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擄經驗下的離散
以色列民入迦南歷經約書亞後進入士師的時代,至撒母耳的時代在人民的要求叫首度立王掃羅,後有大衛王。上帝與大衛立約,叫他的後裔永坐寶座上,這就成為後來的敘事的張力。如果永享寶座,則不會亡國。如有永約,便不要被擄。這約既是繼亞伯拉罕、摩西之後的一個常續的約——而上帝更顯明祂為守約施慈愛的——便成為以色列敘史中不斷浮現的主題。
從大衛王到所羅門王,然後王國分裂,至公元前727年北國滅,被亞述統治,再至公元前587年南國亡,被巴比倫統治,不少人被擄至巴比倫。此為簡單歷史框架。
讀經:利廿六33-39
33我要把你們散在列邦中;我也要拔刀追趕你們。你們的地要成為荒場;你們的城邑要變為荒涼。34「你們在仇敵之地居住的時候,你們的地荒涼,要享受眾安息;正在那時候,地要歇息,享受安息。35地多時為荒場,就要多時歇息;地這樣歇息,是你們住在其上的安息年所不能得的。36至於你們剩下的人,我要使他們在仇敵之地心驚膽怯。葉子被風吹的響聲,要追趕他們;他們要逃避,像人逃避刀劍,無人追趕,卻要跌倒。37無人追趕,他們要彼此撞跌,像在刀劍之前。你們在仇敵面前也必站立不住。38你們要在列邦中滅亡;仇敵之地要吞吃你們。39你們剩下的人必因自己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在仇敵之地消滅。
摩西五經的神學敘事,有助於重建被擄子民的身分,以及反省離散經驗的由來。從列祖的故事(創世記)看見他們個別的經歷。不但亞伯拉罕本就是一個被召離開家鄉吾珥的先例,他的後裔中的故事,尤其雅各更是其中典型。上帝改雅各的名字為以色列,所以在他裡面等於涵蓋著以色列民的故事。同樣的,以色列民後來的身分確立和危機,說明著他的名字的含義:與上帝摔跤。
與上帝立約的以色列民,本進入應許地,本應享安息。可是,在猶大國也滅之時,耶路撒冷的聖殿被毀,以色列民被擄。誠如以上經文所說,他們被「驅散」,被刀劍追趕,他們的地也「成為荒涼」,城鎮成「廢墟」,這種情況令人想起地的「空虛混沌」。因為戰爭,地沒有安息。諷刺的是,他們被擄之後,自己的地方倒得安息。反之,以色列民在被擄之地卻依然活在不安之中。
思考或默想問題:
- 這樣的景況,實在令人悲哀。以色列民為甚麼失去以上所描述的安息呢?那些倖存者,也不得安息。你若是他們,你最渴求的是甚麼?或許,你無法想像他們的情況。試想像兵荒馬亂的日子,你有年幼的小孩,你的苦惱會有哪些?
- 換著是現代的生活,有哪些狀況是最像「兵荒馬亂」的?你能想像一直逃一直逃的生活嗎?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