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八日

陳李諾雯傳道

慈愛之藥:他與祂的沒藥

太二1-2,9-11

1在希律作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學之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

2「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

9……忽然,在東方所看到的那顆星在前面引領他們,一直行到小孩子所在地方的上方就停住了。

10他們看見那星,就非常歡喜;

11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祂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作為禮物獻給祂。

      相信我們的家也裝有防盜眼,要是門鈴一響,我們就會看一看門外的來訪者是誰。要是一位陌生人按鈴,你總會帶着戒備的心了解他們來訪的動機。若然他到你的家去,找的卻是其他人,你的眉頭必會一皺,直接把門一關便忘記這位陌生人。但在耶穌出生的時候,幾位博學之士千里迢迢的走到耶路撒冷,登門來訪希律!希律王理應視他們為陌生人,但是也帶着一份好奇去了解他們來訪的原因。他們是否為了自己的威信來拜訪?還是代表國家向羅馬進貢?誰想他們竟然只希望從分封王的口中得知「猶太人的新生王」所在之地!相信希律必感到不是味兒,更感到自己的身份受到威脅!究竟這個不知名的新生王是誰,能使這幾個博學之士遠訪。這嬰孩長大後,必會成為他和兒子地位的威脅,故此,王不得不打探清楚,盼望把這份不安的來源除去!
      他從文士的口中得知新生王將在伯利恆出生,便差派這些智者到伯利恆城去。當他們抵境後,發現原來吸引他們遠赴前行的星光,竟是一個行走的記號!這美麗的記號讓不熟路的外遊者找着基督!其實,對一個異國的居民,別國的新生王誕生有何重要?但他們不能放下光帶給他們心中的攪動,決意被那光吸引,一直尋找,直至尋見。

上帝是仁慈的,祂歡迎每一個本來不屬於此約的人同進應許。

      他們抵埗後便把一早預備好的禮物送給眼前的聖嬰:黃金,乳香,沒藥是他們獻上的禮物,他們為何揀選這些禮物?我們未必完全明白,但當我們看見基督的一生,祂也似是沒藥一樣:沒藥是一樣很特別的藥材,能醫治人的傷口,這藥是散發馨香的,有人會把它提煉成香油,可是吃下去卻是很苦的。沒藥本來是沒藥樹的汁液,提煉者必須把刀狠狠的插進沒藥樹中,汁液便在木痕間流出。
      讓我們默想沒藥的含義,藉此默想和思念愛我們的耶穌:祂來到世界,成為醫治我們傷口的醫治者,耶穌基督的生命如此馨香,將我們吸引到祂的跟前。祂所背負的使命卻是痛苦難當的,祂更為了救贖我們,在十架上被害,流下滴滴寶血,是祂所獻上的一切使我們重生。
      感謝耶穌為了愛我們的緣故,成為我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沒藥。
      今天當我們回想耶穌為我們所作的一切,我們應當一同跪下,用真誠的心去感激愛我們的天軍之主基督。我們知道祂本來是管理萬丈星宿的大君王,卻為愛我們,甘願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沒藥,醫治我們的創傷,更醫治我們本因罪而失去與神結連的關係,就是祂使我們重回神的懷抱。 
      願我們因感激耶穌成為我們的沒藥,像博學之士一樣回應真光,即使路途多遠,也向萬代之君獻呈當獻的為祭,以回應這份無可比擬的愛。

十二月十七日

陳李諾雯傳道

喜樂之躍: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

路二8-14,20

8在伯利恆的野外有牧羊人,夜間值班看守羊群。

9有主的一個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人就很懼怕。

10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看哪!因為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11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12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裏,那就是給你們的記號。」

13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

14「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

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

20牧羊人回去了,因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們所說的,就歸榮耀於神,讚美祂。

      這段聖經故事相信我們聽過多次,相信這段經文是聖誕話劇中常見的一幕。音樂家總會把最激昂的曲目放在此處!是的,這一段是很獨特的,竟然一大群天兵與天使一同歡唱讚美,確實是難以想像的壯觀!但是,要是你留意「台下」的觀眾數量和地點,你會發現他們只在一個曠野,面對着幾位沒有購票,還在夢中半睡半醒的牧羊人歌唱;就似是維也納管弦樂團,他們操練多時,原來只為了到香港荷李活道公園裏,向幾位希望有一宿安睡的露宿者表演!我們不禁問:「為何是他們?」
      沒有人能理解天使之舉,是的,神的計劃我們向來也無法解釋。牧羊人身份低微,甚至因到處流浪,慢慢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小偷,所以當時牧羊人甚至不被接納成為法庭上的證人。因為普遍來說,這群人太不可信了!但是天使受命知道上帝的計劃:基督降生的計劃不是為了一小撮尊貴人士,或者是一群「值得」神救贖的人,而是為了每一個願意作出回應的小子。所以要是問「為何是他?」我該問:「可以是我嗎?」
      從歷史中可見,希律王得知基督降生,但他不能分享這份喜樂。相反,牧羊人卻念記着天使的每個指示,並虔誠相信這是「主告訴我們」。他們沒有等待日頭,他們立即急忙的尋找從天而降的禮物,他們未必有勇氣擁抱這萬代之君,但他們切切的擁抱這個好消息,就是耶穌為他們而降生!雖然他們的職業未必叫人感到可靠,但是他們並不介懷別人的看法,只希望將天使宣告的信息傳開!他們知道這個普天同慶的消息,不只是為了他們幾個人,而是為了每一個人!
      天使躍動,走向人群傳達喜訊,不在乎受眾多與少,即使只有幾個人,仍真誠唱頌!因他們衷心感激主美善的計劃,就單純地分享由心而發的喜樂。
      牧羊人走到聖嬰面前,擁抱喜訊,並將好消息傳開,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即使換來被譏笑的可能,仍決意將眼所見,心所動的事實傳開,因為上帝的愛已深深烙印在他們心中,無法幻滅。
      還記得大衛嗎?他本來只是父親也不在乎的小牧羊人,但耶和華卻在乎並揀選他成為未來的王。是的,「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 7)要是神親自揀選,即使自以為多麼卑微,也該忠忠心心的帶着喜樂,盡力為主躍動,用心回應主愛。

十二月十六日

陳李諾雯傳道

喜樂之躍:祢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

詩篇一百二十六篇

你曾為自己默然祈求,而神竟然回應你多卑微的禱告嗎?相信要是你張開雙耳,你身旁的弟兄姊妹也要爭相分享許多感恩事項,有時甚至會懷疑,這一切的巧合是否做夢?

詩篇一百二十六篇的處境,相信比我們的禱告更難達成,就是曾被擄的人今天重回錫安城。他們竟在有生之年,可踏足父親和祖父所提及的「家」!他們重回故地,不是透過他們揮動刀劍,而是神感動波斯王容許他們回到自己的土地去!這事甚至使外邦人,為以色列人所經歷的一切感到驚訝!他們也不禁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2節) 這句話若在自己的口中,可能只是「迷信」,但連未信者也代為叫喚,他們也與以色列人親歷多年,他們從前風聞古時先知的話,今天竟然一一實現了,「應許」這一件事,雖不可能卻切實發生了!

今天他們所踏之地,是因著無條件的應許而來,是因著一份震撼天地的神蹟而來,所以,以色列人雖見故土荒涼,雜草亂生,土地預計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重建。不過,就算面前的困難使他們汗流滿面,他們卻知道自己今天的境況不是一個困境,而是一個神賜下的契機。所以他們同心躍動,背起一個個擔子,帶著感激的心走進禾場流汗。他們知道今天所站之地是出於神恩,面前的處境雖苦,仍願意用「滿心喜笑」的心回應並奮力前進。

今天你看見神在成就甚麼應許?願你站在恩典的洪流中,即使苦也存喜樂的心去躍動,承傳使命。

十二月十五日

陳李諾雯傳道

喜樂之躍:水在靈風下順命跳躍

詩篇九十八篇

      當我們香港人想起颱風,也許會想到「温黛」,或是近年的「山竹」、「玉兔」等名字。每當風暴來臨,我們會留在家中開電視,看看電視台記者和攝製隊走到幾個海旁,實時為市民記錄暴風的威力。每次杏花邨海旁必定成為「景點」!其中深刻的一條短片由居民從家中拍攝,當海水拍打岸邊時,海浪的高度竟有三至四層樓高!相信眾水與風湧起的那刻,拍打的聲音必是震耳欲聾!
      詩篇九十八篇形容到海並海中的一切都要發聲,大水拍手!相信當時的場景必會比我們在電視中的景象更為震撼,要是我們站在其中,我們會有何感受?
      全地發聲,並非只是我們兩手拍合般小事,這是諸天共同宣告著,他們看見神今天施行救恩!這救恩不是單一和個人的幻想,而是全世界也經歷的真實,他們全知道,神的救恩是一件震撼和轉變世界的消息!
      沒有人可以使水中的一切澎湃,只有主的聖臂揮動,萬物才隨之震動。即使連海中最微小的一顆小水點,也沒有因自己的微小不參與舞動。當靈風召喚,水點要集結聚在一處,同心見證主大能,它們要一起發聲、一起拼砌成一幅震撼歷史的樂章。

「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願世界和住在其間的發聲。」(7節)

      也許,你和我以為我們的命猶如小水珠一樣沒有用處,但「發聲」是神所吩咐的。發聲不是「精英制」,而是「順命制」,讚美是每一個人的必然回應,就算聲音本來微如小水,也要順應主的呼召而發聲,因為這是為了上帝來臨,按公義審判萬民所獻上的感恩祭。
      發聲讚美是不能假手於人的事,要是我們能感受到主向我們顯出的慈愛和信實,我們必定要順著聖靈的感動去和應。我們要享受在祂的救恩中,我們要在祂的恩典下重生。
      如此,我盼望相約每一個重生的子民,一起隨風躍動,用身體和心靈全力躍動,「用號筒和角聲,在大君王耶和華面前歡呼!」(6節),用活著的生命,深深感激基督為愛來臨。

十二月十四日

陳李諾雯傳道

喜樂之躍:小心地滑

詩篇九十七篇

      一個駕車人士,當他駕駛在一條顛簸不平的路面時,也會兩手緊握軚盤,以最機警的心去留意路面。司機絕不會「隨波逐流」,因為他知道後果可能是因失控而受傷,甚至死亡!是的,挑戰在前時,人不應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放任的理由,更要緊緊抓着所有的幫助,並盼望可全身遠離險惡之地。今天,有甚麼是我們當緊握的「軚盤」?詩篇九十七篇的標題:「神是最高的統治者」就是答案!
      是的,我們要確實跟隨祂,並知道祂是全地的統治者。世界與天氣變幻不定,唯耶和華即使在密雲、在幽暗中,仍能作王(2節)。祂的寶座如營壘般強穩,公義和公平就是穩妥的根基!祂能制服萬國,是因為神的判斷使萬有重現生機,更使全地歸回伏拜萬軍之主。
      祂是公義與公平的主,我們要是相信祂,便要用恨惡罪惡的決心去表明自己的生命全屬於主。即使活在幽暗之中,也應決心相信神會搭救,要成為神的跟隨者,就是要緊緊抓着耶和華的心意,要在黑夜中散播光明。
      在許多翻譯這樣說「光要照在義人的身上,喜樂要光照在正直人的心中」似乎光與喜樂要降在義人身上,無論如何,跟隨神是成為義人的必然行動,神必會以光和喜樂去回應每一個願意躍動跟隨主的僕人。
      願我們一起在極黑暗的世代中,活出公義,成為上帝光茫的反射,為大地帶來光輝。

十二月十三日

陳李諾雯傳道

喜樂之躍:我看見祢的奇妙與信實

詩篇八十九篇

      記得天使歡呼雀躍的到處傳揚好消息嗎?他走訪在至聖所的撒迦利亞,在家中閒坐的馬利亞,更到曠野傳揚給牧羊人,告訴神子降臨的好消息!他不言休的去傳頌,是因為這訊息已等候多年!從古時以色列人眼見自己的君王被侮辱,他們曾向天說:「耶和華啊,這要到幾時呢?祢要隱藏自己到永遠嗎?」(46節)人過去離棄神的律法,於是神用亡國和分散給以色列人作懲罰。今天,神的怒氣已消,祂也看見義人回轉,順服的子民再在國中,神就使用這些人,要他們與神一起重建這份千年永定的約,更差派耶穌成為慈愛信實的證據。
      看見一切奇事出現的每一個人,也不可能將喜樂遮蓋!「在心中」決不是感謝主恩浩瀚的回應,故此,天使以喜樂的心躍動前行。天使能一直見證著,故此能喜樂躍動;但若是平凡如我,未見「結局」的人,也可以躍動嗎?詩人以探帶領我們在任何境況下,仍單單倚靠耶和華,堅信祂的慈愛,並守誠實直到萬代。當他張開讚美的口時,他從回顧主的大作為中,心靈重得寬廣,心重得歡樂。他更在歡呼中受感,記下主的曉諭。雖然以探沒有在有生之年看見神子降臨的應許,但每當後人細讀他的堅信之躍時,便明白到一切盡在主耶和華的計劃之中!祂的約使後世的人與我們一同因信而躍動,與他一同頌揚。

「天屬祢,地也屬祢;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為祢所建立。

知道向祢歡呼的,那民有福了!耶和華啊,他們要行走在祢臉的光中。」

(11,15節)

      願我們因今天見光,與以探並眾天使一同高歌主的偉大,使更多人走在主的愛中。

十二月十二日

陳李諾雯傳道

喜樂之躍:祢開通了我的耳朵

詩篇四十篇

古時人會掘坑去儲存雨水,可是,若人在大雨臨近前跌下深坑,人的腳就會困在泥濘中,等到雨水來臨時仍無人救援,他無論如何掙扎也無法逃離這個困境。但他舉目一看,看見一人伸出他的手杖,人就依賴這份力量重新躍動,走回寬闊之地。

你曾經歷過千鈞一髮的救贖嗎?你還記得當你重回安穩之時,你心中的歡樂是何等的大嗎?大衛把他這種經歷寫成詩篇四十篇,他更說到這喜樂的躍動竟使周遭的人「驚惶懼怕」,並願意一同回轉倚靠耶和華(3節)。

就是因為這份可觸摸的拯救,建立了一生的互信關係,受恩者表明他樂意照救贖主的心意而行,傳揚佳音,沒有任何人可攔住大衛用口傳揚,生活言行也決不把公義隱藏!他急不及待的躍動,把神的公義和慈愛實踐出來。(8-10節)

要回報一份救贖之恩,絕不是一句謝謝,或是輕輕的禮物可表達這份重生的感激。「祢已經開通我的耳朵」,不單是一份教導上的開通,更是源自於出埃及記二十一章5-6節:「倘若奴僕聲明:『我愛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兒女,不願意自由離去。』 他的主人就要……用錐子穿他的耳朵,他就要永遠服事主人。」

重生是知道生命本限於那歷史的一天,今天仍能活著全是神憐憫施恩!故此我們今天當同站在主面前,向主說:「我們愛我的主,願祢開通我的耳朵,我們要永遠事奉祢」。 親愛的主,我們銘記祢救贖的大恩,我願屬祢,永遠歸祢,為祢而活,為祢躍動,奉主名求,阿們。

十二月十一日

陳李諾雯傳道

喜樂之躍:主的使者顯現說:「不要怕」

太一18-24

18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祂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給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19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當眾羞辱她,想要暗地裏把她休了。

20正考慮這些事的時候,忽然主的使者在約瑟夢中向他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把你的妻子馬利亞娶過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

21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22這整件事的發生,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23「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你試過獨自在街上聽過鳥兒在空中飛翔前,躍動前的叫聲嗎?那時,當你聽到的時候,心的一點憂戚似乎被掃走,牠的聲線牽引著你,彷彿把你的心從自己的身上帶走,吸引去追尋牠的蹤影。那時,你的心也跟牠一起翱翔了!
      生活中也許有大小的挑戰,然而,我們忘記創造天地的主總在察看。故此,天父預備天使去喚醒人心,使悲傷的心靈重現盼望。上帝可能用小鳥作我們的天使,但上帝竟然差派天使走到約瑟的夢境中,使他走出思想的幽暗。
      正考慮這些事的時候,忽然主的使者在約瑟夢中向他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把你的妻子馬利亞娶過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一20-21)
      讓我們如此想像:天使能以喜樂的心傳揚,只因他看過一切不可思議的事,在永活神的手下都能發生,天使知道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神蹟,所以他可在屬天的視野中,喚醒每個生命。他呼喚約瑟的本我,重申他的身份本是大衛王的子孫,他絕不只是一個平凡的木匠!天使直接的告訴他,眼前一切的「困境」都是神親自安放,為要成就祂獨特而偉大的計劃。約瑟必須以信心向上飛躍,向前走進神的計劃中,使每一個人也能經歷到「神與我們同在」。
      「約瑟醒來,就遵照主的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24節)約瑟被喚醒了,他學習以身體作回應,凡神所要求的一一完成,因他不再被眼前的未知所困住,他要往前奔走,因他知道神紀念他,也紀念每個蒙神約所憐憫的子民。約瑟重得喜樂,因心靈被主的愛重建。 
      小鳥能在空中飛翔,因為起飛那天牠就知道自己已被賦予這能力,牠相信自己能飛,使牠在枝頭一躍,再拍動翅膀,自此,便成為天空的友伴。雖然你和我不是小鳥,但我們不是比雀鳥更貴重嗎?我們被賦予的祝福必定更大!願神賜你一份喜樂的信靠,因知主偉大!憑信躍動,當你在信靠中翱翔時,你便能散發出秉自上帝這受造生命自身而生的力量,喚醒一個又一個憂傷的靈,鼓勵他們重尋自我。或許有天,他們也會與你同在天父的世界中,同作宣揚喜訊的傳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