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日 (詩篇一百二十五篇)

陳郭施惠傳道

上山容易下山難?

      詩歌的開首讓人發現,錫安山和耶路撒冷就好像一個信心的標記,神的子民看見就提醒他們與神的關係,凡倚靠耶和華的,耶和華也必然堅立他們、保護他們。試想像,如果神的子民能一直停留在錫安山、耶路撒冷,享受如詩篇一百二十二篇所描述的耶路撒冷,那該多好!可是三至五節讓我們知道現實中他們要面對的,是惡人的杖、偏行彎曲道路的人,他們要防備這些人的攻擊,也要當心自己不要成為他們一份子。
      根據一些學者的資料,在被擄回歸時期,絕大部分上去耶路撒冷朝聖的人都不是有權勢有錢有地位的人,而是活在不公義之中的平民老百姓。他們的日常沒有被公平對待,正義未被伸張;好可能,他們更加需要上山聚集在耶路撒冷,在那裏重新被提醒真正掌管公義和看顧他們的是誰,以致下山回家時,就帶著新的力量和希望去過生活[1]
      上山與下山,讓我想起耶穌與門徒上山禱告的記載(路九28-36)。當三位門徒上山看見神蹟奇事、以色列人信心的標記,彼得便說:「我們在這裏真好!」可是,耶穌沒有讓他們停留在山上,他們不得不下山重新投入生活,路加福音記載,當他們一下山,就遇上一大群人來見耶穌,門徒又要開展這個在悖謬世代裏見證基督的旅程。有時候,我們也像門徒,心想能停留在山上多好,但願上山的經驗和這首詩篇,都能給我們下山的勇氣繼續生活。

思想:

  1. 我們生活中有沒有信心的標記,在我們失意困乏時,提醒我們重新振作?
  2. 在營營役役的生活中,我們有否上山的空間,下山的勇氣?

你的禱告:


[1] Nancy L. deClaisse-Walford, Rolf A. Jacobson, and Beth LaNeel Tanner, The Book of Psalms,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