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 (詩篇一百一十篇)

梁沛生傳道

掌權作王的彌賽亞

本詩是皇室詩,新約曾引用本篇作為對耶穌基督的預言,例如希伯來書的作者曾經引用本詩第一節來說明基督超越天使(來一13),保羅也引用了第一節去讚美基督的權柄超越一切(林前十五25;弗一20)。馬丁路德曾說,詩篇一百一十篇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的詩篇[1]

一至三節描寫君王從耶和華領受了權柄,必獲得全面的勝利,克服一切仇敵。第四節指出這位君王擁有永遠的祭司職分,創世記十四章記述麥基洗德有君王和祭司的雙重身份,詩人用麥基洗德比喻本篇所論及的君王也是身兼此兩職。五至七節記述這位君王是一位戰士,在他的右邊有萬軍之耶和華為他爭戰,定必打敗仇敵。

主耶穌的確應驗了本詩篇,基督釘身十架,復活之後坐在神的右邊(弗一20;來十12),直等到神把一切仇敵完全制伏,都放在主的腳下(林前十五25)。基督必要作王,祂的王權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耶穌是世界的王、生命的主,讓我們將生命交託給這位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願意一生跟隨祂,忠心事奉祂,將身體獻上作為活祭,每天榮耀見證祂!

思想:

  1. 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一切仇敵都要伏在祂腳下。你願意一生跟從祂,以敬畏的心事奉祂嗎?
  2. 你願意向身邊的人宣揚耶穌基督是主嗎?你願意竭力為主作見證,讓更多人認識這位生命的王,以致生命被轉化嗎?

你的禱告:


[1] 張國定﹕《詩篇(卷下)》(香港﹕天道,2021),頁232。

十月十七日 (詩篇一百零九篇)

梁沛生傳道

苦難中專心禱告

      本詩是一首個人哀歌。詩人在苦難中向神申訴,求神幫助和拯救。在一至五節,詩人道出他所面對的困境,他遭遇到敵人的怨恨和攻擊,於是他「專心祈禱」(4節),尋求神的憐憫和幫助。
      於六至二十節,詩人向神申訴,求神對付敵人,使他們遭受嚴厲的刑罰。這段落好像是法庭訴訟,例如詩人提出「派對頭站在他右邊」(6節),就好像有位主控官站在被告的右邊;「他受審判的時候,願他背負罪名而出」(7節),這些都跟法庭的情境相似。於二十一至二十九節,詩人繼續向神申訴,求主拯救,詩人呼喊「因祢的慈愛美好,求祢搭救我」(21節)、「照祢的慈愛拯救我」(26節)。詩人深信神必施恩幫助,因為神是慈愛的主。詩人經歷了神的拯救,看到惡人受到應有的懲罰,就願意在眾人面前極力讚美神(30節),將榮耀歸給主。 
      我們生命中,都會常常遇到一些不友善的人,甚至傷害我們的人,例如在社會、職場、校園裏,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懂得怎樣面對這些「惡人」。讓我們都效法詩人,當我們遇到冤屈時,我們可以向神申訴,求主幫助。詩人遇到困難時,不但向神呼冤,他也向神「專心祈禱」(4節),彰顯了詩人對神的信心和倚靠的心。盼望我們於苦難中都常常禱告仰望神,神必定會為我們申冤,因為神是慈愛和公義的主,神必施恩憐憫和拯救。

思想:

  1. 在生命中,你曾否遇過一些對你不友善或傷害過你的人?你如何應付和面對?
  2. 我們應該以甚麼態度去面對這些「惡人」?詩人如何成為我們的榜樣?

你的禱告:

十月十六日 (詩篇一百零八篇)

梁沛生傳道

我要在萬民中稱謝祢,在萬族中歌頌祢!

      本詩是由兩首詩拼湊而成的,一至五節是取材自五十七篇七至十一節,六至十三節則錄自六十篇五至十二節。兩首詩皆為大衞所寫的詩,寫作年期是大衞王朝年間。
      本詩一至五節,詩人憶述神的奇妙作為,神把他從困苦中拯救出來,因此歌頌讚美神。詩人回憶被掃羅追捕,流離失所,後來卻經歷了神的保守和看顧,使詩人脫離險境。詩人既經歷了神的恩典,就引領以色列民一同歌頌神,甚至祈願普天萬民都同來讚美神,邀請他們加入讚美的行列。詩人道出了讚美的原因,是「因為祢的慈愛大過諸天,祢的信實達到穹蒼」(4節)。
       本詩六至十三節是取材自另一篇詩(六十5-12),因此寫作背景與一至五節有所不同。六至十三節的寫作背景,是大衞在戰事激烈之際,可能處於下風,受制於以東而又未獲全勝時所寫的[1]。由於面對強敵,又落在敵軍的圍攻,詩人帶領以色列民同心仰望神,尋求神的幫助,詩人向神祈禱說,「求祢應允我,用右手施行拯救,好讓祢所親愛的人得救」(6節)、「求祢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12節)。 
      詩人雖然身處困難,但仍然堅信神是惟一拯救,清心的仰望神。讓我們都效法詩人,於困難中全然倚靠主。經歷了主的幫助和拯救後,要數算神的恩典,要獻上感恩和讚美,「要在萬民中稱謝神,在萬族中歌頌神」(3節),將一切的榮耀頌讚都歸給慈愛和信實的主!

思想:

  1. 在困難中,你相信神是我們惟一的拯救嗎?
  2. 經歷過神的保守和恩典後,你有向身邊的人數算主恩嗎?你有為神作見證嗎?

你的禱告:


[1] 張國定﹕《詩篇(卷上)》(香港﹕天道,2020),頁345。

十月十五日 (詩篇一百零七篇)

梁沛生傳道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詩人在本詩中述說神的恩典,神曾經從仇敵手裏、從各地把以色列民領回故土,從患難中將他們拯救出來,因此詩人獻上感恩讚美,稱謝這位滿有慈愛和憐憫的神。所以,本詩與一百零五篇和一百零六篇,同樣被稱為「詠史詩」。
      在四至三十二節這個段落中,講述了以色列民所面對的不同困難,而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神願意施恩拯救,於是他們同心向神獻上感恩和讚美。他們的困難和蒙恩的經歷,可以歸納為四種,包括流浪者得安居(4-9節)、囚牢的得自由(10-16節)、患病的得痊癒(17-22節)、航海遇險得平安(23-32節)。在33-42節,詩人藉以色列人的歷史去稱讚神的慈愛和作為,神不但使他們渡過危難困苦,還使他們豐衣足食。
      今天,我們都面對不同的困難和挑戰,甚至可能活在痛苦之中,讓我們好像以色列人一樣,「在急難中哀求耶和華」(6、13、19、28節),神必定垂聽,並會在禍患中拯救我們。神是我們的幫助、盾牌和避難所,祂是滿有慈愛和豐盛恩典的神,讓我們一生仰望祂、倚靠祂,將一切的憂慮和重擔都交託在主的手中! 
      「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做的奇事都稱謝祂。」(詩一O七8、15、21、31節)

思想:

  1. 你有沒有在苦難中被神拯救的經歷?
  2. 你現正面對甚麼困難和挑戰?你有將一切憂慮和重擔卸下給慈愛的神嗎?

你的禱告:

十月十四日 (詩篇一百零六篇)

梁沛生傳道

勿做忘恩負義的信徒

      詩篇一百零五及一百零六篇,詩人都在敘述以色列民的歷史,所以都被稱為「詠史詩」。雖然兩篇詩篇都在言說同一段歷史,但兩篇的焦點卻各有不同。前者在數算神的恩典、慈愛和信實,後者則在責備以色列民的悖逆和罪惡。神對以色列民有莫大的恩惠,但他們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得罪神,頑梗悖逆的違背神的心意。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祂的百姓發作」(40節),懲罰他們,使他們被擄至巴比倫(40-43節)。
      上帝是慈愛的主,祂記念祂與以色列民所立的約(45節),後悔所降下的災禍(45節),便拯救他們,把分散到萬國的以色列民重新招聚起來,讓他們再次回到應許之地(46-47節)。神竟然願意向忘恩負義的人堅守恩慈的盟約,詩人因此感到驚訝,並歡欣快樂地與眾民一起歌頌稱謝讚美神(48節)。在歡呼稱頌感恩聲中,結束詩篇第四卷。[1]
      我們的生命中,也時常經歷神的恩典,我們有沒有忘恩負義,不但忘記神的恩典,更犯罪得罪神,違背神的心意而行?盼望以色列民的歷史成為我們的鑑誡,提醒我們要毋忘主恩,一生遵行神的道去回應主愛,將生命獻上作為活祭去報答神的救贖恩典。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詩106:48上)

思想:

  1. 以色列民被神揀選,經歷了很多神的恩典,卻常常犯罪得罪神,違背神的心意,最後遭受到神的懲罰。以色列民的歷史怎樣成為我們今天的提醒和鑑誡?
  2. 雖然以色列民頑梗悖逆,但神仍舊施恩憐憫,招聚眾以色列民回到應許之地,重新回到神的身邊。你曾否經歷過神的赦罪恩典?你如何以生命報答主的大愛?

你的禱告:


[1] 張國定﹕《詩篇(卷下)》(香港﹕天道,2021),頁213。

十月十三日 (詩篇一百零五篇)

梁沛生傳道

數算神恩典

      詩人在本詩中,數算神對以色列人的拯救恩典,言說神以大能的手去救贖祂的子民。由上帝揀選亞伯拉罕,與他立約開始,以及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和曠野的一切遭遇,直到神帶領以色列民進入迦南美地。在這些日子當中,以色列人經歷了很多苦難,但神一直以神蹟奇事去幫助拯救他們,例如十災(26-36節)、雲柱火柱(39節)等。詩人回顧以色列人這幾百年的歷史,讚嘆上帝的大能,並感謝神對以色列民的不離不棄。
      詩人很細緻的去描寫以色列人的歷史,包括亞伯拉罕及列祖的故事(8-15節)、約瑟的經歷(16-22節)、出埃及的事件(23-42節),勸勉人為到神的保守看顧獻上感恩和讚美。此外,詩人亦勸勉眾人要「遵祂的律例,守祂的律法」(45節)。遵守誡命的目的不是要賺取功勞、行善積德,乃是要回應主的大愛,是一種感恩的行動。因著上帝的信實和慈愛,以生命去作出回應。 
      今天我們有沒有常常數算主恩?詩人透過言說以色列民的幾百年歷史去感謝神恩,我們有沒有因著我們從小就經歷上帝而感謝主?我們在母腹當中,神已經揀選我們,我們從小就經歷神的看顧和保守。讓我們效法詩人,不單為今天的事、昨天的事去感恩,由出生那天直至今天,我們每天都經歷神莫大的恩典,我們也要為此獻上感謝。讓我們常常稱謝耶和華,「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1節),亦要時常遵守主道,以生命去回應主的大愛!

思想:

  1. 神在遠古之時已揀選了以色列人,要恩待這個民族。你是否相信在母腹當中神已經揀選了你?你是否相信你從小就已經得著神的保守和看顧?還記得這些經歷嗎?
  2. 你認為我們為甚麼要遵守神的誡命和神的道?是盲目地遵行,還是為了感謝回應神的愛和恩典?

你的禱告:

十月十二日 (詩篇一百零四篇)

梁沛生傳道

讚美造物主

     詩人在本詩中讚美神創造萬物的偉大,讚嘆宇宙和大自然的奇妙可畏,所以本詩是一首稱頌創造主的讚美詩。
     詩人指出,上帝「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4節),代表了狂風和雷電都是神的使者和僕役,這些都要聽命於神,彰顯了神的威嚴和大能。於5-9節,詩人描繪了地土和海洋的變化,去讚頌神創造的奇妙,讚美神的大能和智慧。上帝不但是偉大全能的神,也是滿有慈愛、看顧我們的神。在10-18節,詩人數算神的恩典,感謝神供給人類和牲畜水源和食物,「祂使草生長,給牲畜吃,使菜蔬生長,供給人用,使人從地裏得食物」(14節)。
      「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的神歌頌!」(33節),詩人指出,他一生都要唱詩讚美神,只要還活著、只要一息尚存,都要不住的歌頌讚美主。讓我們都效法詩人這虔誠敬拜主的心,當我們看到浩瀚的宇宙和奇妙的大自然,讓我們都讚嘆神的偉大;當上帝供應我們日常所需用,以致我們不需要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讓我們都心存感恩,向神獻上讚美! 
     「我觀看祢手指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人算甚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祢竟眷顧他?」(詩8:3-4)

思想:

  1. 你喜歡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嗎?當你看到美麗的大自然,你有沒有向神獻上感恩和讚美?
  2. 滿有大能威嚴的主,願意無微不至地照顧和供應我們日常所需用的,你會怎樣去形容這位上帝?你會用甚麼言詞去讚美這位愛我們的主?

你的禱告:

十月十一日 (詩篇一百零三篇)

梁沛生傳道

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

      本篇是感恩讚美詩,詩人在本詩中不住的數算神的恩典。「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這句說話出現了三次(1、2、22節),提醒我們要從內心去讚美神。詩人指出「不可忘記祂一切的恩惠」(2節),要將神的恩典銘記於心。但甚麼是神一切的恩惠?詩人於3-5節指出他親身經歷過主的恩典,例如神的赦罪之恩(3節)、醫治一切疾病(3節)、救贖生命脫離死亡(4節)、使生命得以滿足(5節)。
      個人感恩之後(1-5節),詩人呼喚群眾同來讚美歌頌神(6-19節),最後,詩人呼喚天上的使者、眾天使天軍、以及一切受造物同來加入讚美的行列(20-22節)。當我們細心閱讀本詩篇,我們會看到詩人的讚美是循序漸進的,先是個人的感恩,進而邀請以色列民及天下萬人同來讚美,最後,更呼喚眾天使及所有受造之物同來歌頌敬拜。
      詩人經歷了神的恩典,願意向世人數算主恩,並邀請萬國萬邦同來敬拜。讓我們都效法詩人,當我們經歷了神的保守和看顧,要常常獻上感恩讚美。當我們常常謝恩,生命就能夠感染和影響身邊的人,以致其他人也一同加入讚美的行列。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成為凡事謝恩的信徒,常常獻上讚美和稱謝,以生命影響生命!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一切的恩惠!」(詩103:2)

思想:

  1. 你在生命中曾經歷神甚麼恩典?你有常常數算主恩嗎?有沒有忘記神的恩惠?
  2. 你有向身邊的人分享及數算神的恩典嗎?曾否邀請其他人一同加入敬拜讚美的行列?

你的禱告:

十月十日 (詩篇一百零二篇)

梁沛生傳道

苦難中的讚美

      本詩是個人哀禱詩。有學者認為,本詩的寫作日期應該在被擄初期,詩人可能是皇室成員,忍受亡國之痛,亦遭受到敵人的羞辱[1]。本詩的題註為:「困苦人發昏的時候,在耶和華面前傾吐苦情的禱告。」,表達了詩人正面對極大的痛苦,透過禱告向神訴說苦況。
      於1-11節,詩人道出自己的苦情,例如身體的慘況(3-5節)、孤獨無助(6-7節)、敵人的殘酷(8節)、吃喝無味(9節)、神的忿怒(10節)。縱然面對苦難,但詩人仍然對神有信心,於困難裏獻上讚美,讚頌神的永能,他深信神必永遠坐在寶座上(12節),亦深信神必垂聽禱告(17節)。詩人深信神必會重建耶路撒冷的城邑(16節),他呼籲神的百姓要記念主的恩惠,並獻上讚美的聲音(18節)。 
      今天,我們活在充滿苦難的世代裏,我們也可以像詩人一樣向神訴說苦情,但我們要效法詩人的信心,在苦難裏仍獻上讚美,因為主是垂聽禱告的神,祂是執掌王權、統管萬有、永恆不變的主(12、25-27節)。讓我們於困難裏仍然信心仰望主、跟隨主,靠主得勝,於動盪不安的世代裏仍獻上讚美的聲音!

思想:

  1. 你在生命中有經歷苦難嗎?讓我們向神禱告,求主加能賜力,幫助我們於苦難中能過得勝的生活。
  2. 詩人以甚麼態度去面對苦難?對我們有甚麼提醒?

你的禱告:


[1] 張國定﹕《詩篇(卷下)》(香港﹕天道,2021),頁177。

十月九日 (詩篇一百零一篇)

梁沛生傳道

對罪惡說不!

      本篇是皇室詩,是大衞所寫的詩。在第一節,詩人讚美神的慈愛和公平。他認為,作為一國之君,也應該具備這些素質。於是,他立志要成為一個公義、正直、聖潔的人:「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2節)、「我要以純正的心行在我家中」(2節)、「邪僻的事,我都不擺在我眼前」(3節)。
      在5-8節,詩人進一步表達他對罪惡的恨惡。面對犯罪的人,他表示「我必將他滅絕」(5節)、「我必不容忍」(5節),他作為一國之君,決意要剷除國中的惡人和罪惡。此外,「我每日早晨要滅絕地上所有的惡人」(8節),顯示了詩人的熱心,他一早起床就要對付罪惡,絕不怠慢,不姑息養奸。 
      我們身處在紛亂及充滿罪惡的世代,人們思想敗壞及價值觀墮落,作為信徒,都面對很多衝擊。讓我們都效法詩人,在神面前立志成為公義正直的人,要下定決心對付罪惡,不給魔鬼留地步。「歪曲的心思,我必遠離」(4節)、「悖逆的人所做的事,我甚恨惡,不容沾在我身上」(3節),無論在思想和行為上,都要竭力追求聖潔。求主幫助我們,與我們同在!

思想:

  1. 反省生命中有沒有犯罪得罪神的地方?若有,讓我們向神認罪,求主赦免和憐憫。
  2. 在紛亂及充滿罪惡的世代裏,我們如何可以過得勝、分別為聖的生活去見證主?讓我們同心仰望神,求主加能賜力。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