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 (第7日)

黃敬熙傳道

天上敬拜的特點

啟示錄 四2-11

2我立刻被聖靈感動,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有一位坐在寶座上。3那坐著的,看來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彩虹圍著寶座,光彩好像綠寶石。4寶座的周圍又有二十四個座位,上面坐著二十四位長老,身穿白衣,頭上戴著金冠冕。5有閃電、聲音、雷轟從寶座中發出。在寶座前點著七支火炬,就是神的七靈。6寶座前有一個如同水晶的玻璃海。寶座的周圍,四邊有四個活物,遍體前後都長滿了眼睛。 7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的臉像人臉,第四個像飛鷹。8四個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長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主—全能的神;昔在、今在、以後永在!」9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10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敬拜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的那一位,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11「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配得榮耀、尊貴、權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萬物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存在。」

      啟示錄四章描述約翰所看見的天上敬拜,可分為三個部分 1)寶座的描述(2-6上)、 2)四活物的敬拜(6下-8、3)二十四長老的敬拜(9-11)。先看寶座的描述,這是一個安置在天上的寶座,坐在其上的好像碧玉、紅寶石、綠寶石。這不單是以寶石象徵尊貴,這三個寶石更是大祭司胸牌的第一行第一顆、第二行第一顆及最後一顆的寶石,代表著大祭司為十二支派獻祭和贖罪(參出埃及記三十九10-14)。虹代表上主與挪亞立約不再以洪水滅絕人類。神的七靈的燈代表聖靈的引導,玻璃海代表不能控制的深淵,卻變成水晶的穩定和安全。這與以西結書所看見的異象相似,在人被擄艱難時看到神榮耀的異象。(參以西結書一章)
      到了四活物的敬拜,四活物(獅、牛、人、鷹)也是以西結在異象中看到的,兩者相似的是活物都長滿眼睛,代表神不單是高高在上,也是鑒察全地。在活物所唱的歌中頌讚上主的聖潔、昔在、今在,然而原文不是「以後永在」而是「那位將要來的(ho erchmenos)」,說明寶座上的不是只在天上,而是將要來的。二十四位長老都俯伏、放下冠冕來頌讚萬物的創造主。今天我們的敬拜,就是要讚美那創造萬物的神,也是察看全地、將要再來的神,更是為我們贖罪的大祭司,並藉聖靈引導我們。

思想問題:

  1. 我們敬拜的對象是誰?祂和我們有甚麼關係?
  2. 基督耶穌將要再來審判全地的應許,你有這樣的確信嗎?

你的禱告:

九月九日 (第6日)

黃敬熙傳道

以禱告來敬拜

以賽亞書 六8-11

8我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9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看了又看,卻不曉得。』10要使這百姓心蒙油脂,耳朵發沉,眼睛昏花;恐怕他們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就得醫治。」11我就說:「主啊,這到幾時為止呢?」他說:「直到城鎮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無一人,土地極其荒蕪;

      今天靈修的四節經文中,可以看見動詞「說(’amar)」出現了六次,「聽(shama’)」出現了四次,說明經文的焦點,是上主與人之間的說和聽的對話。經文第8節上主對以賽亞「說」,以賽亞「聽」並作出回應。對比第9節以賽亞對百姓「說」,原文中百姓是「肯定地 / 持續地」聽見和看見,卻不明白、不曉得。說明上主對所有人說話,但大部分人即使肯定地聽見了,也不曉得。
      為甚麼會不曉得呢?經文第10節以扇形結構作出說明,他們的眼被遮蓋所以看不見,他們的耳發沉所以聽不見,他們的心「變肥、不敏銳(shaman)」所以不明白。經文以總結句說明,若百姓回轉過來便會得醫治。原文醫治(rapa’)是主動式,說明上主會主動地對回轉的人賜下醫治的恩典。
      經文讓我們看到,上主按自己的心意向子民說話,但大部分人肯定地聽到、看到也不明白,因為他們心不敏銳、耳發沉、眼被蒙蔽。敬拜—正正是人聽見上主的話作出回應,能回轉過來,明白上主心意的,便能得到上主醫治的恩典。反之,這個神的子民群體最終的結果就是「房屋空閒無人,地土極其荒涼」。因此,教會眾人必須在聽見、看見之後,內心回轉,對上主作回應,以禱告來敬拜,得著恩典醫治。

思想問題:

  1. 上主藉先知以賽亞向百姓說話,那麼上主今天如何向我們眾信徒說話?
  2. 在每天「看見」不同的事情,「聽見」上主的話(聖經),你有明白到甚麼嗎?有甚麼想向主回應嗎?

你的禱告:

九月六日 (第5日)

關黃偉美傳道

主呀!我願至死忠心

以賽亞書 六8-11

8我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9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看了又看,卻不曉得。』10要使這百姓心蒙油脂,耳朵發沉,眼睛昏花;恐怕他們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就得醫治。」11我就說:「主啊,這到幾時為止呢?」他說:「直到城鎮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無一人,土地極其荒蕪;

      主要呼召以賽亞去成為真正的先知。先知的職責是成為人與神之間的傳話者,但很明顯以賽亞在職的初期並沒有稱職,所以才有第六章與主相遇經文的出現。
      當主與先知相遇是一個很美的情景。主把自己的心意說出祂想差遣人去為主工作。以賽亞立時回應主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很美的一幅畫。有提出邀請,有即時回應;很和諧很美的呈現。
      跟著主未有停下來加許讚揚以賽亞,而是把自己的旨意再說詳情。要做的工作是去向百姓傳講主的旨意,但主把結果都說了出來,百姓是不會聽先知的任何傳遞,而且,國民會被俘,城邑會被毀。即以色列會國破家亡。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願意接這個差事嗎?明知是吃力不討好,不會有人接受你事奉中的血與汗、淚與心,你仍願意嗎?當你早知今日你所付出的主已預先告知你結果是徒勞無功、不會被珍惜、不會被看重、不會被記念,你仍願意竭力盡心領命嗎?
      從往後的經文,我們知道先知沒有遲緩接了主的旨意,盡心的成為主的先知遊走在主與百姓之間。
      只要清楚知道這命令是出於神,你願意學像以賽亞至死忠心嗎?在我成為主的女兒不經意已超過45年,其中看到不同的信徒為主擺上一切,他們的至死忠心一直在我心中飄盪。今日我可以為主見證,沒錯在信仰的路上不是日日處處繁花,但卻恩典與平安滿滿!深信仍有的路主必同行!你願意和我一起經驗主嗎?

思想問題:

  1. 主在你的生命中有滿滿恩典,你願意回應主的召喚,接起主對你的召命嗎?
  2. 若清楚是主的呼召,你願意至死忠心嗎?在未需要至死之前,你願意以回應神呼召的心來敬拜嗎?

你的禱告:

九月五日 (第4日)

關黃偉美傳道

敬拜中與主相遇

以賽亞書 六8

8我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當耶和華已臨在我們當中,敬拜的場景已預備妥當,參與敬拜的人已被潔淨;敬拜可以開始了。
      敬拜最重要的是甚麼?你有想過嗎?對!是與主相遇。
      不要被其他任何不重要的事與物令你轉眼離開主!有時當我們完了敬拜,會聽到兄姊們對敬拜的意見。今日主席太多說話、領詩好似走音、詩班四圍郁、冷氣太大、前面的兄姊這樣那樣……!沒錯,這些都是要考慮與改善跟進的,但我們會否因這些枝節而令我們未能與主相遇?
      原來,今日主想呼召我們,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你有空間聽到嗎?主想與你說話,主想把自己的心意告訴你。祂視你為知己、為密友,祂要把自己心所重視的向你闡明並向獨一的你發出邀請。
      大能的神要與你說話祂要使用你。但你有沒有聽到,你的心在哪?你的耳在哪?你的眼在哪?其實你在哪?
      願意我們一起省察,以至我們願意「將心歸主」!
      並於每一次的敬拜中都專心的仰望主的面。留心聽主今日要對你說些甚麼?要你看些甚麼?要你怎樣?願我們可以與主相遇!

思想問題:

  1. 你是否真的願意與主相遇?你又計劃怎樣預備自己去參加敬拜?
  2. 你願意將心歸主嗎?把眼睛注目於主身上嗎?

你的禱告:

九月四日 (第3日)

關黃偉美傳道

自潔敬拜主

以賽亞書 六4-7

4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裏充滿了煙雲。5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親眼看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6有一撒拉弗向我飛來,手裏拿著燒紅的炭,是用火鉗從壇上取下來的,7用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唇,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

      當我們校正敬拜的對象是坐在寶座上的耶和華。而我們要專一全人的去投入敬拜祂。仍有甚麼欠缺的呢?
      以賽亞先知告訴我們,仍有一樣最重要的是你配得敬拜嗎?耶和華願意接受你的敬拜嗎?你是誰主願意臨在與你同行?
      當主坐在寶座上,周圍的場景與事奉的人員都就位,但誰又可以參與敬拜中?敬拜的人要預備嗎?又當要預備甚麼?
      從先知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是「自省」!先知遇到了這個莊嚴的敬拜場面,他自省己身,內望自己。我現在的境況是怎樣?故先知即時驚覺自己要滅亡!污穢不堪的自己又怎可與聖潔莊嚴的耶和華相遇?有罪的自己又豈可敬拜無瑕的上帝?
      感謝神!祂明白人的不濟,祂知道人的不能。故祂派天使來潔淨先知的罪孽,使先知的罪得赦可以藉著神被潔淨,可以參與敬拜與神相遇。
      感謝神!今日我們一群蒙恩的人已藉主耶穌的寶血潔淨了我們的罪,我們被稱為義,可以與神在敬拜中相遇。但是否我們就可以馬馬虎虎和隨隨便便地去參與敬拜?我出席每一次的敬拜之前有好好的自省與預備嗎?我又配得主耶穌為我所犧牲的嗎?

思想問題:

  1. 當你預備敬拜神的時候,你有「自省」嗎? 你的「自省」是靠著神或靠著「自恃」?
  2. 耶和華明白你並愛你,你只管坦蕩蕩地到主的寶座前求潔淨,主必赦免、醫治、同在!

你的禱告:

九月三日(第2日)

關黃偉美傳道

撒拉弗的敬拜

以賽亞書 六1-3

1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下襬遮滿聖殿。2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遍滿全地!」

     撒拉弗侍立在聖殿,他們用全身的四個翅膀來遮蔽自己;1兩個翅膀來飛翔事奉;更用口來呼喊耶和華為聖。

從以上的經文所形容,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天使的敬拜。天使保持自己在敬拜中把眾人的專注點單放在萬軍之耶和華身上,自己不敢有一絲的僭越。

其實,單就他們有六個翅膀就叫人忍不住去看:他們的臉容是怎樣?是否俊美、是否驚艷、是否發光。他們的腳是否堅實而修長?但他們不會因為自己形象獨特,而自豪著要彰顯給世人看,他們把自己隱藏在翅膀下;他們不是要把自己的優越讓人去讚嘆,而是嚴嚴的站穩在自己的崗位。明白自己的位置,只專一的用整個人去敬拜主!

撒拉弗有他們的獨特之處,但他們明白自己不是被敬拜的對象。他們不想或不敢去奪取、去分散人對獨一主的敬拜。

或許,對我們都有一些提醒,今日我們有沒有用甚麼自身的獨特或優越,分散了人對高高在寶座上獨一耶和華的敬拜。另一個思想是,我們今日有沒有像天使一樣用整個人去參與敬拜?我們有沒有把敬拜主成為我們優先的考慮?或我們都只是事事都想主來將就我的議程、我的愛惡、我的一切。




     








思想問題:

1.       從撒拉弗敬拜主的榜樣中,我們有沒有被提醒和有更新的地方應用在自己敬拜獨一的主身上?

2.       有甚麼具體的行動可以令我們更專一的高舉敬拜主,而不是自己的優越?

你的禱告:

九月二日(第1日)

關黃偉美傳道

誰坐在你的寶座上

以賽亞書 六1-3

1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下襬遮滿聖殿。2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遍滿全地!」

     以賽亞一位宮殿的先知,看到一個很熟識的情景:聖殿與寶座。經文記載正在烏西雅王崩的那年;地上執政多年的君王離世,此刻會否引起社會動盪,有甚麼事或會出現?就在這時,永恆的主顯現自己坐在高高的寶座上。這正好是一個地上與天上的對比,好讓我們把焦點放回在天上的主身上。祂是永存不滅並滿有威榮,有聖潔謙卑的天使在主面前事奉敬拜。
     我們敬拜的對象一直都應該是主,是永恆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的主。今日我有沒有轉眼仰望或敬拜了地上的人與物?把焦點放錯了,只集中在人生中見到的一切與遭遇而驚惶,卻忘記了永恆掌管天地的主一直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為王。
      原來在寶座上的不是你的老闆、不是你擁有的財物、不是你的健康、不是你在地上的一切。寶座上該敬拜的對象是創造天地萬物獨一的主!
     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榮耀的主向以賽亞顯現,顯示出應聽命與敬拜的對象是誰?一向都不是在地上的君王;而是榮耀遮滿天地的主!  

思想問題:

1.       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這畫面,對你有甚麼意義與提醒?

2.       我們敬拜的對象是天地的主,今日你有沒有失焦呢?願高高在上的主親自臨在,祂明白你並對你說話……

你的禱告

敬拜的生命

由2024年起,我們期望堅浸實踐成為一間「敬拜的教會」A Worshiping Church。正如掛在禮堂前的banner所展示「恩典醫治、敬拜起始」,我們要認識自己,必須先由認識上帝開始。因著上帝的恩典與醫治,我們知道自己只是蒙恩的罪人,以致我們能夠常存謙恭敬畏的心,呈獻蒙上帝悅納的敬拜生命。

為了教導和深化弟兄姊妹「敬拜的教會」這理念,教會上半年的講壇,主要焦點是講「敬拜」。在新、舊約的經文中,充滿著很多與敬拜有關的經文,我們選取了部分經文,與大家一同反省和學習甚麼是蒙神悅納的敬拜。靈修札記,也配合教會的大方向,透過使徒行傳,提醒弟兄姊妹如何去更新敬拜的生活。

我們深信,渴慕親近和崇拜上帝的人,會竭力追求愛心、信心、順服、忠誠的行為,把在教會與其他肢體集體的敬拜,延展至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敬拜成為實踐24小時與上帝同行,榮神益人的「敬拜生命」。

為了強化「敬拜生命」這觀念,9月至11月份的靈修札記的經文和主題,靈感是取材自夏忠堅牧師的著作《敬拜人生:我活著是為崇拜》,這次的內容,由13位教牧同工負責撰寫,透過每位同工的領受和體會來演繹經文,帶領大家從多角度去了解當中的信息。

正如夏牧師在他的著作表達:「藉著每日主題靈修,你可以深入專注於敬拜,從培養敬拜的人生觀開始,按部就班地在真實生活中,學習操練敬拜的建造、敬拜的進程、敬拜的內涵、敬拜的帳幕、敬拜的關係,進而成為敬拜的器皿,活出敬拜的人生,滿足上帝造人的心意。」

期望透過每日的靈修,把我們的敬拜延展到日常的生活。在真道上站立得穩,盡力去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實踐基督的愛,見證主的榮耀。

陳康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