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 (第86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五章

6每逢這節期,彼拉多照眾人所求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7有一個人名叫巴拉巴,和作亂的人監禁在一起。他們作亂的時候曾殺過人。8眾人上去求彼拉多照常例給他們辦理。9彼拉多說:「你們要我釋放猶太人的王給你們嗎?」10他原知道祭司長們是因嫉妒才把耶穌解了來。11但是祭司長們煽動眾人,寧可要他釋放巴拉巴給他們。12彼拉多又說:「那麼,你們稱為猶太人的王的,要我怎麼辦他呢?」13他們又再喊著:「把他釘十字架!」14彼拉多說:「為甚麼?他做了甚麼惡事呢?」他們更加喊著:「把他釘十字架!」15彼拉多要討好眾人,就釋放巴拉巴給他們,把耶穌鞭打後交給人釘十字架。

      這一段前後呼應:「每逢這節期,彼拉多照眾人所求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對應著「彼拉多要討好眾人,就釋放巴拉巴給他們,把耶穌鞭打後交給人釘十字架。」
      彼拉多可以堅持自己的看法嗎?「他原知道祭司長們是因嫉妒才把耶穌解了來。」即是說,耶穌沒有該死的罪,更說不上顛覆羅馬政府。所謂「猶太人的王」這稱呼,在他眼裡,只是戲言,用以嘲笑和揶揄猶太人而已。若他持守自己的判斷為重,不夥同這些猶太人宗教領袖,大可以決定釋放耶穌,而不是讓他們選擇要他釋放耶穌或巴拉巴──一個因作亂而殺了人者。
      彼拉多是個政客,討好人心是他的為人和作事原則。他甚至不認為這是妥協,對他而言,這便是現實。其實,像他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雖然,現實裡可能不是在壞人和好人之間作出選擇,而是在利害關係,在是否影響大局上,在門面上。通常被押上刑台的,是較沒有市場價值,人脈不怎麼樣,替換而不致於太大震動形勢的。在社會如此,可悲的是,不少時候在教會亦如此。事實上,經文中的操盤者便是宗教人士,是上帝子民中的宗教領袖。
      大祭司,即操盤的要員,一早已有了定案要處死耶穌,現在只欠民意。所以他們煽動眾人。「眾人」,雖是福音書的敘事中沒有名字的人物,是烏合之眾,是民眾。耶穌開始服事以來,「眾人」便經常緊隨耶穌的行蹤,是耶穌宣講和服事的對象。他們和那些常常挑戰耶穌的宗教領袖不同,也有別於門徒。在馬可福音的敘事裡,我們感覺他們也不是不友善的。可是,去到敘事的尾聲,當耶穌的門徒也鳥獸散,隱藏了起來。這些稱為眾人者,被唆擺也不是令人咋舌的事。本來,他們可以是耶穌的擁護者;本來,他們可以是以棕樹枝夾道歡迎耶穌者。可是,到最後,他們也輕易成為被煽動反對耶穌者。
      在敘事裡,眾人中偶有個別的人物,就是那些主動的渴望耶穌幫助的人,如那癱子的朋友、經血不止的女人、手癱的人、耳聾、目盲、啞巴者;還有那些被棄絕者,如鬼附住在墳場的、稅吏、痲瘋病患等等,他們都與耶穌相遇,生命再次有個「起頭」。比起街頭巷尾那些沒有名字,但卻忠心活著的人,我們是否比他們更接近耶穌呢?     
      我們到底只是眾人中的一個嗎?還是曾與耶穌真正相遇者?我們要常常記念自己的生命因他而有的起頭──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