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 (第32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七9-16

9「先祖嫉妒約瑟,把他賣到埃及去,上帝卻與他同在,10救他脫離一切苦難,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蒙恩,又有智慧。法老派他作埃及國的宰相兼管法老的全家。11後來全埃及和迦南遭遇饑荒和大災難,我們的祖宗絕了糧。12雅各聽見在埃及有糧,就打發我們的祖宗初次往那裏去。13第二次約瑟與兄弟們相認,法老才認識他的家族。14約瑟就打發人,請父親雅各和全族七十五個人都來。15於是雅各下了埃及,後來他和我們的祖宗都死在那裏;16他們又被遷到示劍,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裏。

      本來出埃及是在約瑟以後的事,不過先前提早預告了,不過司提反是按著創世記裡的敘事中上帝在異夢中所預告要在埃及為奴四百年受苦待說的(創十五12-16)。然後他按雅各之後有十二支派,然後約瑟被賣到埃及,然後後來遇到饑荒,全族七十五人才全都遷到埃及。還好約瑟在法老眼前蒙恩當了宰相,上帝藉著他保存全族。
      司提反接著說,這全族後來都死在埃及。可是他卻提到「他們又被遷到示劍,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裏」。他的記憶,或許指的是雅各逃離以掃後,事隔二十年重返迦南地,與以掃相遇後再分道揚鑣後的事。創世記裡說:「雅各從巴旦‧亞蘭平安地回到迦南地的示劍城,他在城的前面支搭帳棚。他用一百可錫塔從示劍的父親哈抹的眾子手中買了搭帳棚的那塊地。雅各在那裏築了一座壇,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上帝──以色列的上帝」)」(創卅三18-20)。我們不能按現代的歷史學之重史實的角度來審視司提反重述(retelling),他的重述和創世記的記載有出入,不能用作證明創世記為真,他的重述為偽。比較合適的說法是,兩者都是以色列人對先祖的集體記憶和傳說,部分是口頭傳統。我個人初步的推測是,這屬於猶太詮釋中的他爾根傳統(Targum tradition)。
      更重要的是,司提反這一點再述,是要說明猶太人今天在此地的合法性。這是創世記寫到應許之地的寫法,也是司提反重述的重點。雅各買下地、築壇,都是要說明猶太人在此有生活於此地的合法地位。這也是為何雅各的眾子要把雅各安葬於麥比拉洞裡,因為那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下來的(創五十12-13;另參廿三1-20)。
      今天,甚麼是上帝應許給你的產業呢?當然,按新約神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已經藉基督得著聖靈為基業。另外,我們在基督裡也算是藉著應許而生的「後裔」。這在主裡的身分以及基業,在我們重述自己的故事,必須鑲入我們的自我認識裡。我們的故事,不單是自己。我們必須戴上一副從基督裡看見自己的眼鏡。不然,我們的故事只是被自己的力有所逮和不逮所定義,被世界的眼光所定義。然而,定義我們的是愛我們的上帝。同樣,教會也必須常常自我矯正,以上帝國的願景和價值定義教會的存在與作為。一所教會如何看自己、看教會內的群體、教會的事工、人事的成敗,都必須在以基督這鏡片來矯正。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