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六日 (第138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十八11-16

11過了三個月,我們上了亞歷山大的船起航。這船以「宙斯雙子」為記,是在那海島過冬的。12我們到了敘拉古,停泊了三日;13又從那裏起錨開船,來到利基翁。過了一天,起了南風,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14我們在那裏遇見一些弟兄,他們請我們同住了七天。就這樣,我們來到羅馬。15那裏的弟兄們一聽見我們的消息,就到亞比烏市和三館來迎接我們。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上帝,越發壯膽。16我們進了羅馬城,保羅蒙准和那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

      保羅必須等到冬天過去,可能是次年二月方離開馬耳他。亞歷山大位於埃及,「宙斯雙子」這船應該從那裡開出,經過馬耳他島,再往意大利航行。所以保羅一行人便到達了意大利南端的巴勒莫(Palermo)島東岸的城市敘拉古(Syracuse),從那裡再去到意大利半島的最南端的利基翁(Rhegium)。他們必是沒有上岸,船應該是到了部丟利(Puteoli,今稱Pozzuoli,毗鄰那不勒斯[Naples])再靠岸。
      這樣,他們上了岸才與弟兄們同住七天。他們有可能從那裡經陸路到達亞比烏市(Appius,位於羅馬以南約43羅馬英里或62公里),再去到三館(Three Taverns,位於羅馬以南約33羅馬英里或49公里)。有羅馬的弟兄們來接他們。若以此方式計算,保羅應該是在公元60年抵達羅馬。
      作者提到見到這些從羅馬來的弟兄們之後「就感謝上帝,越發壯膽」。我們不完全知道保羅的心情。不過,如前所述,雖被馬耳他島上的人視為神明,保羅和我們一樣是人,劫後餘生,終於來到目的地,心情若倍感溫暖而志氣倍加亦是正常。簡單而言,此時保羅應該是感到雀躍的。不過,本來那護送的百夫長以及士兵,到底去了那裡,不免令人好奇。不但是在部丟利保羅和同工們可以被弟兄們接待七天之久,那時候百夫長和士兵們去了哪裡呢?然後羅馬來到的弟兄又把他接去,彷彿百夫長一眾消失了。
      無論如何,保羅既被安置於一個住處,相信未必很快可以見到凱撒聽他上訴。猜想那審訊之日必遙遙無期。甚至說,作者直到全書最後一節都沒有提起,說不定這審訊後來並沒發生。我們知道即使有,保羅也必如先前在腓力斯、非斯都和亞基帕王面前被判為無罪一般。話雖如此,我們仍記得主曾對他說:「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廿七24上)。那不但給了他信念必來到羅馬,也給我們一個訊息:保羅若非此次得以在凱撒面前申訴,他也終必有一天站在凱撒面前。至於此時此際,重要的是,保羅真的來到了羅馬。
      再者,「保羅蒙准和那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這句讀起來不像是說保羅自己住。我們知道的是他不必與其他人同囚,而是蒙准有自己的住處,而當局只派了一個御兵看守他,算是給了很大的私人空間,且不像是住在牢房。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八月二十三(第137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十八7-10

7離那地方不遠有一些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他接納我們,盡情款待了我們三日。8當時,部百流的父親臥病不起,患了熱病和痢疾。保羅進去見他,為他禱告按手,治好了他。9從此,島上其餘的病人也都來,得了醫治。10他們又多方面尊敬我們,到了開船的時候,又把我們所需用的東西送到船上。

       保羅他們全船的人經過那十幾天的風浪把他們吹得天昏地暗、完全失去方向,竟然是越過了希臘半島以南,漂過整片洋海,來到意大利以南的一個極小的馬耳他島。初入貴境因毒蛇事件被當作神人之後,才蒙島長部百流款待。如此過了三天方聞島主之父患病,作者說是熱病和痢疾。保羅為他禱告醫好,令人聯想起耶穌醫好彼得那患熱病的岳母(路四38-39),隨即「日落的時候,凡有病人的,不論害甚麼病,都帶到耶穌那裏。耶穌給他們每一個人按手,治好他們」(路四40),和此處說「島上其餘的病人也都來,得了醫治」極為相似。
      這樣,他們對保羅一行人都甚為尊敬,又蒙他們賜予物資上船。這相互的恩情是何等的美好。回顧保羅自大馬士革遇見主以來,一路走來在各地的傳道事奉,來到這島上完全是意外,但經歷的更多是平順安妥,在大海翻騰死在旦夕的那兩周之後,真的像是上帝特別賜下的禮物。
      在島上有服事,也有歇息,就像俗語所說:休息是為走更遠的路。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八月二十二日 (第136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十八1-6

1我們既已獲救,才知道那島名叫馬耳他。2當地人非常友善地接待我們;因為正在下雨,天氣又冷,他們就生了火歡迎我們眾人。3那時,保羅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中,有一條毒蛇,因為熱的緣故鑽了出來,纏住他的手。4當地的人看見那毒蛇懸在他手上,就彼此說:「這人必是個兇手,雖然他從海裏獲救,天理仍不容他活著。」5保羅竟把那毒蛇甩在火裏,並沒有受傷。6當地的人想他快要腫起來,或是忽然倒下死了,但等了好久,見他沒有甚麼異樣,就轉念說他是個神明。

再不久,保羅就會去到羅馬。不,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作者這時所見證的同工,在人眼中像神人一樣,像以利亞、以利沙那樣。保羅來到島上,被毒蛇所咬,竟然安然無恙。我們先前也讀到,保羅在路司得的時候醫治了一位瘸腿的人,當地的人要拜他,保羅對他們:「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十四15下)。無獨有偶,雅各也提醒道:「以利亞與我們是(同樣性情的)人」(「同樣性情的」是中文譯本中加入)。

無論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如何蒙上帝保守和保護,以致不論是人是物,是天災是人有加害,似乎都不能傷害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有甚麼超能力,更不可以為上帝特別眷佑自己的緣故是自己與眾不同。我們只是人;是的,我們只是人,是蒙上帝恩典無形的保守,又如同保羅一樣,經歷上帝使用不同的人來幫助我們。

讓我們安心把自己交給祂,祂必眷佑保守我們直到我們走完世上的路。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八月二十一日 (第135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十七39-44

39天亮的時候,他們不認得那地方,只見一個有岸可登的海灣,就想法子看能不能把船靠岸。40於是他們砍斷纜索,把錨丟到海裏,同時也鬆開舵繩,拉起頭篷,順風向著岸行去。41但碰到兩水夾流的地方,就擱了淺,船頭膠住不動,船尾被浪的猛力衝壞了。42士兵的意思要把囚犯都殺了,免得有游水脫逃的。43但百夫長要救保羅,不准他們任意而行,就吩咐會游水的,跳下水去,先上岸;44其餘的人則用板子或船的碎片上岸。這樣,眾人都獲救,上了岸。

      上帝直到最後,仍要保證保羅能站在凱撒面前,這是祂先前在夜裡應許他的。
      這時船難一役已到尾聲,他們終於見到一個可登岸之處,沒想到眼看就要完全獲救上岸,船卻擱了淺,船尾也被衝壞了,意思是說再過不久,岸沒靠上,水卻有可能淹沒這船。同時,忙亂之際,士兵怕有囚犯逃走,不想被問責,不如把囚犯殺了,最後大家統一口徑,說船在海上遇難,囚犯都死了。
      不過,幸好還有個百夫長算是正直,既是長官,也在一定程度有長官擔責之胸襟。於責任上,不能讓保羅出事,於情誼上,這一役又領受過保羅的恩情,不能忘恩負義。因此,他阻止了士兵。

最後,在他的吩咐安排下,眾人都順利上了岸。

      至於保羅,也平安無事。他的行程還沒走完,當跑的路,還沒走盡。
      我們只管每天盡自己本分去活,當跑的路,用心去跑;當做的事,用心去做。帶著召命而活的人,是何等有福。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八月二十日 (第134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十七33-38

33天快亮的時候,保羅勸眾人都用餐,說:「你們一直捱餓等候,不吃甚麼,已經十四天了。34所以我勸你們吃點東西,這是關乎你們獲救的,因為你們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掉落。」35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起餅來,在眾人面前祝謝了上帝,然後擘開來吃。36於是他們都放心,就吃了。37我們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個人。38他們吃飽了,為要使船輕一點,就把船上的麥子拋到海裏。

      基本常識,餓了要吃飯;更何況是餓了十四天。雖然不少貨物都拋下海了,維生的糧食是保留住的。不然,就算不因遇難淹在大海裡,遲早也餓死。敘事者透過保羅的口說,「我勸你們吃點東西,這是關乎你們獲救的」,這話聽來若仍不覺得保羅是一語雙關,那麼下一句肯定是話中有話。「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掉落」出現於舊約多處(撒上十四45;撒下十四11;王上一52),是句俗語,說的是得保存生命,常連著「指著耶和華起誓」這樣的句式出現。保羅應該也是這樣的意思。所以,這班人性命得以保存,是出於上帝的拯救。
      含義更深的是,「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起餅來,在眾人面前祝謝了上帝,然後擘開來吃。」耶穌的名字就是耶和華是拯救的意思。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就擘開來說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全船二百七十六個人,全都領了吃。如果我們嘗試把276這數字拆開,是153加上123。這令我們想起約翰福音二十章十一節提到西門彼得拉起漁網,網裡共有153條魚。「歷代以來這數字引起不少嘗試,不過總的來說,我們首先較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實數與否,它表示這一漁獲的豐富,再者就是象徵福音所要得著的人(比較路五10下)」(引自《約翰福音靈修札記》(第二單元,2023年11月28日)。不是,即使如此,我們仍不知123象徵甚麼。所以,最簡單來說,對於保羅當時而言,全船的人都是都蒙上帝所拯救的。
      俗語說,我們同一條船。但我們若是同在船上,是否像那些水手一樣顧著自己逃生,還是關切全部人都獲救。人活在世上,也像在一條船上。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八月十九日 (第133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二十七27-32

27到了第十四天夜間,船在亞得里亞海漂來漂去。約在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28就去探測深淺,探得有十二丈;稍往前行,又探深淺,探得有九丈。29恐怕我們撞到礁石,他們就從船尾拋下四個錨,盼望天亮。30水手想棄船逃走,把救生艇縋下海裏,假裝要從船頭拋錨的樣子。31保羅對百夫長和士兵說:「這些人若不留在船上,你們就不能獲救。」32於是士兵砍斷救生艇的繩子,由它漂去。

      從起程到提到他們「已有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作者沒有忘記讓我們知道這一段行程每天過得有多辛苦。全程幾乎是狂風巨浪不斷,更有至少一個星期是任船隨風漂流。如今「到了第十四天」(從非尼基名叫高大的小島算起,參廿七12, 16)),[1]船仍在漂來漂去。這一趟海上之旅,驚險之處已非筆墨能以形容。不論熟悉水性與否,在巨風巨浪下根本毫無分別,只能向大自然的力量低頭。如前所述,死亡近在眉睫。保羅固然有上帝的使者向他顯現,其他人如作者、亞里達古等,根本是預備好見主面。
      船上既有百夫長,所帶兵丁至少一百人或以上,另除了保羅一行人和水手以外,必還有其他的人,共二百七十六人(參廿七37)。大家都大難不死,心有餘悸吧!劫後餘生,本來應該是同舟共濟之心。但是原來雖然同船,卻未必有共患難之心。那些水手自認沒有必要再冒險,一有機會逃走,都是保命要緊。眼看此時看似快接近某個岸邊,探得水深十二丈、九丈。沒想到正在大家忙於把錨拋牢要等候天亮之際,水手竟偷偷把救生艇縋下海想要棄船逃走。
      再次,保羅顯出他的機警和判斷,知道這些水手若走了,這船便不得順利靠岸,若再漂到海上,沒有水手張帆划槳,恐怕也是難以脫險,必遭不測。保羅這一次給出的指示,獲得接納,應該是出於先前他說的話得到應驗,取得一些的信任。不到三百人的小群體,各有各的責任,各懷各的心思,船幾乎要沉了,命也幾乎喪了,仍不能同心,只因大家都沒有同一個心志。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1] Bruce,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