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與約拿的神蹟
Yeeshu aur yona ka chinh
印地語 / 約拿書1:17
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約拿書1:17
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
給他看。耶穌就離開他們去了。
–馬太福音16:4
四周有路牌,指示方向,是城市必備。假如一個路牌都沒有,情況如
何?費時失事,狼狽不堪。
在聖經裡,耶穌未降生傳道已有預告,供人辨認,例如,馬太這樣介
紹耶穌降生:「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馬太
福音1:22)。
舊約的約拿逃避召命,名聲欠佳。名為鴿子的他,試圖遠走他方,拒
絕上帝的差使。他的形象多是被巨魚(多以鯨代表)吞吃狀。他不願
意到亞述首都尼尼微去叫人悔改。當地人饒勇善戰,日後入侵北國以
色列,將人俘擄。約拿討厭他們,寧見其死也不願其悔改。
所以,他計劃逃到遠方他施去。可他棋差一著,錯判上帝的主權。剛
啟航,奇風突襲,約拿馬上知道被上帝追逼。「他說:『我是希伯來
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1:9)。
把他拋下怒海是止息風浪的唯一方法。船上水手與約拿所不知的是,
大魚已準備好救他。三日三夜,約拿在魚腹中悔改,不再背叛上帝。
大魚把他吐在岸上。外面狼狽,內裡成聖。
跳到馬太福音。法利賽人挑戰耶穌再拿證據證明自己是彌賽亞,
耶穌嚴厲斥罵他們「邪惡淫亂」,除約拿的記印,不會再有別的提
示。這記印就是基督受死埋葬復活—不久即當著他們面前應驗。
將臨期以基督降生最引人注目。但福音書很快披露更多關於基督的
事。祂與約拿不同,沒有逃避天父的差遣,以悔改的呼召(約拿在
尼尼微所作)設立天國。耶穌體驗了上帝的全部性情,即是約拿頭
腦知道卻難以接受的:「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不輕
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4:2下)。
我們歡渡聖誕,回顧一年難免多災多難。戰爭洪澇、恐襲逼迫、經
濟蕭條,還有別的災害都留下烙印。我們也許有人仍未渡過艱難,
這個聖誕也不會怎樣快樂。然而,指向基督復活的約拿標記,叫上
帝的兒女無論身處何種環境,仍有真希望和喜樂。上帝已賜下確實
的應許,有一天所有痛苦災殃全部消失,滿有恩典憐憫的上帝終以
恩典大能,將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默想:
性開放、吸毒、追逐名利、意識形態之爭已經不能用來形容這一代的
世界,若要形容,那是無法宣之於口但又真實不過的「種族對抗」。
今天,該隱、亞伯的場景重新上演,但今天卻是該隱殺該隱,任誰也
知道這是死路一條。耶穌降生受死復活昭示了祂的愛,我們都該剛強
壯膽,等候祂的再來。
作者:
Benji 弟兄
南亞
基於安全理由,作者資料保密,敬希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