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九日 (第6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一章

21他們到了迦百農,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導人。22他們對他的教導感到很驚奇,因為他教導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 23當時,會堂裏有一個污靈附身的人,他在喊叫,24說:「拿撒勒人耶穌,你為甚麼干擾我們?你來消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你是上帝的聖者。」25耶穌斥責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26污靈使那人抽了一陣風,大聲喊叫,就出來了。27眾人都驚訝,以致彼此對問:「這是甚麼事?是個新的教導啊!他用權柄命令污靈,連污靈也聽從了他。」28於是耶穌的名聲立刻傳遍了全加利利周圍地區。

      耶穌的服事一開始,便呼召門徒,在加利利。回應呼召,需要明白那呼召的真正意義。耶穌門徒的回應,與主的心意有很大的誤差。主用了三年多,仍要等到死而復活後,他的門徒才明白。
      第二代、第三代的信徒,苦等耶穌復臨未實現,逼迫增多了、聖殿又被毀,對於跟隨耶穌難免有了疑惑。我指的是馬可寫作的對象,應是公元七十年代的信徒。
      耶穌是誰?福音是甚麼?這是一個我們必須在我們的處境中一再提問的。
      話說耶穌來加利利的迦百農。他進到會堂裡教導人。當時,會堂遍佈大小城市。據說單在耶路撒冷就有幾百處。小則十人左右便可成立一會堂,大則可達三、四百人。聚會形式也不一定完全一樣,不過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讀律法書(妥拉,即摩西五經),並有相應的解讀。[1] 這似乎與我們今天不同大小和形式的堂會有相似之處。
      今天,我們也彷彿在迦百農會堂裡的人一樣聆聽主的道。主若在我們當中,我們必然也會對祂的教導大感驚奇,並且感受到祂的權柄。
      「當時,會堂裏有一個污靈附身的人。」污靈,直譯本來作「不潔淨的靈」。在耶穌的時代,不潔淨影射律法書所界定的含義。根據律法書,有不潔淨的物,有潔淨的物。被沾污了而成為不潔淨的,經過潔淨禮可以重獲潔淨;人也一樣。人復獲潔淨,要經過祭司鑑定。簡單而言,環顧舊約經文如利未記所載,關於潔淨與否,我們讀到一種從個人生理衛生到動植物與養生,從社會到宗教意義上的交織的含義。
      這裡的經文反映的可能含義著心理衛生和宗教社會含義下的隔離,而心理又發展成一種外在化、靈體化的情形。[2] 人的生命是整全的,不但包括身心靈,也有社群生活中彼此服事、相依相屬的需要。人能透過彼此肯定、彼此建立,叫人之愛人和被愛的需要得到滿足,叫人的生命尊嚴得到培養。這些也是作為基督群體的實踐方針。我們彼此,學習為了主的緣故,為他人犧牲和放下,好叫我們的服事能以配合主的心意,叫對方得以活出主在他身上美意。 
      在這樣的思考含義下,我們看看主對那污靈的斥責。在主的斥責下,不潔淨的靈離開,這人成為潔淨了,可以回到社群中。我們不知道起初那污靈怎麼在他身上了。猜想一定有多重身心靈的原因,原生家庭的原因,價值傾斜的社會的原因,個人的罪與軟弱的原因。這在古代如此,今天也如此。

[1] 有興趣者,可參閱Stephen Catto, Reconstructing the First-Century Synagogu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urrent Research (London ; New York, 2008)一書;摘述可參作者在部落格The Bible and Intepretation上的短文:”‘Synagogues’ in the New Testament Period”, https://bibleinterp.arizona.edu/articles/catto357906,2022年11月14日上網。.

[2] 靈體化可指一外在的邪靈,即那人生命心靈主體之外的一個靈,也可以是他心靈被個人自覺的不潔、自咎的、被污衊化、玷污並因此被排斥邊緣化的具體心靈,而這樣的心靈可以外顯(externalized)為一個獨立於此人意識以外的「靈」。

一月六日 (第5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一章

16耶穌沿著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弟弟安得烈在海上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17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18他們立刻捨了網,跟從他。19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弟弟約翰在船上補網。20耶穌隨即呼召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留在船上,跟從了耶穌。

      Kairos,即當下呀!回應上帝的國在當下呀!如何回應呢?上帝的國的含義是甚麼呢?近了,中文說近在眉睫了。
      對於耶穌時代的猶太人而言,他們或許會誤以為上帝國等於上帝行公義審判的日子之來臨,尤其是審判那些佔領他們地土的外邦人。耶穌所呼召的門徒也不例外吧!他們必然也期待以色列的復興。我們在這樣的背景下來了解這一段經文。
      彼得和安得烈捨了網,雅各和約翰撇下父親,似乎毫不猶疑便跟從了耶穌。我們可能一者納悶,對於他們近乎不理性又無情的作法無法理解,甚至有微言;一者自歎不如,非常欣賞門徒跟隨主的心志,認為自己時候還沒到,要等自己更成熟,更委身,更有感動,信仰更加認真,然後便能或有這樣的決心跟隨主。
      不是這樣的。耶穌時代那些一呼即應的門徒,他們本來就有可能蠢蠢欲動,是那種光復國土、匹夫有責的心態。這也是他們的企圖心,欲想要在一個他們所以為的神的國裡有一席之地當然也埋下了後來在耶穌被捉前夕猶大出賣他,在被捉後其他門徒作樹倒猢猻散的局面的伏筆。 

      我們自己又如何呢?你有甚麼企圖心呢?反之,仔細想一想,你對上帝國似乎不真的認識,也沒有甚麼熱誠。原因何在呢?人之動機有明顯有隱藏,有時甚至要歷經多年,自己才願意直視與面對,才有勇氣承認一些隱藏著的私心、野心、因焦慮而非真委身、不安與需要陪伴而非真的愛主愛人。錯誤的出發點可以是與上主接觸的起點,祂可以在過程中訓練你、教導你,使你成為一個更貼祂心意的人。

一月五日 (第4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一章

9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河裏受了約翰的浸。10他從水裏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11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愛你。」

12聖靈立刻把耶穌催促到曠野裏去。13他在曠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並與野獸同在一起,且有天使來伺候他。

14約翰下監以後,耶穌來到加利利,宣講上帝的福音,15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

      馬可的「起頭」,對創世記一章一節的改寫,只有那出埃及的想像,被擄回歸子民的想像。是的,主為祂的子民「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後來出現的馬太福音,從亞伯拉罕追述起,追溯應許之源至以馬內利的耶穌;又路加福音這樣敘述,即耶穌是約瑟的兒子,直到說亞當是上帝的兒子,另一個起頭之說。至於有可能是最晚寫成的約翰福音,同樣開首第一句便道明來歷: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神就是神。
      馬可的敘事,沒有說明耶穌的來源,沒有童年,也沒有家譜,而是直指耶穌,切中要害。
      我們說過,馬可不多直接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自學者韋樂得(William Wrede )於1901年提出「彌賽亞的秘密」(the Messianic Secret)這一個說法後,[1] 一直影響著後世對於馬可的閱讀,共鳴地提問著一個問題:為甚麼耶穌一直隱藏著祂的真正身分。馬可若讓耶穌的身分在幾年的服事中一直隱藏著,直到上十字架之時,才在一個百夫長口中道出,對我們有甚麼啟示呢?為何不早一點揭示?為甚麼不叫更多人知道?這會不會是我們出於人性的期待呢?就是有更好的宣傳效果,服事有更大的果效。美其名是為了福音,但到底宣揚了誰?宣揚了甚麼?說不定還把福音扭曲了呢!
      在這裡,我們聽見天上有聲音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愛你。」這裡說的不單是身分,而是關係。經文沒有說這發聲的是誰,但既稱呼耶穌為「愛子」,那便自然是父了。父和愛子的關係,最重要的連繫點是「愛」。聖父與聖子的愛,要成為我們的典範。你是否也聽見上主親自對你說:你是我的愛子,我愛你。
      
      馬可說耶穌受浸從水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這「看見」是耶穌的「看見」。這靈配合著那聲音,自然是父的靈,也就是上帝的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特別的一刻之後,「(聖)靈立刻把耶穌催到曠野去」。這是一個怎樣的邏輯呢?馬可雖沒有說把耶穌從埃及裡召出來。然而,這隨即到曠野受魔鬼試探四十天,豈不呼應著以色列從埃及被召出來,而去到曠野的典故(比較詩篇二7:「你是我的兒子,我今天生你」)。

      馬可沒有說撒但的試探是甚麼、有哪些。這又有甚麼要緊呢!

      筆觸節奏甚快的馬可,這邊廂交待完耶穌已完成了四十天被試探,那邊廂已提示耶穌真正宣講上帝國的福音的時侯到了:約翰下監。約翰的服事是預備者,有別的福音書說:「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三30)。「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這「日期」指的是kairos,就是時機、契機,上帝的工作闖入的那一刻,上帝的國彰顯的那一霎,人心打開,人心悔改的那瞬間,福音乍現,在人生命中起了頭的那一刻。

                

[1] R. Alan Culpepper, Mark (Smyth & Helwys Publishing, Incorporated, 2007), 8.

一月四日 (第3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一章

4照這話,施浸約翰來到曠野,宣講悔改的浸禮,使罪得赦。5猶太全地和全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裏,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裏受他的浸。6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和野蜜。7他宣講,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不配。8我用水給你們施浸,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浸。

      以色列群體本來就是上帝的子民。他們等候甚麼?他們去到約翰那裡盼望甚麼?盼望罪孽得赦嗎?從經文看來,似乎是的。那時候的他們,悔改的浸就是受了浸之後,起來重新做人,以往犯的罪,不要再犯了;也等於是說,以往向東行的,知道錯了,起身以後就往西行。
      試想像,如果你是當時的以色列民,看見約翰的時候,會想起誰呢?舊約有一位先知被形容為「這人身穿毛衣(或譯「全身長毛」),腰束皮帶」(王下一8),那便是以利亞。事實上,門徒就和當時的以色列人一樣,心中有各樣的期待,故此才跟隨耶穌,以為祂就是要來拯救他們脫離外族人統治的那一位。以致後來當耶穌對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人中復活,你們不要把所看到的告訴人。」(九9)
      門徒將這話存記在心,彼此議論「從死人中復活」是甚麼意思。他們就問耶穌:「文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耶穌說:「以利亞的確先來復興萬事。經上不是指著人子說,他要受許多的苦和被人輕慢嗎?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任意待他,正如經上指著他說的。」(九10-13)
      期待歸期待,落差歸落差。先知來了(此處指約翰),可是以色列人卻把他拒絕了。他們心中渴望得釋放,像古時以色列民離開埃及一樣,來到約旦河受浸那一幕,就像走過紅海那一幕一樣。 
      我們心想:將來那位用聖靈給他們施浸的,他們是否也同樣拒絕並任意待他,像他們歷來對待先知一樣。

一月三日 (第2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一章

2正如以賽亞先知書上記著: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1]

他要為你預備道路。

3在曠野有聲音呼喊著:

預備主的道,

修直他的路。」[2]

      福音是怎麼起頭的呢?以賽亞的聲音在羅馬時代的猶太族群中成為一個集體的心聲。馬可引述的這一句話,正是被擄回歸子民的體驗:那位創始成終的上主,是守約的主,是救贖的主,祂記念祂的百姓,把他們領回故土,重建那毀壞的聖殿,修築那已破的城牆。上主,是創造的主,從無造有的主;失去的,得以尋回。
      福音的起頭,在於上主。馬可在第二聖殿危在旦夕或已然被毀的日子,對他的受眾重述耶穌基督的故事,要他們回顧、再次聆聽,重新想像:第一代信徒傳頌的這位死而復活的主,他在哪裡(馬十六6)?是的,在故事的結束時(十六8),馬可記載一班婦女找不到復活的主的反應,說:「於是她們出來,從墳墓那裏逃走,又發抖又驚訝,甚麼也沒有告訴人,因為她們害怕(ephobounto gar)。」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迴響著「發抖」和「驚訝」的最後那半句,原文本來是動詞「害怕」在前,「因為」在後。不少當代學者認為,可靠的古抄本顯示,這可能是原初馬可福音的結語。
      因為甚麼呢?反過來卻是「為甚麼」。為甚麼主不見了?為甚麼我需要祂的時候,祂不在?在初信的蜜月期中,禱告中常經歷主的回應。但為甚麼後來卻感覺到主的沉默,包括許多的屬靈偉人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孤單、絕望、受困沒有出路?
      馬可的讀者,或許會聯想到「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的下一句說:「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陡峭的要變為平坦,崎嶇的必成為平原」(賽四十4)。試想像你走在人生低谷山窪,以及崎嶇不平的道路中,主要親自臨到。

[1] 我們知道,這裡雖說引自「以賽亞書」,其實上半句來自瑪拉基書三章一節。

[2] 以賽亞書四十章三節。

一月二日 (第1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一章

1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

      起頭,好一個「起頭」,四卷福音書都說「起頭」,彷彿都有意的呼應著「起初上帝創造天地」。耶穌基督的來臨,就是起頭。
      耶穌,馬太福音告訴了我們這名字的含義,就是把祂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耶穌(Iēsou),和約書亞(yᵉhôšuaʿ)這名字相呼應,意思就是耶和華是拯救。
      基督,是希臘文,用耶穌時代猶太人通用的語言亞蘭文稱為mešîḥā',翻譯自希伯來文的māšîaḥ(亞蘭文希伯來文同為閃族語系),即彌賽亞,意思是受膏者,也意涵著君王的意思。
      彌賽亞,對於猶太人而言,代表著許多的民族憧憬。我們都知道,猶太人聖殿於公元七十年被毀,也就是一個民族希望的集體幻滅,之後雖仍有微弱的火光,但如以一個不逃避現實的心態面對,不得不接受:國族復興無望了。彌賽亞,代表著他們的等候,是上帝所差遣的受苦僕人。
      馬可,是寫給一班可能散居在外,心裡緬懷著家鄉的國族文化,但也共同面對著異族統治之苦的散居者。再者,作為第二代的耶穌基督的跟隨者,整個信仰的考驗和沉澱方才開始。一個以實體以色列族群的盼望為依繫的彌賽亞信仰,面對著一個重新開始的關鍵時刻,是為一個歷史的契機──一個弔詭的概念:歷史,像是說著時間和帝國之興衰;契機,卻是一個劃入時間,不受限於時間的那一瞬、那一瞥、那一個光照、那一個相遇、那一個頓悟醒悟、那一個回轉、那一個醫治。這一個個,便是那福音的乍現。每一個乍現,皆為起頭。每一個乍現,皆為福音的實然,就是那位受苦僕人的臨在。
      祂,就是上帝的兒子。這一個一直隱藏著的身分。是的,在馬可福音裡,除了在第一句裡出現(有些抄本此處不包括這一稱呼),後來就出現了兩次(三11,十五39),並三次(五7,九7,十四61)相似的稱呼。你想,馬可若有意把耶穌這身分隱藏,在他的敘事下,耶穌似乎也一再把這身分隱藏,到底有甚麼含義呢?暫且放下理性的思考,且去體會我們的人生,有多少日子,我們不也感覺祂是隱藏的?可是,是我們心靈的眼睛看不見嗎?還是我們認不出祂那像是平常的出現。 
      祂,你生命中的祂,是我們生命中的契機,是絕望處的起頭。是的,總有起頭處,處處皆生機。

導言

黃厚基傳道

想像耶穌:馬可福音
敘事與靈閱

今年的靈修札記,讓我們來注目耶穌,學習馬可福音裡的敘事,再借用靈閱的竅門。我們先想像第一世紀的耶穌,再想像祂之於今時今日。我們以思想與情感並用,操練意志與想像,並且也透過禱告把生命激活,使透過活畫在心靈中的耶穌,也成為與自己心靈對話的耶穌。讓我再簡單解釋一些可用的步驟。

基礎篇

敘事

首先,甚麼是敘事?簡單而言,視福音書為敘事,至少有助我們解決最基本的問題,為何明明說的都是耶穌的故事,為甚麼新約正典需要有四卷福音書?因為那是四個不同的敘事:剪裁不同、節奏不同、母題(motif)不同、結構不同、起承轉合不同、同一故事重點些許不同且長短不同,原因極有可能在於時代有些不同、對象及處境有所不同、作者不同故風格也不同。

所以,看重敘事,乃是著重單一福音書的起承轉合,不隨意用其他福音書補充我們自認為「漏寫」的部分,而是聚焦於該福音書獨特之處。比如說馬可福音沒有提到耶穌所受的試探是哪些。我們不需要以馬太福音的內容來加以補充,但可以藉馬太之有來襯托馬可之無,而其獨特效果如何?最簡單的回答可以是:馬可著重點不在於那試探的內容是甚麼,甚至說馬可急於馬上進入耶穌開始服事這正題。況且馬可以筆觸節奏快聞名。

著重敘事,我們也學習敘事中人物的對話和作者的描述和刻劃,有如小說中的人物一樣,比如個別的門徒、法利賽人、文士、祭司長等等,了解他們的背景和動機。我們要知道馬可要講甚麼故事,怎麼講,為何為誰講,如何開頭,如何結束。

為了更把握好敘事,我們也要認識各福音書有其成書年代和處境──那都是在公元七十年左右(馬可福音)至九十年寫成的。敘事有敘事中的世界和時代,也有敘事對象(第一代讀者)的時代,即成書時代。前者指的便是耶穌生活和服事的年代,即耶穌出生前至成長期間的巴勒斯坦,當中涉及的是以色列民面對羅馬帝國的壓制的切身處境,相應的便是尋求族群身分的族群意識,並生活在那處境下的挑戰和訴求。後者指的是耶穌死後相隔幾十年的成書年代──以馬可福音而言是公元七十年前後。那時候有甚麼時代逼切性?是甚麼促成馬可的寫作?這兩層、兩個時間段的想像和重構,有助於我們對馬可的信息的咀嚼和把握。

簡單而言,把握敘事的讀經,乃是嘗試緊貼敘事,從敘事內容汲取更多含義。

順帶一提,為了讓我們更貼近耶穌服事時期人眼中的他,同時也更叫我們看清一個活在人世的肉身的他,即基督教教義中強調的神人二性的人性的那一部分的他——本札記以「他」作為耶穌的第三人稱代表詞,而非慣常使用的「祂」,除非在特別強調神性的「祂」之時。

靈閱與想像

「靈閱」(Lectio Divina)直譯可稱為神聖的閱讀。按其中一個傳統,這一個操練,包含四個步驟:一、閱讀(Lectio),二、沉思(Meditatio),三、禱告(oratio),以及,四、默觀(contemplatio)。在此僅以較為簡潔的方式解說這幾點的含義。

從閱讀開始,經文展示在靈閱者前,或透過靜靜地閱讀,或專注和輕聲讀出,在讀出之時同時聆聽(也可由他人讀出)。說是聆聽,是敞開心靈感官在聽,領受著、感受著在聽,專注的聽;但也沒有忘了看,在視覺上看見經文,也以心靈的眼睛看見經文所呈現的意境。這麼說來,這看見已是帶著想像。

想像,是一種心靈的操練,操練我們不是依賴感官而已,即是說不是只依賴肉眼肉耳,而是心靈的圖像和聽覺,讓經文化成畫面、讓裡頭的對話化成聲音,讓自己進入經文的現場。這一個想像,可以說也需要思想的參與,因為經文要在先前聽入讀入的記憶中、印象中被重構,是主動的把畫面和相關的印象和感受併入。所以思想必須從事組織的工作,感情也有敏銳的參與;甚至意志要一直主動的「召集」所有心靈中的一切,去投入與經文,又讓經文投入於自己的心靈中。

這樣的交融互滲,這樣的進入經文的現場,應該對內心有一定程度的攪動,若不然就甚麼也沒有發生。假設已經發生,福音書裡每一片段都有耶穌在現場,我們在以上所說的「閱讀」和「沉思」的過程中,應該與耶穌相遇過:聽見祂、凝視祂、看見祂之所為,甚至已向祂說話。

說話的心,是禱告的心。這禱告不限於一種內容、一個型態,不一定是祈求,也不必然是讚美;不一定是感恩,也沒人說一定先要認罪。這禱告,是前面那兩個步驟自然生發的。不過,我們也不必硬性規定要有第一和第二步驟,才可以進入第三個步驟。有人可能一開始進入經文,一聆聽,便心中默默的對主禱告了。

禱告到深處,主與你,你與主,無論在你的難過哭禱中,在心被恩感中,在放下重擔中,在被安慰中,在重新看見主的能力中,在認罪中,在沉浸祂的同在中,在看見和領受主的道中,這一切不一而足,都是默觀之中品味,其方向是體察主的愛更深更多,也以愛向祂回應。

應用

我們可以依上述兩個方向,在每日的經文閱讀和札記的閱讀(聆聽)中,自由的應用。不必過急,不必貪多,有領受就好了,那怕是一點點。即使甚麼都沒有得著,也可以誠意的向主禱告傾訴,或單單感謝,或單單說主啊我愛你,或說主啊我信心不足,或說主啊,我真愚鈍,但我定意明天再來到祢跟前。

札記中有以不同字體強調的部分,是建議你可以停頓沉思之處,但不一定需要跟。依你自心靈有被觸動之動停頓,然後沈思和默想,隨時想向主傾訴,便可傾訴,可長可短,甚至短至一句;然後再往下讀、往下聽,直到結束。

願聖靈親自引導。

若是可能,便把與主對話的寶貴部分,以文字記錄下來。自己若寫下禱文,也可以主動與小組成員、相熟的群體,個別的屬靈友伴和知己分享。

進深篇

這一篇延上一篇的基本方法。不過更聚焦於以經文世界作靈閱。僅以例子示範講解。

1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
2正如以賽亞先知書上記著: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1]
他要為你預備道路。
3在曠野有聲音呼喊著:
預備主的道,
修直他的路。」

我們對「世界」一詞的認識,一般乃指我活的這世界。但是,我們也會引伸作比喻用,比如電影世界、幻想世界、夢幻世界。這幾個比喻用法,都是指一個自成一格的思想或想像空間或創作出來的空間。不過,我們還可以再看得細一點,假如這些空間裡都有其他的內部單元,比如角色、畫面、時間流程等等,這些都可以題是一個又一個的單元。以上述經文而言,作為名詞的道路、曠野、主的道等等是最容易辨認的單元。在此,每一個單元,也可以是一個載器、一個「意喻」(trope,載承某個或某組含義的東西),比如說「道路」不但可指可讓行人車輛走的馬路,也可喻指人生就是道路;「曠野」就是沙漠、荒野,但也可以喻指一種空無一人、荒涼孤獨或獨處之境地。於是,這空無一人的感覺,可以作為我們想像或心靈空間中的空無一人。這樣,荒涼孤獨可以是一心靈境界,一個藉著想像便可以進入的內心,而同樣的,獨處也不再只

是離群獨處,而是內心自己退隱到只有自己和自己同在的那一種情境中。

上述句子裡還提到上帝要差遣祂的使者,這本身就具有一個關係上的含義。我們不是獨自一人,我們心靈可以體會和領受那接下來要出現的話說:「他要為你預備」,

且與接下來的「預備」和「修直」相呼應。這時,我們不再只停留於道路、曠野和主的道的靜態含義中,而是領會著那是主所要做的工作。

這樣,我們可以再主觀地感應主所差遣的使者,他要為我們預備主的道,讓我們行在其中,我們可以禱告,祈求我們的路乃在祂的旨意中,符合祂的道。

最後,或許可以思考經文中另一個「意喻」(trope),即福音的起頭。「起頭」,最直接的意思便是開始。祂的福音是甚麼的開始?是誰的開始?你需要再開始嗎?需要再起頭嗎?你已經在盡頭嗎?你感覺生命從未真正起頭嗎?這樣,「起頭」的含義,成為你和經文另一個相遇和融合之處。

在每一天的經文中,你都可以如此操練,讓經文的意境成為你生命的意境,小至個人的一種心情、一個糾結,大至社會的、群體的一個關注,或世界的、世代的問題。每一個大小「世界」、「境界」,都可以是與主在對話中契合相遇之處。


[1] 我們知道,這裡雖說引自「以賽亞書」,其實上半句來自瑪拉基書三章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