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七章
31耶穌又離開了推羅地區,經過西頓,就從低加坡里境內來到加利利海。32有人帶著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見耶穌,求他為他按手。33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34望天嘆息,對他說:「以法大!」就是說「開了吧!」35他的耳朵立刻開了,舌結也解了,他說話也清楚了。36耶穌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人;但他越囑咐,他們越發傳揚。37眾人分外驚奇,說:「他所做的事樣樣都好,他甚至使聾子聽見,啞巴說話。」
「耶穌又離開了推羅地區,經過西頓,就從低加坡里境內來到加利利海。」這是個不停步行,也要花上幾天的行程。耶穌所走的方向應該是從推羅往北走到達沿岸的西頓,如果是再往東走或許到達敘利亞一帶,然後向南走到低加坡里境內,才從那裏西行靠近加利利海。馬可對於行程有多遠或多辛苦沒有興趣,而途中是否遇上甚麼,我們也無從得知。先前馬可曾提到那本被「群」所附,但重獲自由的,後來去到低加坡里傳揚耶穌(可五20)。
或許,正因如此,那一帶的人對於耶穌早有聽聞。早在第三章一開始,緊接著經文提到法利賽人和希律黨商議如何除滅耶穌後,馬可便指出那時「還有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事,就從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的東邊,以及推羅和西頓的附近地方來到他那裏」(可三7-8)。不過,那裏卻沒有提到低加坡里。相信此處不但上承第五章的內容,合併起來填補了先前沒有包含這一個區塊的作用,更進一步說明了耶穌上帝國的福音,已覆蓋了整個巴勒斯坦一帶(有意思的是,至於撒瑪利亞,卻提都沒提)。
耶穌基督的福音臨到,這一次是臨到一位「耳聾舌結」的人身上,這一次又是馬可巧妙的暗示了以賽亞書的福音:「那時,盲人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那時,瘸子必跳躍如鹿,/啞巴的舌頭必歡呼」(賽卅五5-6)。
話說「有人帶著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見耶穌,求他為他按手」,就如當時有四個人抬著一個瘸子來見耶穌一樣。「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再次,我們看見耶穌展現他醫治之能時,不想眾人在場,就如上一回他叫葉魯的女兒復活一樣。那一次本來也沒甚麼,卻是那些圍觀的人先嘲笑耶穌在先,他才趕他們離場。人多熱鬧不一定好,沒有心的,不在倒好。心靈的事,是會互相感染的;小則心情,大則渴望聖靈的心,都會相互影響。記得耶穌在自己的家鄉,只不過醫了幾個人;他對他們不信的心都感到詫異。
耶穌用指頭探那人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看來也不尋常,我們無法考證實際的作用。最明顯的是肢體的接觸、觸摸。福音──耶穌基督自己臨到,叫人耳朵聽見,嘴巴能說話。話說當時說完撒種的比喻後,曾說叫那些外人「聽了又聽,卻不明白」。以色列民的嘴巴也是有問題的:「因這百姓以口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賽廿九13下,比較可七6-7並當天札記)。於是耶穌「望天嘆息」。或許他想到正是以賽亞書這經文,想到法利賽人。我們的耳朵和舌頭是否也需要主耶穌的醫治?是的,「開了吧!」主說。
本來耶穌是囑咐這得醫治者不要告訴人,但他卻越發傳揚。是的,「啞巴的舌頭必歡呼」,正是應驗以賽亞所說的。事後,眾人說:「他所做的樣樣都好」,這豈不響應著創世記所說:「上帝看一切所造的,看哪,都非常好」(創一3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