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九日

子民的立約

讀經:申六10-15

10「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他向你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給你的地。那裏有城邑,又大又美,非你所建造的;11有房屋,裝滿各樣美物,非你所裝滿的;有鑿成的水井,非你所鑿成的;還有葡萄園、橄欖園,非你所栽種的;你吃了而且飽足。12那時你要謹慎,免得你忘記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耶和華。13你要敬畏耶和華-你的神,事奉他,指著他的名起誓。14不可隨從別神,就是你們四圍國民的神;15因為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你神是忌邪的神,惟恐耶和華-你神的怒氣向你發作,就把你從地上除滅。

「不是你建造的」、「不是你裝滿的」、「不是你挖的」、「不是你栽植的」,意思是白白得來的。今天,不少人所誇的可能是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手一腳努力得來的,學位、事業、財富、樓房等等。這樣的誇口者,看不見這種自恃背後的自我和驕傲。

然而,人的健康和機會,人的才智和資源,很多時候都不是從本身而來,都是領受得來的。換句話可以是源是生命的恩典。如果有一天,這一切突然被剝奪,在失去以後突然再得到,或同樣可以品嘗過去所品嘗,使用曾經所使用的,卻不需自己一分一毫,或一絲個人努力;那或許可以有助於我們學習甚麼是恩典,並且學習記念那位賞賜的恩主。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誇口的態度如何使人看不見上帝的作為?
  2. 你曾對自己的成就暗暗自喜嗎?反思一下,有哪些成就,其中滲透著不是源於自己的努力和資源是甚麼?

你的禱告:

七月廿八日

子民的立約

讀經:申六1-9

1「這是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教訓你們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們在所要過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2好叫你和你子子孫孫一生敬畏耶和華-你的神,謹守他的一切律例誡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3以色列啊,你要聽,要謹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與蜜之地得以享福,人數極其增多,正如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應許你的。4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5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6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7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8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9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離開埃及,帶著得地的應許,一整代過去,而新的一代又帶著一家大小,來到應許之地。一整代在曠野飄流,未能進入應許之地。四十年的放下,四十年回首埃及的日子。一代接一代,他們要記念上帝所賜的誡命、律例、典章,全人全心來事奉耶和華。要愛祂,愛即專一,因為在所到之地,同樣有不少挑戰,以致他們可能轉離神,隨從別神。

今天,我們可能沒有膜拜一些看得見的神明,可是隨從別神可以是指我們心裡崇尚它的力量,比如生產力(巴力、亞舍拉)、權勢和滅聲式的大一統(巴比倫或象徵它的巴別塔)。我們可能沒有直接的膜拜,而是不自覺的跟隨或屈從,亦有可能是貪婪的配合而得嘗權或利,或定期的進行崇尚消費主義的上香儀式——即展現消費力。

因此,我們必須明白上帝所賜的誡命裡的精髓,好叫我們在這時代辨識所思所行,不走在他神的路上。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四十年的飄流是悲,抑是生命的轉化煉盡?總意是學習全人全心認識上帝愛你的心,並信賴祂。對嗎?挑戰是甚麼?
  2. 教會信二代或信三代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到底信仰的精髓和時代如何接軌?你的見解如何?

你的禱告:

七月廿七日

子民的立約

讀經:出二四3-8

3摩西下山,將耶和華的命令典章都述說與百姓聽。眾百姓齊聲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4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清早起來,在山下築一座壇,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5又打發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獻燔祭,又向耶和華獻牛為平安祭。6摩西將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灑在壇上;7又將約書念給百姓聽。他們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8摩西將血灑在百姓身上,說:「你看!這是立約的血,是耶和華按這一切話與你們立約的憑據。」

這裡不是百姓第一次回應上帝說:「我們都必遵行。」這也預示著他們將來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再委身說:我們願意,可能學著說:靠著祢,我願意。

「清早起來」,這話在(八20,九13),在創世記裡也有許多次提到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創十九27,二十8,廿一14,廿二3),雅各亦然(創廿八18)。清早起來,心中要嘛已有個決斷,要嘛表示一顆決心,要配合上預備,為要回應上帝。

十二根石柱,代表十二支派。這全民立約的神聖時刻,後來也出現於約書亞帶領以色列民到迦南之時,那時他也在約旦河立十塊石頭為記(書四)。立石,在於經歷上帝之後;立石,在於要向前得地。教會作為上帝子民,在這離散的時代,在於教會身分群體模糊含混、實際網際交織的時代,不但是立石的契機,而且是於所處之地、所站之所回應上帝呼召的時刻。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你是否願意再回應主說:我願意?如果「清早起來」象徵著你的決心和委身,你的清早起來,你的那分準備就緒的心態在嗎?
  2. 教會如何在這一時代回應上帝的呼召?上帝呼召你我如何參與祂的心意中呢?

你的禱告:

七月廿六日

子民的立約

讀經:出十九3-8

3摩西到神那裏,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5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7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8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耶和華。

山,是出埃及記敘事的重點,比如一切要按上帝在山上所指示的。山,象徵著神聖,也象徵著聖所,更象徵著上帝的神聖顯現。其中的弔詭是:神聖之不可親近,人不可挨近上帝和山,免得被擊殺;然而上帝卻要與人同在。住在祂的子民中乃是上帝的心意。

上帝從山上呼喚摩西,顯明祂的神聖意旨——祂要如鷹背負以色列來歸祂;祂是父,以色列是祂的兒子。祂要救贖他們、帶領他們。這時,以色列民已離開埃及、過了紅海、苦水變為甘甜、每天得嗎哪和鵪鶉供應、磐石出水,經歷了上帝的大能作為。這時,上帝向以色列民發出這邀請,說:「你們若真的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神聖的國民。」到底身上攜帶這身分有甚麼義務,他們可能尚未體會。在經歷了上帝種種作為之後,他們看似滿懷信心的回答說一定遵行。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你對來到神聖的上帝,心中是感到雀躍還是戰兢害怕?你想親近祂,經歷祂的同在嗎?
  2. 對於作上帝子民、作祂國度的祭司和國民的身分,邀請你未來幾個月更深的認識。此時,請寫下你目前所認知的。

你的禱告:

七月廿四/ 廿五

子民的覺醒/呼召/揀選

本週默想

每一週的週末沒有提供任何內容。你可以在那兩天安排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作靜修,以該週的主題作為指引,默想該週所思所想。如果你的時間相對忙錄,平日無暇貼緊進度,可以在週末的時候隨意的選取該週其中一段經文和內容,以該週的主題為方向,寫下你的感想、心得與禱告,回想那一週裡,生活裡所遇見的大小事情。該週的主題就像一個濾鏡,也像一個特別的鏡頭。你也可以把它當作你要作答的試題。希望透過這些的記錄和書寫,使工作、生活、社會裡的人事物,一一穿過你的眼簾進入你的心靈,成為你的禱告,你的靈命的養分。

七月廿三日

子民的覺醒/呼召/揀選

讀經:出四21-23

21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回到埃及的時候,要留意將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他的心剛硬,他必不容百姓去。22你要對法老說:『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23我對你說過:容我的兒子去,好事奉我。你還是不肯容他去。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

法老心裡的剛硬,到底是上帝所造成,還是法老自己使然?這剛硬的心,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一次又一次在災害之後,方答應讓以色列民離去,但轉眼馬上反悔。上帝不是不給機會,也不是一定要逼上絕路。任憑,不是上帝的旨意,任憑是人一再的把上帝拒於門外,直到最後自己把自己的出路堵死了。終於,直至最後,上帝滅了法老的長子以及其他埃及人的長子,大大打擊法老。

上帝給以色列民施行的拯救,是叫他們事奉祂。埃及要的同樣也是以色列民的事奉,將來這成為信仰的隱喻,我們是要事奉這世界嗎?還是事奉上帝?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人心若剛硬,該如何才有機會回轉呢?人的心如何才會軟化呢?上帝喜歡任憑人嗎?
  2. 你願意事奉世界還是事奉上帝?世界給你的報償是甚麼?事奉上帝又得著甚麼?

你的禱告:

七月廿二日

子民的覺醒/呼召/揀選

讀經:出三16-22

16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顯現,說:我實在眷顧了你們,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待你們。17我也說:要將你們從埃及的困苦中領出來,往迦南人、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地去,就是到流奶與蜜之地。』18他們必聽你的話。你和以色列的長老要去見埃及王,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現在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為要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19我知道雖用大能的手,埃及王也不容你們去。20我必伸手在埃及中間施行我一切的奇事,攻擊那地,然後他才容你們去。21我必叫你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你們去的時候就不至於空手而去。22但各婦女必向她的鄰舍,並居住在她家裏的女人,要金器銀器和衣裳,好給你們的兒女穿戴。這樣你們就把埃及人的財物奪去了。」

上帝叫摩西去召集以色列的長老,要讓他們知道是他們列祖的上帝眷顧了他們,要帶他們脫離這困苦。這困苦原是來自人為的壓迫,是古代的集權,以王法以天意的方式臨到受奴役的人。

「若不用大能的手,埃及王不會放你們走」,這話說的不止是當時的法老,而是一切狂妄自大、目中無神無人的掌權者。狂妄有時候來自於缺乏安全,時時活在被威脅的錯覺裡,時時刻刻要人崇拜,處處要為維護自己的統治或治理權。上帝若不「打擊」他,或屬他的地或象徵他地位的一切,法老決不願放人。

以色列民走的時候,婦女們向鄰舍索取金銀和衣裳,彷彿是得回了他們在埃及地當得的工價。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雖說是古埃及的情形,今天是否也有另一種型態的集權,以王法和天意之名奴役人,剝削人?企業也是一種集權的統治嗎?
  2. 一定要到上帝顯大能打擊的地步局面才會有所改變,以色列民才得以離開埃及,這話同時也說明一日那壓迫人的尚未被擊打或除去,受壓迫的人便一日活在苦日子之中?這等候的日子是甚麼滋味呢?

你的禱告:

七月廿一日

子民的覺醒/呼召/揀選

讀經:出三11-15

11摩西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12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13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甚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14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15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

我是誰?上帝是誰?這豈不是我們信仰的劇場中不斷出現的自白和對話?認識上帝的過程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詩人說:「我在母腹中你已認識我。」可是,我們自己認不認識自己呢?我們自以為擁有的能力、潛力,並自己所以為沒有的。我們的自我否定和期待肯定的矛盾。我們人生的召命以及上帝在祂創造世界中的心意。我們的所要所欲和人生種種錯過的機會。

這位呼召摩西的上帝,在摩西還在懷疑自己的時候,向他顯現,呼召他、差派他。祂把自己的百姓的需要託付給摩西。從摩西的拒絕到他後來參與上帝拯救以色列民的作為,他經歷的是上帝的同在和上帝對祂子民的心意。摩西自己想或不想、能或不能成就甚麼,在這個敘事中不是重要的。這裡也沒有一種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人生藍圖。

摩西被上帝自己擺放在祂的計劃,摩西問祂叫甚麼名字,祂的回答:我是自有永有的,意思是我以前如何帶領你們列祖,今天一樣帶領你,接著下來以及以後,也要繼續帶領以色列民。在這裡頭,摩西與祂同工,也叫人看見這位上帝是誰。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按以上的描述,你覺得你認識自己嗎?如何認識自己是個過程,你信了主以後,是否越經歷這信仰、這位主,而有越來越認識自己的感覺?
  2. 你有越來越認識這位上帝嗎?你對祂創造這世界和呼召我們作祂子民的心意有所認識嗎?

你的禱告:

七月廿日

子民的覺醒/呼召/揀選

讀經:出三7-10

7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8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9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10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若非耶和華聽見,以色列民的哀聲依然只是哀聲。事實是,生命中世界不同的角落裡哀聲連連,常叫我們納悶,上帝啊!祢在哪裡?為何不見祢的回應呢?當以色列民一次又一次述說著這個故事的時候,他們在肯定,也在教育著後代說:耶和華是聽見我們哀聲的主。

這裡重覆著說:「我確實看見」、「我確實知道」、「我也看見」、「我也聽見」。然後祂也說:「我下來」、「救他們脫離」、「領他們」。在人生的困境當中,在我們外在支柱:金錢財富、地位,甚至朋友都失去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生命的立足點、支點,在於有一位上帝,祂看見我們,聽見我們,而且主動的採取行動。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這一位既聽見,又看見,並且採取行動的上帝,是你所認識的,你生命中的上帝嗎?
  2. 你面對著甚麼困境需要這樣的上帝再一次的干預嗎?你看見、聽見有哪 些人需要這樣的一位上帝呢?

你的禱告:

七月十九日

第二個標記:上帝的子民

出十九5-6是上帝與以色列民立約的核心經文。雖然立約的事早已出現於列祖之時,但與整個子民立約的事,卻是記載於出埃及記這一處。當然,追溯立約的敘事離不開身分的確立,以及記念上帝的應許。

以色列民(雅各)被揀選,在舊約裡呈現出上帝的主權,同時反映出以色列不是因為配蒙揀選,而是出於上帝的恩典。利未記如此記載:「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把你們從萬民中分別出來的」(利二24b)。本來在萬國萬族中,他們不成甚麼子民,只是零散的族群。申命記裡這麼說:「因為你是屬於耶和華──你上帝神聖的子民;耶和華──你的上帝從地面上的萬民中揀選你,作自己寶貴的子民。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人數比任何民族多,其實你們的人數在各民族中是最少的」(申七7)。

以色列民的責任,是信任這上帝,並按祂的律例活出這子民的身分,為的是在萬邦萬民中見證上帝的信實。換句話說,以色列民成為上帝慈愛信實的活見證。按彼得前書的說法,是為要「傳揚祂的美德」。這被分別出來,單屬祂,是要叫他們按應許得產業。按創世記而言,是叫祂的子民得福,也因此叫萬國得福。

可是,被擄之後,這一子民的身分面對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是那位召他們出埃及的上帝如今彷彿敗給他國的神,那麼他們事奉別神豈不更為理想嗎?巴比倫的神豈不勝過那與大衛立約的上帝嗎?這位上帝所說叫大衛的後裔必世世代代坐在寶座上,這話豈不是空頭支票嗎?因此,在被擄之地,他們要重新思考子民的身分,這也等於重新認識上帝對他們的揀選。的確,他們之離散流放他鄉的情境,和列祖之寄居流離,群體零散的事實,以及在萬族中為最小的事實,正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以及那位立約的上帝的契機。為何上帝要揀選他們?儘管流放他鄉,他們是否還願意事奉耶和華,是否相信祂將來必帶領他們回歸。

今天,教會之作為上帝的子民,在動蕩的日子裡,更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身分和責任、重新認識這位上帝,以及作上帝子民的使命是甚麼的契機。

子民的覺醒/呼召/揀選

讀經:出一8-14

8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9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10來吧,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甚麼爭戰的事,就連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11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蘭塞12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13埃及人嚴嚴地使以色列人做工,14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

我是誰?我們是誰?這一個問題本來在香港人的思想中不佔甚麼地位。一個「馬照跑、舞照跳」的地方,一個看重恆生指數遠勝歷史的族群,甚麼是生活於後九七時代的港人核心價值呢?國際金融中心(IFC)或許更代表著香港引以為榮的象徵吧!

一場的逆權運動,不管藍黃你是站那一邊,時至今日,你都已走進了一個後反送中和國安時期。大的局勢、歷史的洪流、社會和意識型態的複雜性,都比我們大。當然,那不等於抹殺個人。生命的尊嚴和價值,按聖經神學而言,在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造的這一個神學裡已得到確立。那不是任何世上的權勢可以泯滅的。

出埃及記的故事一開始,便說到「有一位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興起」。他以高壓對付他以為將威脅他帝國的希伯來人。在被壓制之下,希伯來人陷入前所未有的痛苦。可是,這也蘊量著他們的覺醒。

回顧這段歷史,不是要看見自己受壓和被奴役的苦痛日子,而是回憶上帝的拯救和大能作為。

思考或默想問題:

  1. 安逸平順的日子和苦難受壓的日子,那一樣更能喚醒你的靈命呢?如果有得選,你希望活在哪樣的日子呢?
  2. 這裡是出埃及的伏筆,也是以色列民的回憶史。這個回憶是要讓他們記得,曾幾何時他們也曾身為奴隸,可是後來卻經歷上帝的作為。你是否也有一個「曾幾何時」?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