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 (詩篇七十篇)

黃厚基傳道

主啊,我要耐心等候,祢並不耽誤

      這一首詩有很多的對仗,中間有兩個「願」。在前兩個願中,詩人說:「願那些尋索我命的,抱愧蒙羞;願那些喜悅我遭害的,退後受辱。願那些對我說『啊哈、啊哈』的」(2-3節)。這兩個願的背後指出那些想要落井下石、加害於他的。我們不知道那些人是誰。不過,我們卻可從詩人的祈願中學習,如果有人不懷好意,要對付我們、傷害我們;我們可以求上主使這些出心不正、動機不良者,至終自作自受,反遭羞辱和災害。我們只管求,何時那些人從上主那裏得到刑罰,我們不必操心和計算。
      與這個願相對應的是另兩個「願」。詩人說:「願所有尋求祢的,因祢歡喜快樂;願那些喜愛你救恩的,常說:『當尊上帝為大!』」(4節)正因我們尋求上主,就必經歷祂的保護和拯救。凡經歷了祂的恩手保守的人,自自然然便說:尊主為大。 
      若說中間的部分反映詩人心中所期待,詩的最前最後是詩人真正的呼求。他呼求說:上帝啊。他求上帝的拯救和幫助,不要耽誤。可見,他或許不是一開口求告,便馬上見到上帝的作為。我們也可以說,上帝聽了、也正在回應,但有時祂的作為我們是事後才分辨到,有時是中間有要一一扭轉的人事物。我們感覺以為是耽誤了,但事實不然,所以我們只當耐心的等候。

思想:

  1. 默想這詩篇中的四個願,你曾否向主如此傾心吐意?若否,你可以說說其中的困難或攔阻有哪些?
  2. 你禱告有時或失去耐心,詩人也表達那種被上帝彷彿耽誤了的感覺。這種感受在過去年日有改變嗎?

你的禱告:

九月七日 (詩篇六十九篇)

黃厚基傳道

我為祢焦急,祢為我大發熱心

      許多信徒可能都不是在詩篇裏讀到這一句:「因我為祢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並且辱罵祢的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六九9),而是從福音書裏(耶穌口中)讀到(約二17)的。可是此句之出現,和上下前後詩句好像毫無關聯,無端端的出現在中間。
      詩一開首是彷彿深陷淤泥困境中的詩人的禱告,久盼上帝卻遲遲未見祂的幫助。他感覺到被人恨惡、極其孤單(1-5節)。那些人在他孤立無援,感受到深深的羞辱時,卻一再嘲笑他(10-12節)。正是在這樣的氣氛中,詩人無端端說為「為祢的殿心裏焦急」的那一句。
      這氣氛貫穿全詩,即人對詩人的羞辱和他向上帝的禱告。他說:「祢知道我所受的辱罵、欺凌、羞辱」(19節)。有一句我們也是在福音書裏讀到,即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應驗:「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21節)。這種生命的對話,就是詩人和上帝之間至深的、建基在一種約的含義上的關係。因著這約,詩人所受的羞辱也成了上帝的羞辱;人若辱罵他,也等於是辱罵上帝。反之亦然,如果有人嘲笑他無能,他的禱告有何用,那等於是笑他所信任的上帝。所以詩人反過來說:「因我為祢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並且辱罵祢的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是的,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正是如此,我們的羞辱,成為上帝的羞辱。然而,人若嘲笑上帝沒用,我們也會為祂大發熱心,心裏焦急,如同火燒。那是建基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也是像那歃血為盟的「兄弟情」,你為我出力,我為你承擔的盟誓。
      是的,詩人的禱告不是徒然的。他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應允我!因為祢的慈愛本為美好;求祢按祢豐盛的憐憫轉回眷顧我!不要轉臉不顧祢的僕人;我在急難之中,求祢速速應允我!求祢親近我,救贖我!求祢因我仇敵的緣故將我贖回!」(16-18節)。上帝也聽見了,因祂聆聽憂傷、卑微的人的禱告(32-33節),並會施行拯救(35節)。

思想:

  1. 你現在的生命中、或曾幾何時有段日子經歷到極大的羞辱、被人在背後辱罵?又曾幾何時似乎裏外交逼,感覺自己是罪有應得,以致生命陷入深深的低谷中?你知道這正是你的主也和你一同承受的時刻嗎?
  2. 請思考「因我為祢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並且辱罵祢的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這一句,將上帝與人的你和我、我和你的內涵成為你反思的內容。

你的禱告:

九月六日 (詩篇六十八篇)

黃厚基傳道

主,我們的主,是我們真正的王

      這首詩為甚麼會歸諸於大衛,我們已無得知。
      此詩有一個可能我們或許都會忽略的細節,是其中所提到的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六八27b)。這不單止是全卷詩篇裏唯一一處提到這兩個支派之地,而在聖經中提到他們本來就不多,而特別把他們兩個並列的,恐怕非得數士師記第四章和五章所提到的不可。經文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吩咐你:『你要率領一萬拿弗他利人和西布倫人上他泊山去』」(士四6b,比較士四10)。這是底波拉(與巴拉)為以色列民戰勝迦南王耶賓和他的將軍西西拉的故事。緊接著是底波拉之歌,歌頌凱旋,正如當年摩西戰勝法老渡過紅海,米利暗也歌頌讚美神一樣。其中一節說:「西布倫是拚命敢死的百姓,拿弗他利在田野的高處也是如此」(士五18)。
      這樣讀起來,也就更能感受到稍前一句說:「歌唱的行在前,作樂的隨在後,都在擊鼓的童女中間:『從以色列源頭而來的啊,你們當在各會中稱頌上帝─耶和華!』」(25-26節)。詩中雖沒有提到底波拉和巴拉,卻有這麼一句說:「在那裏,有統管他們的小便雅憫,有猶大的領袖和他們的一群人」(27節)。雙雙提到便雅憫和猶大不是不經意的,前者代表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掃羅,後者代表大衛。
      然而,如果我們聚焦於詩句背後可能暗示的底波拉,我們或許不會錯過第十一和十二節所說:「主發命令,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群:『統領大軍的君王逃跑了,逃跑了!』在家等候的婦女也分得了掠物。」如果我們想起米利暗,那也必會和以色列民同歌唱:埃及的使臣要出來,古實人要急忙向上帝伸出手來。地上的國度啊,你們要向上帝歌唱,要歌頌主」(31-32節)。
      想深一層,真正的王不是底波拉,或大衛,而是上帝。詩人說:「上帝啊,祢是我的上帝,我的王;人已經看見祢行走,進入聖所」(24節)。你當記得,「你的上帝已賜給你力量;上帝啊,求祢堅固祢為我們所成全的事!」(28節)是的,我們仰望的正是祂的力量和權能,我們當記念甚至提醒自己祂已為我們成全的事。 
      是的,這一首正是歌頌耶和華為祂的子民戰勝仇敵的詩歌。

思想:

  1. 你生命中最大的仇敵是甚麼?默想詩中關於上帝的描述,讓這一個認知更深應用在你所面對的挑戰中。
  2. 藉著這一首詩篇,你有沒有學習到如何歌頌讚美神?

你的禱告:

九月五日 (詩篇六十七篇)

黃厚基傳道

上帝賜福叫萬民得福

      表面看來這首詩沒有甚麼特別,再三翻看細讀,其實反映著上帝賜福全地、眷佑萬民的心意。這也是祂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並且是藉他叫萬族得福的應許。
      短短七節,出現的「全地」、「萬民」、「萬族」、「地的四極」,對仗和呼應,貫穿首尾。起初上帝之賜福,只是藉著詩人的祈願出現說:「願上帝憐憫我們,賜福給我們,使祂的臉向我們發光。」而最後詩人卻是肯定的說:「上帝要賜福給我們」。
      上帝以甚麼來表達祂的恩福呢?是藉著指示祂的「道路」,使人得知;是藉著施行祂的「救恩」,使人經歷祂的信實;是藉著顯示祂的「公正」,使萬族在不義的世代中仍經歷祂的引導;是慷慨的施恩,叫「地」能「出土產」。 這樣,自然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不是畏而懼,是感恩而愛戴。

思想:

  1. 詩裏所提到的上帝的「道路」、「救恩」、「公正」、並賜豐富「土產」,你有多少認識和體驗呢?
  2. 從這詩篇裏,說出「稱謝」和「敬畏」的心境並其源由。

你的禱告:

九月四日 (詩篇六十六篇)

黃厚基傳道

聽啊,上帝是為我們行奇事的上帝

第十六節出現了一個詞並連續出現在第十八和十九節:「聽」(šāmaʿ)。詩人呼籲說:「敬畏上帝的人哪,你們都來聽!」這讓我們聯想到申命記的吩咐:「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我今日吩咐你的這些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導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走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吟誦。要繫在手上作記號,戴在額上作經匣;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和你的城門上」(申六4-9)。不過,稍加留心,詩人所呼籲的,原來和申命記這一段「示瑪」(šāmaʿ)非常不同。詩人要眾人聽的是他所要訴說上帝為他所做的事(16節)。

先來看看上帝為先世人所做的(5-7節)。詩人提到紅海的事蹟,以色列民的集體回憶。詩人不提以色列,反而把一個獨屬自己群體的記憶提升到一個更廣闊更普世的層次。當詩人提到上帝「用權能治理」的時候,我們可以聯想到埃及,甚至巴比倫;我們想以色列民因受誘惑,而陷入「網羅」、背負「重擔」,上帝容許「車」軋過他們的頭,如經「水火」。簡單而言,上帝「考驗」他們、「熬煉」他們,只不過是希望越煉越精,使他們的生命更精練、更豐盛(10-12節)。

詩人所訴說的上帝的奇事,不再是遠古的奇事,而是貼近個人的。那經歷上帝熬煉的,不再只是以色列民,而是他個人。是的,上帝聽他的禱告,但這禱告也成為他內心的檢驗。到底他的動機如何,他的心純正嗎?他知道上帝聽了他的禱告,他也把生命獻給了祂作為燔祭。這不是交換,而是真實關係之所求。

思想:

  1. 你生命不單可以是一種「聽」命於上帝的操練,更可以訴說上帝在你生命中奇妙作為,叫別人有機會「聽」你如何見證上帝的美善。回首人生,你有這種生命的轉變嗎?
  2. 你覺得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獻上為燔祭,是抱著一種順從命令的心態,還是一種出於關係的回應?這「關係」反映的是感恩?對上帝心悅誠服?是出於對祂的愛?

你的禱告:

九月三日 (詩篇六十五篇)

黃厚基傳道

祢以恩惠為年歲的冠冕

      全篇可以視為三大段,中間訴說了上帝的能力和公義,後面說的是上帝的豐盛和恩惠,祂無私的供應著大地所需,它們無需祈求,但祂卻使地肥沃,五穀生長。這一切也為了人。
      詩人說:「祢以恩惠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油脂,滴在曠野的草場上。」這「祢」是上帝,而「年歲」指的詩人或讀此詩的人。同樣的,「你的路徑」的你是誰呢?我們以路作為人生的隱喻,有人一生彎曲曲折,有人平步青雲。詩人暗示,人皆屬「血肉之軀」,也常為過犯所勝(3節)。若非主以恩典在路上伴隨,豈能安然抵步,到那彼岸。誠如以賽亞書裏所描寫的被擄子民回歸路上的心聲說:「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陡峭的要變為平坦,崎嶇的必成為平原。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肉之軀的都一同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賽四十4-5)。
      是的,被擄的人生,被敵人所勝,被罪所綑綁的人啊,我們的上帝是拯救我們的上帝,祂必因祂的公義搭救我們(5節)。藉著耶穌基督,上帝已經和你立約;上帝不能違背這約,我們若有難,上帝必因這約的緣故(彷彿我們所說「歃血為盟」),盡祂的道義來拯救你,這就是聖經所說的上帝的義(另參賽五九16-17;羅一16-17)。 
      所以,今天,且讓我們向主發出歡呼,單單因祂的義和慈愛信實而喜樂。

思想:

  1. 你對主的恩典有多少體驗?最近一次經歷祂的救拔是甚麼時候?
  2. 不如寫下你對主的讚美和感謝。

你的禱告:

九月二日 (詩篇六十四篇)

黃厚基傳道

雖明槍易躲、暗箭難逃,但上帝是信實的

      詩篇中不乏詩人提到自己如何被攻擊的詩句,不過這一首詩特別著眼於「暗謀」、「惡計」、「圈套」、「惡謀」,殺人不見血的「惡」言蜜語,這一切都是暗中進行的。詩人形容說:「各人的心思是深沉的。」
      俗語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逃。」所以,此處詩人哀歎,正因面臨這種防不勝防的險惡之心。於是,他求上帝保護他。
      上帝是信實的,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那些圖謀傷害這位向上帝求助的,上帝以箭射傷他們,並叫他們因自己的舌頭,即自己的話反傷己身。這正是上帝奇妙的作為。凡經歷祂如此保護的,無不口發讚揚之聲。

思想:

  1. 你在職場上有沒有被人暗中算計?甚至因此提心吊膽,難以入眠?如果沒有,類似的心境也可能出現在其他人際關係中,過程中你在禱告中有何經歷?
  2. 你有沒有經歷過上帝的保護?你有因此讚美祂或更愛祂嗎?

你的禱告:

九月一日 (詩篇六十三篇)

黃厚基傳道

思念那幫助我的上帝

      詩的提示指大衛在曠野。事實是,我們不知道所指何時或為甚麼?不過這又有甚麼關係呢?曠野,正如第一節所指「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那已說明詩人的心境。
      已經用盡想盡辦法了,再也沒有力氣了。其實,外在的曠野或許只是一個隱喻,真正把他逼入絕境的是人,就是詩人所說「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
      能打從心裏說「上帝啊,祢是我的上帝」的人真是有福的。那不是一個客觀的命題,而是一分信賴的、親密的關係,何等美麗的表達──祢是我的。 
      詩人與他的上帝那分關係透過「切切尋求」、「心靈渴想」、「肉身切慕」、「在床上思念」、「在夜半的時候思念」,那一分身心靈全人都渴望上帝,無時無刻不思念、在床上輾側難眠的模樣,彷彿戀人那般情意,那樣親密的關係使詩人能表白說:「我的心緊緊跟隨你」。上帝的榮耀(榮美)、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慈愛,何等美好,深深的吸引著他。是的,那一分真正因經歷了上主的美善而生出的愛,還有甚麼比這更大的保障呢?是的,無論甚麼境況,主必幫助他、扶持他。

思想:

  1. 你試過經歷一種像「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所形容的日子嗎?這些日子使你更離開主,還是像詩人所形容,使你更親近主?
  2. 你被主耶穌的甚麼所吸引呢?你和上主的關係是教條式的嗎?還是像詩人一樣的被主的美善所吸引?

你的禱告:

八月三十一日 (詩篇六十二篇)

黃厚基傳道

我要說:能力屬乎耶和華

這首詩篇名上寫道:「大衛的詩。照耶杜頓的體裁,交給聖詠團長。」這耶杜頓是誰呢?詩篇三十九篇說大衛的詩,交給耶杜頓,而七十七篇和此處相同,皆有此標題。

耶杜頓和他的子孫是大衛設立負責在會幕中唱詩班和彈奏樂器的,歷代志裏有多次相關記載。其中有一句特別寫道:「大衛和事奉團隊的眾領袖分派亞薩、希幔,以及耶杜頓的子孫唱歌(「唱歌」:原文nᵉbiʾim是「說預言」;下同),以彈琴、鼓瑟、敲鈸伴奏」代上廿五1」。先知原文即nāḇiʾ。所以,我們或許應該對音樂和舊約先知的角色更加以留意。

列王紀下記載了有一次以色列王對壘摩押王,請以利沙為他發預言,「『現在你們給我找一個彈琴的人來。』彈琴的人彈奏的時候,耶和華的手就按在以利沙身上」(王下三15)。這正是一個最佳的例子,在音樂中先知以利沙受靈感而說話。我們雖知道耶杜頓雖司聖詠團之職,但卻可能也如先知受感說話,此類體栽是否有此暗示呢?我們不敢完全確定。不過,特別標示耶杜頓的體裁,使我們多一個想像,多了一個進入詩歌意境的「窗戶」。

話說,這首詩裏反映著詩人面對著一連串「無情和惡意的毀謗和攻擊,蓄意破壞他的品格以及他在群體中的地位。」[1]。他面對著被攻擊、被孤立(3節),有人密謀要害他,滿口謊言,但表面上卻一味討好(4節)。他根本無從抵禦這些人的攻擊。這情境下的他,唯有靜心聆聽上主的聲音。他說:上帝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了,就是能力屬乎上帝」(11節)。

詩中有一個出現了六次的字ʾaḵ,看來甚不起眼,分別是第一節和第五節的「專」,是的,「專等候上帝」。第二和六節中的「唯獨」,是的,「唯獨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 另一節在第九節,在和合本修訂版中所譯「人真是虛空,人真是虛假」一句中讀不出。原文應該譯為「那在低的如一口氣,那在高的不過幻覺」,我們也可更傳神的譯為「那在『低端』的,只一聲歎息;那在『高端』的,不過幻夢」。譯文中的「只」原文也是ʾaḵ。是的,人活在低端,雖只如一聲歎息,但他的能力在乎耶和華。

思想:

  1. 你有多少時候在音樂敬拜中蒙聖靈感動,而又因此蒙祂提醒某些聖經裏的話語?
  2. 重溫全篇出現了六次的ʾaḵ一詞的上下文,思考上主和你的關係,此關係如何幫助你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你的禱告:


[1]Ibid.,195.

八月三十日 (詩篇六十一篇)

黃厚基傳道

藏在祂的翅膀下

      「傳統上這首詩曾被視為和押沙龍的叛變有關,逼使大衛往約旦河外尋求庇護(撒下十五-十七)。不過,詩人也可以是一位從耶路撒冷被流放在外,心靈苦澀的無名氏。他知道自己和國家的福祉,和王室的福祉如唇齒相依,在禱告中便為王獻上一個祈願。」[1]
      大衛被逼走投無路,「心裏發昏」,肯定覺得前途茫茫,寸步難行。不是體力的問題,是心靈上黑暗籠罩的感覺。這樣的人生困境,如果真是自己親兒子「逼宮」,更是無比的困窘與難過。兒子竟是自己所要脫離的「仇敵」(4節)。
      因著各種因素,今天也有人面對妻離子散、父子母女反目成仇的情形。即使沒有,人生中也或有被「逼宮」的情形,彷彿前無去路。
      這時候,唯有呼求上主。祂是高臺,使我不被攻擊的飛箭所傷;祂是保護小鷹的母鷹,保護小雞的母雞,我們可以投靠,躲在祂的翅膀下。 如果你面對的是失去家鄉之痛,有甚麼比一位蒙上帝的慈愛和信實保守的執政者,一個像上主一樣公正的政府那麼可以使日子過得平靜安穩,不再流離失所。

思想:

  1. 你是否面對過前途茫茫、寸步難行的日子,讀此詩篇,有哪一句為你特別帶來安慰?
  2. 試回想上帝如何把你藏在祂的翅膀下保護你?

你的禱告:


[1]RobertDavidson,TheVitalityofWorshipACommentaryontheBookofPsalms(W.B.Eerdmans,199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