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

與你同受苦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讀經:來十一33-38

33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34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35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36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37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38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歷代以來,那些為了義,秉持著信而活的人,不少一個個倒下,也有被流放的。我們的心要想念他們,要記念他們。他們如同雲彩般圍繞我們,我們豈能輕言放棄呢?「你們要把下垂的手舉起來,發酸的腿挺直」(來十二12)。

這世界和屬世界的種種體系或要打擊我們,我們不是遭它遺棄,因我們本是屬於那創造我們的主的。我們是上帝自己的僕人,是「這世界所不配有的」。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你願意為義受逼迫嗎?這些憑信而活的人,如何激勵你呢?
  2. 你立定要作一個怎樣的上帝的僕人呢?

你的禱告:

十一月十八日

與你同受苦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讀經:林後十三4

4他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神的大能仍然活著。我們也是這樣同他軟弱,但因神向你們所顯的大能,也必與他同活。

基督怎能軟弱呢?一位受膏為君王的,怎能被釘於十字架呢?怎會是我們爭相奔走相告的好消息呢?宣告:哈囉,哈囉,好消息啊,好消息啊,我們的王死了,他被人捉而且釘在十字架了,太棒了!這不是笑話是甚麼?

福音本是弔詭的,「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是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是上帝的大能」(林前一18)。

使徒保羅體悟到甚麼,以致他如此宣告說「我們在他裏面也成為軟弱的」。這是甚麼信念呢?保羅自己作見證說到主對他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他這樣說:「我更喜歡誇耀自己的軟弱,好使基督的能力覆庇我。為基督的緣故,我以軟弱、凌辱、艱難、迫害、困苦為可喜樂的事;因為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9-10)。

是的,上帝的大能、恩典、安慰、同在,正是在人的肉體,人那天然的「我」,那心志和情感都支撐不下的時候,在依稀之中,聖靈的禱告彷彿一股香壇上的煙裊裊升起,就在那一刻,那充滿萬有的也充滿了我。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你生活圈子裡,包括你的同事、朋友、家人,是否有覺得你的信仰是不可理喻的?是愚蠢的?
  2. 為甚麼信仰要以軟弱為記號呢?為甚麼和這世界所推崇的如此不同,甚至相反呢?你對保羅所說的「更喜歡誇耀自己的軟弱」覺得難理解嗎?你認同嗎?為甚麼?

你的禱告:

十一月十七日

與你同受苦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讀經:可十五16-20, 26-32

16兵丁把耶穌帶進衙門院裏,叫齊了全營的兵。17他們給他穿上紫袍,又用荊棘編做冠冕給他戴上,18就慶賀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19又拿一根葦子打他的頭,吐唾沫在他臉上,屈膝拜他。20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26在上面有他的罪狀,寫的是:「猶太人的王。」27他們又把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29從那裏經過的人辱罵他,搖著頭說:「咳!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30可以救自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31祭司長和文士也是這樣戲弄他,彼此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32以色列的王基督,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叫我們看見,就信了。」那和他同釘的人也是譏誚他。

這場景非常特別:總督府,應該不只總督在那裡,其他權貴也可出席。那些狐假虎威的羅馬士兵,就如歷代以來所見,不論是二戰時期的納粹的蓋世太保,是《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一書裡所描寫的獄警,或極權政府撐腰下的各地各國的警察,在此為所欲為,盡其所能的羞辱耶穌。這帶給他們的快感,更因耶穌背負著「猶太人的王」的傳說而加劇。

兵丁嘲弄他,經過那裡的人也譏笑他,眾祭司長和文士也嘲笑他,連和同釘的也譏諷他。我們不也一樣嗎?我們不也一樣會如此嗎?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如果你當時在總督府的現場,你會做甚麼呢?估計你當時的判斷是甚麼?認為這被羞辱者是罪有應得?是無辜的而心理認同並同情他?你會挺身而出,還是畏於形勢而保持靜默?你會思想:這人是否真是猶太人的王,是彌賽亞?
  2. 在今天的社會裡,你曾遇到類似以上的場景嗎?當時你的反應是甚麼?今年若再有這樣的機會,你的反應會有不一樣嗎?

你的禱告:

十一月十六日

與你同受苦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讀經:來二9-10

9惟獨見那成為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因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叫他因著神的恩,為人人嘗了死味。10原來那為萬物所屬、為萬物所本的,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生命本是榮耀的,這一個觀念,不只何以是人類普遍的想法。但在現實生命裡,我們卻不一定看見,更多時候所見的是人的生命被羞辱、踐踏。有兒童被賣為性奴,有人在各種的惡習癮癖裡失去尊嚴,有被剝削的勞工,有不得溫飽的貧民,集中營瘦骨如柴的營友。即使如此,我們仍看見,人堅持活下來,在困厄危難中的互愛和關懷。這豈不更顯出人的榮耀嗎?

但,這比起上帝要在人身上顯出的榮耀,就是當人不再受世上這一切苦難,或說經過苦難如火之煉淨以後所顯出的榮耀,仍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希伯來書的作者,和約翰一樣,視耶穌的死為得榮耀。這苦難是必經的,其目的是「要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我們看見上帝向我們所存的心意嗎?從創世以來,祂牽腸掛肚所要完成的,便是完成祂的傑作。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來二6b),保羅也說:「我們這短暫而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這些聖經裡的話語,是否給你甚麼安慰和盼望呢?
  2. 話雖如此,如今你是否因社會或個人原因,經歷著難以背負的重擔?

你的禱告:

十一月十五日

與你同受苦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讀經:約十二1-8

1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處。2有人在那裏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3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裏就滿了膏的香氣。4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猶大5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6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7耶穌說:「由她吧!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8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大概沒有人喜歡猶大,但同情他的人可能有。再怎麼說都好,我們真的是不屑他所為,是正常不過的。約翰也沒有為他掩飾,直言「他是個賊」。他愛錢,但更讓人瞧不起他的原因是,真愛錢卻假道義,說甚麼把香膏賣了可以換得「三百個銀幣去賙濟窮人」。如果這真是在痲瘋病痊癒後的西門家裡坐席的話(太廿六6;可十四3),我們便可進一步聯想。西門本因自己的病,是社會所排擠的人;但如今能招呼人到自己府第,家底必也不錯。猶大此言,我們不知他在討好誰,是耶穌嗎?還是在座之人?約翰有意不提這是誰擺的筵席,但無礙我們閱讀到猶大的這個心思。諷刺的是,約翰未提猶大的名字之前,先提「有一個門徒」。或許,我們正是他所指的「有一個門徒」。

約翰的鏡頭聚焦在馬利亞的舉動上,她打開那「極貴的純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應該是毫無保留的把整「一斤」的香膏都倒出來了,所以「屋裏充滿了膏的香氣」。猶大的心在於錢的有效性,馬利亞卻是整個生命、全部愛的傾倒。主耶穌的死,和馬利亞的愛是匹配的。祂的死,豈非因著愛嗎!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我們的心比較像誰呢?是約翰筆下的「有一個門徒」,還是馬利亞?
  2. 你曾深深經歷耶穌呢?何時的事?還歷歷在目嗎?當時是甚麼事呢?

你的禱告:

十一月十三/十四日

甘心的順服

本週默想

每一週的週末沒有提供任何內容。你可以在那兩天安排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作靜修,以該週的主題作為指引,默想該週所思所想。如果你的時間相對忙錄,平日無暇貼緊進度,可以在週末的時候隨意的選取該週其中一段經文和內容,以該週的主題為方向,寫下你的感想、心得與禱告,回想那一週裡,生活裡所遇見的大小事情。該週的主題就像一個濾鏡,也像一個特別的鏡頭。你也可以把它當作你要作答的試題。希望透過這些的記錄和書寫,使工作、生活、社會裡的人事物,一一穿過你的眼簾進入你的心靈,成為你的禱告,你的靈命的養分。

十一月十二日

甘心的順服

讀經:林後四5-12

5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6那吩咐光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7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8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致失望;9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12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

保羅說,他為基督的緣故甘作哥林多教會之信徒的僕人,僕人一詞是奴隸的意思。我們知道,在保羅心目中所承載的很可能是以賽亞書那受苦義僕的形像。作信徒的奴隸,不一定是任由這些信徒呼來嗟去,更可能是叫他這義僕的形像顯明給他們看,正如保羅的生命所一再彰顯的。誠如他自己所說:受困、遭迫害、被擊倒,又如在前書所描述(四9-13)。在這義僕的身上,上帝自己為他辯護;在他身上,顯出了上帝的榮光,因為「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為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

這種帶有義僕生命的服事,乃是叫被服事的哥林多信徒得著生命的服事。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你體驗那在你身上的寶貝嗎?你曾體驗自己的生命其實猶如「瓦器」嗎?意思是甚麼呢?
  2. 怎樣才會像保羅所說:「死是在我們身上運作,生卻在你們身上運作」的服事?

你的禱告:

十一月十一日

甘心的順服

讀經:林前四9-13

9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10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你們在基督裏倒是聰明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11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12並且勞苦,親手做工。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13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

作為使徒,保羅的地位不是靠他的辭令,也不只單是靠他留給後世的神學詮釋,而是他因效法基督的生命。從他身上,我們彷彿也看見以賽亞書裡所描繪的那位義僕的形像。

我們看到他為自己(和同工們)的定位:愚拙、被藐視、又飢又渴、赤身露體、挨打、飄泊、勞碌、親力親為、被咒罵、被迫害、被毀謗、被視為污穢和渣滓。

保羅說:「上帝把我們作使徒的明顯地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如此自我認知、自我定位的使徒,實在令人大跌眼鏡,啞口無言。列在末後,意思可以指他們如同一場戲最後上場的那一批,這樣想我們可能以為應該是壓軸好戲吧,誰知所演的竟是一批死囚。

今天,若有人羨慕作使徒,也願主將祂這種受苦僕人的印記刻劃在他的生命裡。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如果今天有一位神僕有此形像,你會因沒有適合的眼光而錯過了嗎?
  2. 如果使徒的榜樣也是我們當效法的,正如保羅所說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但所遭遇會是如此,你會對主說你願意嗎?

你的禱告:

十一月十日

甘心的順服

讀經:林前二1-5

1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祕。2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3我在你們那裏,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4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5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保羅不是吳下阿蒙,他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雖然傳聞他其貌不揚,口才似乎沒有亞波羅吸引人。但讀他的書信,一點也不覺得他不善辭令。可是,他的信息卻有一個擲地有聲的重心: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這一個十字架的信息,是靠甚麼印證的呢?保羅說是「聖靈的大能」。

今天,教會對聖靈的大能一者過於陌生,另一者對於誇大的「大能」「彰顯」和「啟示」過於趨之若鶩,不懂分辨。

其實,保羅不但熟讀舊約經文,對於所承繼的傳統了然於胸。大馬色的震憾經歷,啟動了他把所繼承的經文傳統按基督的死和復活的奧秘並聖靈,翻了幾翻作出嶄新的詮釋。這一點工夫,是今天宣講上帝的奧秘話語者不可忽視的。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我們今天所渴望的聖靈的工作,有甚麼樣式的?基督的生命和聖靈的工作如何相互印證 呢?
  2. 以保羅為榜樣的話,詮釋上帝的話語者,當如何裝備自己?

你的禱告:

十一月九日

甘心的順服

讀經:賽五十4-9

4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5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6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7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8稱我為義的與我相近;誰與我爭論,可以與我一同站立;誰與我作對,可以就近我來。9主耶和華要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他們都像衣服漸漸舊了,為蛀蟲所咬。

這位耶和華的僕人所遭遇的羞辱:「人打我的背」、「人拔我兩頰的鬍鬚」、「向我吐唾沫」。這一些虐打和羞辱的行為,其中拔一個猶太男性兩頰的鬍鬚更是非常嚴重的污辱,因那是他們的宗教禁忌。這被上帝差來的僕人,在人看來如此不濟,如過街老鼠,誰能想到那竟是上帝所膏立的人呢?主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裏,你們來看我」(太廿五35-36)。誰想像得到,主的形像會是如此呢?

再換個角度而言,這僕人如何學會那「受教者」的言語呢?他如何能滿有同理心和憐憫之心去扶助疲乏的人呢?正是由於他也曾經受屈辱,走過「下遊人生」,是「低端人口」的一員,是為義受逼迫被監禁於牢房被污辱的人。這令人想起盧雲《負傷的治療者》(The Wounded Healer)這本書。更叫人想到:「因他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被了解、被看見、被知道、被同在,這是心靈醫治所必須的。

「稱我為義的與我相近;誰與我爭論,讓我們來對質;誰與我作對,讓他近前來吧!看哪,主耶和華必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保羅豈不曾說:「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有上帝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復活了,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羅八33-35a)。我們的義者主耶穌基督已蒙伸冤;是的,主也知道我們的冤情。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你經歷過最深最痛的羞辱是甚麼?你知道主也曾經歷過嗎?
  2. 你為義受逼迫了嗎?你看見今天有為義受逼迫的人,是否感到憤怒?你從以賽亞書裡這義僕身上看見甚麼?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