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黃厚基傳道

想像耶穌:馬可福音
敘事與靈閱

今年的靈修札記,讓我們來注目耶穌,學習馬可福音裡的敘事,再借用靈閱的竅門。我們先想像第一世紀的耶穌,再想像祂之於今時今日。我們以思想與情感並用,操練意志與想像,並且也透過禱告把生命激活,使透過活畫在心靈中的耶穌,也成為與自己心靈對話的耶穌。讓我再簡單解釋一些可用的步驟。

基礎篇

敘事

首先,甚麼是敘事?簡單而言,視福音書為敘事,至少有助我們解決最基本的問題,為何明明說的都是耶穌的故事,為甚麼新約正典需要有四卷福音書?因為那是四個不同的敘事:剪裁不同、節奏不同、母題(motif)不同、結構不同、起承轉合不同、同一故事重點些許不同且長短不同,原因極有可能在於時代有些不同、對象及處境有所不同、作者不同故風格也不同。

所以,看重敘事,乃是著重單一福音書的起承轉合,不隨意用其他福音書補充我們自認為「漏寫」的部分,而是聚焦於該福音書獨特之處。比如說馬可福音沒有提到耶穌所受的試探是哪些。我們不需要以馬太福音的內容來加以補充,但可以藉馬太之有來襯托馬可之無,而其獨特效果如何?最簡單的回答可以是:馬可著重點不在於那試探的內容是甚麼,甚至說馬可急於馬上進入耶穌開始服事這正題。況且馬可以筆觸節奏快聞名。

著重敘事,我們也學習敘事中人物的對話和作者的描述和刻劃,有如小說中的人物一樣,比如個別的門徒、法利賽人、文士、祭司長等等,了解他們的背景和動機。我們要知道馬可要講甚麼故事,怎麼講,為何為誰講,如何開頭,如何結束。

為了更把握好敘事,我們也要認識各福音書有其成書年代和處境──那都是在公元七十年左右(馬可福音)至九十年寫成的。敘事有敘事中的世界和時代,也有敘事對象(第一代讀者)的時代,即成書時代。前者指的便是耶穌生活和服事的年代,即耶穌出生前至成長期間的巴勒斯坦,當中涉及的是以色列民面對羅馬帝國的壓制的切身處境,相應的便是尋求族群身分的族群意識,並生活在那處境下的挑戰和訴求。後者指的是耶穌死後相隔幾十年的成書年代──以馬可福音而言是公元七十年前後。那時候有甚麼時代逼切性?是甚麼促成馬可的寫作?這兩層、兩個時間段的想像和重構,有助於我們對馬可的信息的咀嚼和把握。

簡單而言,把握敘事的讀經,乃是嘗試緊貼敘事,從敘事內容汲取更多含義。

順帶一提,為了讓我們更貼近耶穌服事時期人眼中的他,同時也更叫我們看清一個活在人世的肉身的他,即基督教教義中強調的神人二性的人性的那一部分的他——本札記以「他」作為耶穌的第三人稱代表詞,而非慣常使用的「祂」,除非在特別強調神性的「祂」之時。

靈閱與想像

「靈閱」(Lectio Divina)直譯可稱為神聖的閱讀。按其中一個傳統,這一個操練,包含四個步驟:一、閱讀(Lectio),二、沉思(Meditatio),三、禱告(oratio),以及,四、默觀(contemplatio)。在此僅以較為簡潔的方式解說這幾點的含義。

從閱讀開始,經文展示在靈閱者前,或透過靜靜地閱讀,或專注和輕聲讀出,在讀出之時同時聆聽(也可由他人讀出)。說是聆聽,是敞開心靈感官在聽,領受著、感受著在聽,專注的聽;但也沒有忘了看,在視覺上看見經文,也以心靈的眼睛看見經文所呈現的意境。這麼說來,這看見已是帶著想像。

想像,是一種心靈的操練,操練我們不是依賴感官而已,即是說不是只依賴肉眼肉耳,而是心靈的圖像和聽覺,讓經文化成畫面、讓裡頭的對話化成聲音,讓自己進入經文的現場。這一個想像,可以說也需要思想的參與,因為經文要在先前聽入讀入的記憶中、印象中被重構,是主動的把畫面和相關的印象和感受併入。所以思想必須從事組織的工作,感情也有敏銳的參與;甚至意志要一直主動的「召集」所有心靈中的一切,去投入與經文,又讓經文投入於自己的心靈中。

這樣的交融互滲,這樣的進入經文的現場,應該對內心有一定程度的攪動,若不然就甚麼也沒有發生。假設已經發生,福音書裡每一片段都有耶穌在現場,我們在以上所說的「閱讀」和「沉思」的過程中,應該與耶穌相遇過:聽見祂、凝視祂、看見祂之所為,甚至已向祂說話。

說話的心,是禱告的心。這禱告不限於一種內容、一個型態,不一定是祈求,也不必然是讚美;不一定是感恩,也沒人說一定先要認罪。這禱告,是前面那兩個步驟自然生發的。不過,我們也不必硬性規定要有第一和第二步驟,才可以進入第三個步驟。有人可能一開始進入經文,一聆聽,便心中默默的對主禱告了。

禱告到深處,主與你,你與主,無論在你的難過哭禱中,在心被恩感中,在放下重擔中,在被安慰中,在重新看見主的能力中,在認罪中,在沉浸祂的同在中,在看見和領受主的道中,這一切不一而足,都是默觀之中品味,其方向是體察主的愛更深更多,也以愛向祂回應。

應用

我們可以依上述兩個方向,在每日的經文閱讀和札記的閱讀(聆聽)中,自由的應用。不必過急,不必貪多,有領受就好了,那怕是一點點。即使甚麼都沒有得著,也可以誠意的向主禱告傾訴,或單單感謝,或單單說主啊我愛你,或說主啊我信心不足,或說主啊,我真愚鈍,但我定意明天再來到祢跟前。

札記中有以不同字體強調的部分,是建議你可以停頓沉思之處,但不一定需要跟。依你自心靈有被觸動之動停頓,然後沈思和默想,隨時想向主傾訴,便可傾訴,可長可短,甚至短至一句;然後再往下讀、往下聽,直到結束。

願聖靈親自引導。

若是可能,便把與主對話的寶貴部分,以文字記錄下來。自己若寫下禱文,也可以主動與小組成員、相熟的群體,個別的屬靈友伴和知己分享。

進深篇

這一篇延上一篇的基本方法。不過更聚焦於以經文世界作靈閱。僅以例子示範講解。

1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
2正如以賽亞先知書上記著: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1]
他要為你預備道路。
3在曠野有聲音呼喊著:
預備主的道,
修直他的路。」

我們對「世界」一詞的認識,一般乃指我活的這世界。但是,我們也會引伸作比喻用,比如電影世界、幻想世界、夢幻世界。這幾個比喻用法,都是指一個自成一格的思想或想像空間或創作出來的空間。不過,我們還可以再看得細一點,假如這些空間裡都有其他的內部單元,比如角色、畫面、時間流程等等,這些都可以題是一個又一個的單元。以上述經文而言,作為名詞的道路、曠野、主的道等等是最容易辨認的單元。在此,每一個單元,也可以是一個載器、一個「意喻」(trope,載承某個或某組含義的東西),比如說「道路」不但可指可讓行人車輛走的馬路,也可喻指人生就是道路;「曠野」就是沙漠、荒野,但也可以喻指一種空無一人、荒涼孤獨或獨處之境地。於是,這空無一人的感覺,可以作為我們想像或心靈空間中的空無一人。這樣,荒涼孤獨可以是一心靈境界,一個藉著想像便可以進入的內心,而同樣的,獨處也不再只

是離群獨處,而是內心自己退隱到只有自己和自己同在的那一種情境中。

上述句子裡還提到上帝要差遣祂的使者,這本身就具有一個關係上的含義。我們不是獨自一人,我們心靈可以體會和領受那接下來要出現的話說:「他要為你預備」,

且與接下來的「預備」和「修直」相呼應。這時,我們不再只停留於道路、曠野和主的道的靜態含義中,而是領會著那是主所要做的工作。

這樣,我們可以再主觀地感應主所差遣的使者,他要為我們預備主的道,讓我們行在其中,我們可以禱告,祈求我們的路乃在祂的旨意中,符合祂的道。

最後,或許可以思考經文中另一個「意喻」(trope),即福音的起頭。「起頭」,最直接的意思便是開始。祂的福音是甚麼的開始?是誰的開始?你需要再開始嗎?需要再起頭嗎?你已經在盡頭嗎?你感覺生命從未真正起頭嗎?這樣,「起頭」的含義,成為你和經文另一個相遇和融合之處。

在每一天的經文中,你都可以如此操練,讓經文的意境成為你生命的意境,小至個人的一種心情、一個糾結,大至社會的、群體的一個關注,或世界的、世代的問題。每一個大小「世界」、「境界」,都可以是與主在對話中契合相遇之處。


[1] 我們知道,這裡雖說引自「以賽亞書」,其實上半句來自瑪拉基書三章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