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第16日)

李嘉俊傳道

讚美上帝的拯救

詩篇 十三5-6

5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6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厚厚地恩待我。

      在上一個章節,以頭腦、智慧理解上帝的作為和心意固然是信仰中重要的一環,但人的心思、情感同樣是信仰能夠遇見上帝的地方。詩篇正正是情感的全然傾倒。究竟詩篇為何被納入聖經裏面?當聖經裏面絕大部分的書卷都是上帝向人的說話,詩篇卻是恰恰相反,記載了詩人們向上帝的說話。因此在詩篇中,我們除了看經文的教導,更多的是我們可以運用我們的想像力去體會詩人的感受和經歷。
      當我們閱讀第5至6節,我們可能會不以為然,因為我們的信仰最大的焦點就在上主的慈愛,上帝的救恩上。所以向耶和華歌唱,感恩,都是自然不過的事。但當我們從頭開始閱讀這篇詩篇,我們會發現其實詩人的敬拜讚美一點也不自然。「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你轉臉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裏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1-2)對詩人來說,在詩歌的當刻,上帝的拯救尚未來臨。
      原來詩人讚美的開初,是他對上帝的控訴,他自覺已被上帝遺棄不顧。當我們經歷同樣的遭遇,在苦痛裏面,通常我們會有兩個回應。我們可能在控訴與讚美之間,二擇其一。我們可能抱怨上帝無理,明明應許愛我們、看顧我們,卻讓我們孤身面對愁煩災禍。我們可能依然讚美上帝,因為這是我們一直被教導的方式。前者可能覺得後者信仰過於表面,不能涵蓋生命的一切悲與喜。後者則可能會覺得前者信心太少,只顧自己情感。
      兩種應對,看似互相排斥,但詩人的選擇是兩者並存,既保留向上帝的控訴,卻依然堅持抓緊上帝的慈愛。在詩人眼中,信仰既不只有讚美,同時也必須包含有控訴。完整的信仰不只苦毒的控訴,也不只片面的讚美,詩人的信仰,是要在提問和感恩,及一切在中間的經歷,都依然堅持向神求告。「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3)即使充滿控訴,即使身處艱苦,詩人仍深信他的求告必定會被垂聽。
       苦中控訴,苦中讚美,這是詩人的敬拜,也是對我們的邀請,要我們體會覆蓋我們整個生命的信仰。讚美上帝的拯救,不只在雨過天晴的時候,在苦中,我們的喜樂,我們的控訴是同等的,兩者同樣是我們敬拜的一部分。

思想問題:

1.       你生命中有遇過難以理解,接受的事嗎?當刻的你如何面對?

2.       當你看到詩人的控訴和讚美並存,對你的信仰有甚麼鼓勵∕挑戰?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