不可近前來獻上帝的食物。上帝的食物,無論是聖的,或是至聖的,他都可以吃。但他不可進到幔子前,也不可挨近祭壇前,因為他有殘疾,免得他褻瀆我的聖所。我是使他們分別為聖的耶和華。(利廿一17-23)
      所以,有殘疾的祭司,是無分於聖殿裡的服事的。而且,在獻上為祭的牛羊的相關規定裡,我們也一再看到有殘疾的是不能作為祭物獻上的。有殘病的牲畜尚且如此,人就更因殘疾而被鄙視了。到底行經這瘸腿者身邊的人,其眼光是無動於衷、是憐憫,或是歧視;若是施捨,也是行禮如儀,對他們而言,更重要的是去到聖殿禱告。
      去聖殿禱告是好事,誠如約翰和彼得仍像其他猶太人一樣早晚到聖殿去禱告。不過,這一次有個插曲:這瘸腿的人求他們施捨。叫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們的反應是,沒錢施捨。當然,他們不是說:錢我們沒有,命倒是有兩條。彼得和約翰對於這請求的反應甚是特別,就是定睛看著這人,並說:「看著我們!」因此,那人也「注目看他們」。人與人互相以雙眼專注凝視、有生命交流的對望,不一定是常態。在成人世界裡,有時候可能因著心裡的盤算、猜忌、缺乏信任,未預備好是否全然接納對方,不準備讓對方在自己的生命中有個位置而願意敞開自己,於是這人或那人只是流於點頭之交、雖常見面卻形同陌路。
      能專注凝視,這本身對生命就是療癒的,至少有勇氣凝視,這本身已是邁向生命整全的一步。至於彼得所提供的療癒,是完全的身體的治癒。他向這人宣告:「金銀我都沒有,但我把我有的給你: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起來行走!」(比較太十一5;路七22;賽廿九18-19;卅五6)。這正是應驗了先知的話,讚美上帝。是的,讚美上帝。這是一個當下的最貼切和正常的反應。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十五日 (第11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43-47

43眾人都心存敬畏;使徒們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44信的人都聚在一處,凡物公用,45又賣了田產和家業,照每一個人所需要的分給他們。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聖殿裏敬拜,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坦誠的心用飯,47讚美上帝,得全體百姓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一起用餐、彼此擘餅,感覺甚是溫馨,但「眾人都心存敬畏」。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敬畏,是一種原始但珍貴的情感,英文除了譯為fear之外,也可譯為awe,有驚歎之意。那是一種對生命本身、對美麗、對神奇的事物的一分敬意與不敢造次的尊重。互相掏心的團契,是神聖的;上帝的臨在,是神聖的。這不代表不能溫馨和滿有情感和真誠的表達。敬畏和神聖,與溫馨和真誠,並不是兩類對立不能並存的情緒。或許是我們的敬畏和神聖,只是代表一種嚴肅的、不苟言笑的肅穆;但肅穆卻可以是因太美而不敢加以破壞、不敢做些不相配的舉動或帶著不合適的態度。
      正是因為如此,「信的人都聚在一處,凡物公用,又賣了田產和家業,照每一個人所需要的分給他們。」這種共享的精神,可以說是一個徹底毫無保留的信仰體現。當然,有可能他們也深信上帝的國臨在,眾人既知道這是「末後的日子」,主必快來,他們只管一心一意等候「終結」的來到。主何時再來這一神學主題,是新約文本一再修訂觀點、調整主再來到底何時的主題:不在此、不在彼;不確定何時,卻隨時再來。但此時此際,作者要給我們看見的是:這一嶄新的群體,帶著何等雀躍的心情共享一切。我們必須有一個天國願景,或說是比僅僅盯住衣食住行、地位身分和錢財的眼光更高的目標,才會更聚集於建立一個有願景的嶄新群體。
      事實上,「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聖殿裏敬拜,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坦誠的心用飯。」我們可能以為這班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必不再像猶太人一樣,守著到聖殿敬拜的傳統。事實不然,一個以聖殿為敬拜中心的宗教群體觀,要等到聖殿被毀之後,才會被迫思考一個新的敬拜神學。同樣的,一個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群體,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耶穌的吩咐「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這一句有甚麼真正的意涵。
      不過,人到甚麼地步,就照甚麼地步而行(參腓三16)。無論如何,彼得講道之後,三千人受浸。我們沒有更多之後的數字,但知道「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十二日 (第10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37-42

37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諸位弟兄,我們該怎樣做呢?」38彼得對他們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使你們的罪得赦免,就會領受所賜的聖靈。39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給所有主—我們的上帝所召來的人。」40彼得還用更多別的話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41於是領受他話的人,都受了浸;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42他們都專注於使徒的教導和彼此的團契,擘餅和祈禱。

      那些聽見彼得的話的人,反應非常正面,沒有否認自己的無知和罪孽,反而因扎心而主動的問:該怎麼做?
      認罪,真的那麼難嗎?這裡沒有向我們說明這些人是誰?有甚麼身分或地位?或者正是因為沒有,只是群體,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認罪反而沒有那麼難。認罪,若是要賠上社會成本,或說自己的社會地位的代價,有損自己的面子,把自己多年積下來的名聲賠上了,那就不那麼容易了。
      或許我們也一樣?私底下向上帝認罪,不那麼難。但若所認的罪要讓他人知道,要輸掉自己的前途和未來,自己過去處心積慮經營得來的人脈和關係,也都被捨棄。自己可能就為難而懦弱了。
      彼得對這些人的勸勉說:要悔改,相信也是對我們說的。這一個「公式」:認罪、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罪得赦免、領受聖靈,不是給人操縱的,而是上帝所預備的恩典。人在這當中沒有做些甚麼,只是認罪和悔改。這所賜的赦免和聖靈,是上帝的應許,給上帝所召的人,不論遠近。
      彼得還勸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誰能救我們脫離這彎曲的世代呢?「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二21)。好可觀的人數,彼得講完道以後,那天就增添了三千個門徒。作者說:「他們都專注於使徒的教導和彼此的團契,擘餅和祈禱。」
      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聚點在哪裡?是分散地點、分不同時段嗎?若是都同在一起和同一個時段,若不在廣場和曠野,大概他們一開始沒有這樣大的場所吧!作者記載的重點大概不在於此,而是在於他們聚在一起做甚麼:聽使徒的教導、有真正的生命團契交流、向上帝的禱告,以及擘餅。我們不知道擘餅這習慣是何時開始的。或許指的是一起吃餅用飯的意思,還是說門徒想起主被賣的那一夜,大家正是吃著逾越節的餅。若是如此,一起吃餅,不正是想念恩主,感受被赦之恩的最佳方式嗎?
      今天,那誠心誠意的相聚,那真實無偽的禱告,那在主裡的分享,無論是心裡的話和領受,還是食物,都是一樣的寶貴。今天,我們是否也享受一起預備飯食,不分彼此的在切切洗洗的時刻裡,自然的互通有無,甚至關心慰問?借用約翰壹書的說法,我們既是彼此團契,也是與天父並耶穌基督靈裡團契的(約壹一3)。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十一日 (第9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32-36

32這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33他既被高舉在上帝的右邊,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34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但他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35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腳凳。』

36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

      復活的耶穌被高舉於上帝的右邊。上帝立祂為主,為基督了。這基督不是成為世上那樣的王,而是作上帝國的基督。祂也從父那裡領受父所應許的聖靈,並把這聖靈澆灌下來。彼得見證說,這就是先前眾人所目睹的那一幕。
      為何說耶穌是基督、是主呢?我們記得彼得曾大聲宣認耶穌是基督(太十六16;可八29;路九20)。他若回頭找出相關的經文去理解自己所宣認的,發現詩篇一百一十篇一節的話,並不希奇。我們從七十士譯中便讀到「主對我主說」(εἶπεν ὁ κύριος τῷ κυρίῳ μου)這一句。大衛顯然不是自稱主(雖然古代君王也被稱呼為主),並且說「你坐在我的右邊」,這便是彼得的見證,這位坐在父上帝右邊的,就是「能力的權杖」(詩一一零2)的主,是「審判列國」的主(詩一一零6)。
      彼得勸他的同胞認真思考,這位被他們釘上十字架的耶穌,雖然死了,確已經復活。因為死亡不能囚禁祂,陰間不能綑鎖祂。試想想這一班猶太群眾,心裡是甚麼滋味。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反應呢?犯下了這極大的錯誤,是承認好呢?還是一味否認到底?
      你是否有甚麼藏在心底的錯,仍如陰影籠罩著你?來吧,這位為你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並非不知道你的軟弱和無知。敞開你的心,向祂傾訴,祂必要釋放你。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十日 (第8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22-31

22「以色列人哪,你們要聽我這些話:拿撒勒人耶穌就是上帝以異能、奇事、神蹟向你們證明出來的人,這些事是上帝藉著他在你們中間施行,正如你們自己知道的。23他既按著上帝確定的旨意和預知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不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24上帝卻將死的痛苦解除,使他復活了,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25大衛指著他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邊,使我不至於動搖。26所以我心裏歡喜,我的舌頭快樂,而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27因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讓你的聖者見朽壞。28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使我在你面前充滿快樂。』

29「諸位弟兄,先祖大衛的事,我可以坦然地對你們說:他死了,也埋葬了,而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裏。30既然大衛是先知,他知道上帝曾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31他預先看見了,就講論基督的復活,說:『他不被撇在陰間;他的肉身也不見朽壞。』」

      我們昨天還在問:彼得明白上帝臨到的形式和含義嗎?
      彼得話沒說完。剛剛所引述約珥的話才說:「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二19)這裡他接著說的是:「拿撒勒人耶穌就是上帝以異能、奇事、神蹟向你們證明出來的人,這些事是上帝藉著他在你們中間施行」(二22)。原來,彼得心裡所想的,並不那麼著眼於「有血,有火,有煙霧。太陽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方面,而是神蹟奇事藉耶穌顯明出來。但彼得卻也指證說,是他自己猶太同胞借他人之手把他殺了。但死亡不能囚禁祂,祂已復活。然後便引述詩篇十六篇八至十一節的話。
      其實,詩裡第一人稱是大衛,所說「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說的是大衛的肉身。說到「因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讓你的聖者見朽壞」,裡頭的「你」是上主,「我的靈魂」當然指的是大衛的靈魂,也可直稱為我。至於「你的聖者」則較為含糊。「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中的「你」當然是上主,而「生命的道路」則對比於死亡。彼得在此乃是以大衛的詩句成為一個「成喻」(trope)。所謂成喻乃是一種文學手法,把一事件、一個故事片斷、一個故事、一場戲、一段詩的含義,轉成一個文學單元,然後把它轉入一個新的歷史時空、敘事中,將它作為一個現成的意義置入。在此,大衛王(受膏者)不被撇在陰間,便變成了基督(受膏者)不被死亡所捆鎖、復活的論證。
      基督已經復活,死亡不能拘禁祂。讓我們傳揚這復活的主,在祂並沒有死亡,靠祂亦不再懼怕死亡了。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一月九日 (第7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14-21

14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來,他就高聲向眾人說:「猶太人和所有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這件事你們要知道,要側耳聽我的話。15這些人並不像你們所想的喝醉了,因為現在才早晨九點鐘。16這正是藉著先知約珥所說的:17『上帝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血肉之軀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要見異象;你們的老人要做異夢。18在那些日子,我要把我的靈澆灌,甚至給我的僕人和婢女,他們要說預言。19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有血,有火,有煙霧。20太陽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光榮的日子未到以前。21那時,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

      誠如我們今天一樣,受難節和復活節,對許多信徒也不過是一個假日,充其量真的有到教會再感受一下那有別於平日的氣氛。但事實是,真的有差別嗎?回到起初,那一次的逾越節、除酵節、初熟節以及五旬節,是劃時代的,從此不再一樣。回顧那些歷史性的時刻,那些都是歷史時間內的唯一。當然,如果歷史指的是發生於時間軸裡,我們個別的生命一個個的片段發生於時空裡,那麼那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所發生的,是唯一中的唯一,是真正改變了歷史的時段。
      彼得那一刻想起的是先知約珥的話(二17-21;比較珥二28-32上)。彼得留下其句沒有引的是:「因為照耶和華所說的,在錫安山,在耶路撒冷將有逃脫的人。凡耶和華所召的,都在餘民之列。」那顯然是對應於猶大亡國景象的未來願景。並且,「大而光榮的日子」,「光榮」(epiphanē)一詞,正是七十譯本中的翻譯,而非希伯來文聖經中的「可畏」(nôrāʾ)。不過,這光榮的日子是何時?彼得引述約珥那被擄回歸時期的話,是要說明此時便是約珥所說的「末後的日子」(tais eschatais hēmerais),因此話並沒有出現在約珥書;是彼得的詮釋。[1]
      甚麼是末後(eschatos)呢?我們如今比較多把它譯為「終末」。如果彼得認為那時候已經是終末,但那不是「終結」(telos,和合本譯為「末期」)。活在時間線上的我們,或任何時代的人,在彼得宣告了這「末後的日子」之後的二千年的日子以來,想像我們若此時此刻站在彼得身旁,會不會問他道:彼得,你所謂的末後是甚麼?你知道自你作出這個宣告以後,兩千年已經過去,你想像過這兩千年皆為末後的日子嗎?還是你想都沒有想過?你以為那「終結」轉眼便來到?
      我們可以想像第一代的信徒是以為那「終結」不久便來到。所以,彼得所想像的「末後的日子」不會是一段很長的日子。似乎在他有限的想像裡,他的想像被自己的思想自限了,但那不阻礙我們明白他所引述自約珥書的話。
      第一點出現於兩句,一是:「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血肉之軀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要見異象;你們的老人要做異夢。」另一句是:「在那些日子,我要把我的靈澆灌,甚至給我的僕人和婢女,他們要說預言。」重點是,上帝的靈要澆灌人,人要見異象、做異夢、說預言。彼得認為這一點已經應驗了。
      第二點是:「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有血,有火,有煙霧。太陽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光榮的日子未到以前。」如果我們把這景象放在猶太亡國為回歸的願景,那是耶和華上帝顯作為施行審判的日子。因此,我們要再問:彼得明白這一點嗎?這一點對他而言是甚麼意思嗎?先前主復活以後向門徒們顯現,門徒還異口同聲的問:「主啊,你就要在這時候復興以色列國嗎?」(一6)。在五旬節聖靈充滿之後,彼得明白這含義嗎?從後來的記載,我們還要再見證彼得見到異象,這也可以說是這裡十七和十八節的內容的再應驗;但我相信直到他再見異象之前,他對於上帝對外族人的心意,仍是模糊不清的,即是說還有待進一步成長。畢竟,他們不久前仍期待以色列的復興,仍想要掙脫羅馬統治的軛。
      作者路加如此記載,既是記實,也是透過敘事建構著神學。約珥說:「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彼得如此引述,路加會再重覆引述此句,就讓我們追隨他的敘事,明白這話的含義。
      今天,我們間接的從彼得口中聽見約珥的話。公元前五世紀前後的話,在第一世紀被引述,被視為應驗。事隔兩千年的我們,這一種的應驗,我們該如何消化和認識呢?一、神學上,我們看那「末後的日子」是未完成的,所以那「終結」也仍未來到。二、約珥書中那對列國的審判,那審判的形式未必如彼得所以為的,因為上帝的國或說祂的審判臨到列國,不是以那樣的形式應驗,而是要以另外的形式出現。這形式我們這些屬於上帝國的人也經驗著。然而,我們明白上帝國的真正含義嗎?希望我們追隨著作者路加的敘事,能慢慢劃出上帝國的輪廓。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1] 參NET Bible Notes, Acts 2:7, note 32.

一月八日 (第6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1-13

1五旬節那日到了,他們全都聚集在一起。2忽然,有響聲從天上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整座屋子;3又有舌頭如火焰向他們顯現,分開落在他們每個人身上。4他們都被聖靈充滿,就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5那時,有從天下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人,住在耶路撒冷。6這聲音一響,許多人都來聚集,各人因為聽見門徒用他們各自的鄉談說話,就甚納悶,7都詫異驚奇說:「看哪,這些說話的不都是加利利人嗎?8我們每個人怎麼聽見他們說我們生來所用的鄉談呢?9我們帕提亞人、瑪代人、以攔人,和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細亞、10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亞一帶地方的人,僑居的羅馬人,11包括猶太人和皈依猶太教的人,克里特人和阿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論上帝的大作為。」12眾人就都驚奇困惑,彼此說:「這是甚麼意思呢?」13還有人譏誚,說:「他們是灌滿了新酒吧!」

      我們知道主被稱為逾越節的羔羊,祂受難之時即是逾越節,次日是安息日,也是除酵節,再次日耶穌復活,乃是初熟節(參利廿三9-14)。古時候是收成大麥(barley)之時。耶穌就像是被獻上的初熟節的祭。按傳統乃是除酵節開始連吃無酵餅七日的日子之內。
      復活之後耶穌向門徒顯現共四十天,祂吩咐門徒等候所應許的(徒一2-4)。再過不久就是五旬節了。話說從耶穌復活那一天算起要過七個安息日,才是五旬節。按利未記所說:「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就是獻那捆莊稼為搖祭的那日起,計算足足的七個安息日。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利廿三15-16上;另參出卅四22;申十六9-10)。那也就是五旬節。
      五旬節那天,「忽然,有響聲從天上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整座屋子;又有舌頭(glōssai)如火焰向他們顯現,分開落在他們每個人身上。他們都被聖靈充滿,就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glōssais)來。」這一個聽覺視覺並俱的事件,門徒親身經歷了。不只聽見響聲,感受到好像有一陣大風吹過,然後各種的語言好像火一般落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被聖靈充滿了,然後嘴裡就說起他們的話來了。
      原來當時有「從天下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人」住在耶路撒冷,雖都是猶太人,都卻可能生於不同的僑居地,有自己出生地的語言(dialektō,經文中譯為「鄉談」)雖然在耶路撒冷,看來即使不諳希伯來語也不奇怪,或甚至懂不懂得亞蘭語我們也不敢肯定。經文裡的形容是「我們帕提亞人、瑪代人、以攔人,和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細亞、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亞一帶地方的人,僑居的羅馬人,包括猶太人和皈依猶太教的人,克里特人和阿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glōssais)講論上帝的大作為。」
      這神奇的事,當然令眾人感到驚訝。神學家指出,這一個事件,和創世記裡的巴別塔正是一個對比,也更是一個修正。巴別塔的目的是一統,但卻是反映人的野心,上帝干預分散語言;五旬節聖靈充滿是上帝的靈使不同語言的隔閡不再,也是人的舌頭受上帝的靈馴服。或許我們今天也該如此被聖靈充滿。人如何譏誚就任他們譏誚吧!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