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 (第32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七9-16

9「先祖嫉妒約瑟,把他賣到埃及去,上帝卻與他同在,10救他脫離一切苦難,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蒙恩,又有智慧。法老派他作埃及國的宰相兼管法老的全家。11後來全埃及和迦南遭遇饑荒和大災難,我們的祖宗絕了糧。12雅各聽見在埃及有糧,就打發我們的祖宗初次往那裏去。13第二次約瑟與兄弟們相認,法老才認識他的家族。14約瑟就打發人,請父親雅各和全族七十五個人都來。15於是雅各下了埃及,後來他和我們的祖宗都死在那裏;16他們又被遷到示劍,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裏。

      本來出埃及是在約瑟以後的事,不過先前提早預告了,不過司提反是按著創世記裡的敘事中上帝在異夢中所預告要在埃及為奴四百年受苦待說的(創十五12-16)。然後他按雅各之後有十二支派,然後約瑟被賣到埃及,然後後來遇到饑荒,全族七十五人才全都遷到埃及。還好約瑟在法老眼前蒙恩當了宰相,上帝藉著他保存全族。
      司提反接著說,這全族後來都死在埃及。可是他卻提到「他們又被遷到示劍,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裏」。他的記憶,或許指的是雅各逃離以掃後,事隔二十年重返迦南地,與以掃相遇後再分道揚鑣後的事。創世記裡說:「雅各從巴旦‧亞蘭平安地回到迦南地的示劍城,他在城的前面支搭帳棚。他用一百可錫塔從示劍的父親哈抹的眾子手中買了搭帳棚的那塊地。雅各在那裏築了一座壇,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上帝──以色列的上帝」)」(創卅三18-20)。我們不能按現代的歷史學之重史實的角度來審視司提反重述(retelling),他的重述和創世記的記載有出入,不能用作證明創世記為真,他的重述為偽。比較合適的說法是,兩者都是以色列人對先祖的集體記憶和傳說,部分是口頭傳統。我個人初步的推測是,這屬於猶太詮釋中的他爾根傳統(Targum tradition)。
      更重要的是,司提反這一點再述,是要說明猶太人今天在此地的合法性。這是創世記寫到應許之地的寫法,也是司提反重述的重點。雅各買下地、築壇,都是要說明猶太人在此有生活於此地的合法地位。這也是為何雅各的眾子要把雅各安葬於麥比拉洞裡,因為那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下來的(創五十12-13;另參廿三1-20)。
      今天,甚麼是上帝應許給你的產業呢?當然,按新約神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已經藉基督得著聖靈為基業。另外,我們在基督裡也算是藉著應許而生的「後裔」。這在主裡的身分以及基業,在我們重述自己的故事,必須鑲入我們的自我認識裡。我們的故事,不單是自己。我們必須戴上一副從基督裡看見自己的眼鏡。不然,我們的故事只是被自己的力有所逮和不逮所定義,被世界的眼光所定義。然而,定義我們的是愛我們的上帝。同樣,教會也必須常常自我矯正,以上帝國的願景和價值定義教會的存在與作為。一所教會如何看自己、看教會內的群體、教會的事工、人事的成敗,都必須在以基督這鏡片來矯正。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二月十二日 (第31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七1-8

1大祭司說:「果真有這些事嗎?」2司提反說:「諸位父老弟兄請聽!從前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沒有住在哈蘭的時候,榮耀的上帝向他顯現,3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4他就離開迦勒底人的地方,住在哈蘭。他父親死了以後,上帝使他從那裏搬到你們現在所住的地方。5在這裏上帝並沒有給他產業,連立足的地方都沒有,但應許要將這地賜給他和他的後裔為業,雖然那時他還沒有兒子。6上帝這樣說:『他的後裔必寄居外邦,那裏的人要使他們作奴隸,苦待他們四百年。』7上帝又說:『但我要懲罰使他們作奴隸的那國。以後他們要出來,在這地方事奉我。』8上帝又賜他割禮的約。於是亞伯拉罕生了以撒,在第八日給他行了割禮;後來以撒生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

      大祭司問:「果真有這事嗎?」他問的是司提反果真如他們所言:「這個人不斷地說話,侮辱神聖的地方和律法。我們曾聽見他說,這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這地方,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矩。」司提反捉著被問的機會,認真作答並作見證。我們也當像他一樣,被問的時候,便把握機會為主作見證。不必預先思考甚麼,聖靈自會開啟我們的心思。但未到那時候以前,我們或許也要像司提反一樣,熟悉聖經的含義。
      司提反娓娓道來,追述道:「從前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沒有住在哈蘭的時候,榮耀的上帝向他顯現,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如果我們以此對照創世記的記載,起初是他拉帶著亞伯蘭和羅得去到哈蘭,後來上帝才在哈蘭向亞伯拉罕說話(創十一31-十二3)。無論如何,最後「上帝使他從那裏搬到你們現在所住的地方。」然後,起初「在這裏上帝並沒有給他產業,連立足的地方都沒有,但應許要將這地賜給他和他的後裔為業。」司提反又說到後來亞伯拉罕的後裔卻要寄居於埃及為奴,直到上帝把他們帶出來,說:「以後他們要出來,在這地方事奉我。」上帝也按著應許賜亞伯拉罕後裔,這樣才有了以撒,然後才有雅各,並他的十二個兒子。
      基本上,司提反是說,上帝按著祂的應許帶領先祖一再回到以色列民當時的所在之地。而他們也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在述史之中,司提反的重點是上帝的應許。若我們也回顧自己的一生,或家庭的歷史,我們所記念的是甚麼呢?會不會在我們的生命故事中,也譜寫著上帝的應許?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2024年 預苦期-《最大的苦難 最美的重生》

前言

梁沛生傳道

教會年曆中的預苦期,是參照耶穌基督在曠野禁食及受試探四十晝夜的事蹟,將復活節前的四十天(不計算主日在內),定為預備心靈去經歷與主同死同復活的節期。

耶穌基督被賣,被兵丁羞辱和鞭打,戴上荊棘冠冕,更被釘在十字架上,經歷了人世間最大的苦痛。祂在十字架上曾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代表耶穌背負世人罪孽時,遭神撇棄,相信對耶穌來說,這是最難承受的痛苦。我們常常問為甚麼自己要在世上受苦,誰知道耶穌才是承受最大苦難的那位。

耶穌為甚麼要經歷這麼大的苦難?是要拯救世人,讓我們的生命得著重生。「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耶穌基督的受苦受死,為人類帶來盼望和平安,賜予我們新生命。讓我們在預苦期,再次思念耶穌基督的救恩,同心仰望這位從死裏復活的救贖主!

                                                          

參考資料:

  1. 布魯格曼。《憑祢意行:預苦期默想》。彭淑怡譯。香港:明風出版,2018。
  2. 孫寶玲。《言說基督:他無佳形美容》。台北:葡萄紙,2022。

二月九日 (第30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六8-15

8司提反滿有恩惠和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9當時有從稱為「自由人」會堂,並古利奈、亞歷山大會堂來的人,還有些從基利家、亞細亞來的人,起來和司提反辯論。10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抵擋不住,11就收買人來說:「我們聽見他說褻瀆摩西和上帝的話。」12他們又煽動百姓、長老和文士,就突然來捉拿他,把他帶到議會去,13設下假見證,說:「這個人不斷地說話,侮辱神聖的地方和律法。14我們曾聽見他說,這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這地方,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矩。」15在議會裏坐著的人都定睛看他,見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剛剛為了「管理飯食」而登場的七位之首司提反,本是選出來在桌前服事(diakonein trapezais),然而他是聖靈充滿、富有智慧,而且「滿有恩惠和能力」。本來神蹟奇事本是追隨著使徒們的,但此處司提反也彰顯出這樣的能力。當然,當那些從不同會堂的人以不同的觀點來和他們辯論的時候,他總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這一點又再反映我們先前所說的那些預備各樣會幕器具的人的特質。
      可是,聖靈充滿不等於他就得到免死金牌,反而為他招惹反對他的人。這些辯論上不如他的人,竟收買人來誣陷他說的話褻瀆律法。耶穌服事期間,也是聖靈充滿,也是滿有先知的靈,可是他所說的卻是激怒了那些宗教領袖。強調「和諧」說到底和他們那分先知氣質格格不入。今天,我們效法的是福音書裡的耶穌,是行傳中的使徒,甚至是保羅書信中恩威並施、剛柔並濟的保羅(尤見哥林多前後書),我們可能不會一再重覆一種華人文化想像的一味處處謙讓的耶穌和眾使徒。
      本來使徒們和那些宗教領袖的張力算是告一段落,但好景不常,這一位剛被分別出來服事教會群體的司提反,卻馬上要面對長老和文士的為難,只因為先前那些輸了辯論的人的不甘心。事實是,他們的誣陷同出一轍,來來去去不外是指控主的僕人如何違背或追隨耶穌改變摩西律法。我們都知道這律法是甚麼?事實可能是話事權。本來這些猶太人的核心領袖,壟斷了律法的詮釋,豈肯讓步或留下任何一個空隙給人削弱了他們的話語權。美其名叫守住律法,實則守住話語權,不讓他人可以分享同樣的權力對於律法作出有別於他們的詮釋。
      為這,他們把司提反帶到議會去審問,以假見證要入他的罪。可是,面對著這樣的盤問,司提反卻是面貌如何同天使。至少,那些人這麼覺得。
      若是我們有一天作為教會領袖,我們會像是司提反這樣的人,還是長老和文士,或議會裡其他的成員那樣呢?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二月八日 (第29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六1-7

1那些日子,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日常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2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說:「我們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飯食,是不合宜的。3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滿有聖靈和智慧,我們派他們管理這事。4至於我們,我們要專注於祈禱和傳道的事奉。」5這話使全會眾都喜悅,就揀選了司提反—他是一個滿有信心和聖靈的人;他們又揀選了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皈依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6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後,就為他們按手。7上帝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增加得很多,也有許多祭司聽從了這信仰。

      既被放了出來,使徒們便繼續傳主的道並靠著聖靈作禱告的事。我們相信這時「門徒增多」,可能不只是因直接聽使徒講道,也有可能耶穌的道已經在人群中發酵,信的人倍增。這時原來語言的隔閡造成了門徒之間的矛盾。雖然同族同宗,但卻因為操母語的和希臘化的一班猶太人,在溝通和相處上有問題。那些說希臘話的,應該是從別的散居之地來到耶路撒冷的,可能威脅著地頭蛇,也可能不明本地的文化,或也可能因為始終是離開自己原居地,來到耶路撒冷這「異土」,資源有限。說是大家都變賣所有、凡物共享,但在食物的分配上,可能有了親疏之別。這樣,那些說希臘話的,不知不覺,被忽略了。或許我們今天在建立教會的時候,也要留意那種分親疏、分自己人和外來者的文化。
      行傳此時首次以「十二使徒」為稱呼。這一個由十二使徒所代表的群體,猶如舊約以十二支派界定以色列,是要說明這一個新約子民的出現吧!建立這子民,不再是以實體的殿為焦點。這麼指出,是要把焦點放在人身上,而且是說不同語言的人卻同屬一個子民的事實上(再之後還有包括非猶太人的子民)。為了這一個新子民肉身上確確實實的需要,他們揀選了七個人。值得留意的是,其中一個是司提反。他先特別被提到,是因為接下來是他殉道的故事,是初期教會第一樁。此處形容他是「滿有信心和聖靈的人」。我們可以依理推斷,其中六人也是聖靈充滿的吧(六3)!
      在舊約建造會幕的事上,我們看到上帝說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靈所充滿的人」,來為祭司作衣服(出廿八3),那負責做會幕器具的,上帝說:「我以上帝的靈充滿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做各樣的工」(出卅一3),又說:「凡心裡有智慧的,我更要賜給他們智慧的心,能做我所吩咐的一切」(出卅一6)。這也同樣應用在女性方面,說:「凡心中有智慧,可以親手紡織的婦女,也把所紡的藍色、紫色、朱紅色紗,和細麻都拿了來。凡有智慧,心裡受動的婦女都來紡山羊毛」(出卅五25-26)等等。基本上,我們可以說滿有智慧的意思,也反映是被上帝智慧的靈充滿。智慧的靈是來自上帝本身,不能說智慧的靈是一樣,上帝是另一樣。從以上所示,我們可以說在此所出現的新群體,要建造他們也如建造會幕一樣,所需要的是上帝智慧的靈所充滿的人。在此,司提反以及其他六個正是這樣的人。
      這邊廂解決飯食的事,那邊廂門徒的數目還在一直增加。而值得一提的是,竟然也有「許多祭司聽從了這信仰」。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二月七日 (第28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五33-42

33議會的人聽了極其惱怒,想要殺他們。34但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迦瑪列,是眾百姓所敬重的律法教師,他在議會中站起來,吩咐人把使徒暫且帶到外面去,35然後對眾人說:「以色列人哪,對於這些人,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處理。36從前杜達出現,自命不凡,附從他的人數約有四百;他被殺後,附從他的人全都散了,歸於無有。37此後,登記戶籍的時候,又有加利利的猶大出現,引誘百姓跟從他,他也滅亡,附從他的人也都四散了。38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所為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39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上帝了。」議會的人被他說服了, 40就叫使徒來,把他們打了,又吩咐他們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然後把他們釋放了。41他們歡歡喜喜地離開議會,因他們算配為這名受辱。42他們就每日在聖殿裏,在家裏,不住地教導人,傳耶穌是基督的福音。

      使徒們的這一番話,竟然使「議會的人聽了極其惱怒,想要殺他們。」如果按照行傳的敘事,使徒們的工作也算才開始,就好像按馬可福音所敘述,耶穌才出來服事不久,法利賽人便已對他許多不滿,於是夥同希律黨的人要來除滅他(可三6)。
      有趣的對比是,這裡有一位看來比較開明的法利賽人,名叫迦瑪列。我們之後從保羅自己口中聽說,原來他乃是迦瑪列的門生(徒廿二3)。他也是議會的成員,說他「是眾百姓所敬重的」這話,是個正面的描述,令我們覺得他可能不是一丘之貉,也是被權力和利益所腐化的一員。簡單而言,他的話是說,若是使徒們所做的是對的,必成事;若不然,必敗落。所以,無需憂慮。而且,那一句:「他們所謀所為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上帝了。」叫人也聯想到使徒所說他們是聽從上帝多過聽從人的。
      當然,當權者仍然是當權者,權力機器本來就是他們的「肌肉」,總是要「秀」一「秀」(flex their muscles)。所以,使徒們難免遭受皮肉之苦。那些吩咐他們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的話,當然也有聽到。但是,我們猜想在這方面,他們也不是那麼「聽話」,也是「依然故我」的,繼續「每日在聖殿裏,在家裏,不住地教導人,傳耶穌是基督的福音。」至於先前精神上和肉體上所受的苦,他們真的感覺算不了甚麼。作者形容他們是「歡歡喜喜地離開議會,因他們算配為這名受辱。」
      這是真正的喜樂吧!這是為耶穌的名的真自由吧!這是對所信的堅持而不在人面前唯唯諾諾吧!一個敬拜上帝的群體,就好像當初上帝藉摩西帶領出埃及的以色列民,上帝讓摩西對法老說:「放我的百姓走,到曠野事奉我」(出七16下)。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二月六日 (第27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五27-32

27他們把使徒帶來了,就叫他們站在議會前。大祭司問他們,28說:「我們不是嚴嚴地禁止你們,不可奉這名教導人嗎?看,你們倒把你們的道理充滿了耶路撒冷,想要叫這人的血歸到我們身上!」29彼得和眾使徒回答:「我們必須順從上帝,勝於順從人。30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我們祖宗的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31上帝把他高舉在自己的右邊,使他作元帥,作救主,使以色列人得以悔改,並且罪得赦免。32我們是這些事的見證人;上帝賜給順從的人的聖靈也為這些事作見證。」

      使徒像是無權的被動者,大祭司等一夥是當權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吩咐使徒到他們的議會中受審,也可以派人把他們帶來,權,像是真的在他們手上;他們也是這麼以為的。
      大祭司再一次的提醒使徒們;是的,不只是彼得和約翰,因為之後作者稱「彼得和眾使徒」(五29)。所以,大祭司的吩咐通用於眾使徒,大家一律不能再奉耶穌的名傳講和教導甚麼。況且,這批宗教權貴是置耶穌於死地的始作俑者,所以最忌諱,也最想把耶穌害死的真相掩蓋起來。
      使徒們沒有因此畏懼。自從他們見證復活的耶穌以來;自從他們想起這位被人殺害的耶穌,就是先知如大衛所提到的受膏者,而祂被人敵擋和殺害是必要發生的事;自從他們經歷了上帝的介入並差派祂的使者拯救他們以來,感覺內心裡有股越來越大的勇氣,不再感到懼怕。這些宗教權貴就如那些世上的君王(參詩二)一樣逼迫基督(基督的意思就是受膏者)。是的,使徒們確認祂就是那作元帥、作救主的(參賽五九17-18),祂也是坐在上帝右邊的(參但七9-11:詩一一零1-2)。
    彼得說他們是這些事的見證人,聖靈也同作見證。這和保羅所說:「聖靈自己與我們的靈一同見證」(羅八16)的說法同出一轍,就是必須要有多一方的見證(申十七6)。反諷的是,當時這班宗教領袖,就是用假見證來把耶穌交審定罪。今天,若我們有機會坐在證人席上,或有機會為人作證,我們的見證是叫人死,還是叫人生?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二月五日 (第26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五21下-26

大祭司和他一起的人來了,叫齊議會的人和以色列人的眾長老,然後派人到監牢裏去把使徒提出來。22但差役到了,不見他們在監裏,就回來稟報,23說:「我們看見監牢關得很緊,警衛也站在門外,但打開門來,裏面一個人都不見。」24守殿官和祭司長聽了這些話,心裏困惑,不知這事將來如何。25有一個人來稟報說:「你們押在監裏的人,現在站在聖殿裏教導百姓。」26於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帶使徒來,並沒有用暴力,因為怕百姓用石頭打他們。

      大祭司一行人來了,還如先前一樣叫齊議會的成員和眾長老來。我們著換個方式思考,可以反問:為甚麼這大祭司不可以找彼得和約翰聊一聊?當然,這麼一問也讓我們馬上靈光一閃,原來這大祭司不可能紓尊降貴,和一介平民對談(比較四13)。不過,這坐在宗教體制高位的他,卻慣於行使體制的集體權力,善於運用所賦予他的行政權,號召了議會的當然成員,和他一起對付彼得和約翰。的確,這一來他也不用以自己血肉之軀或個人才智,去面對使徒並支持他們的百姓。
      大祭司派了人要去把使徒提出來,結果撲了個空。人已走了。守殿官大概也有分去監牢把使徒提來,或說他和差役一起,或說他是負責跑腿,把事情交下去給差役做的。總而言之,他們就是人沒找到。後來才被稟報說使徒已經去到聖殿去教導人了。畏於百姓群起反抗,他們也不敢對使徒用強。我們只能說,面對勢頭不對,他們也懂得收歛。但有朝一日,機會來了,他們大概也不會手軟。
      在現實裡,我們到底常處於使徒的處境,還是比較像和大祭司站在一夥的?還是說,自己雖是屬於「祭司集團」,但也只是辦辦差、跑跑腿而已。但即使如此,你有多少時候行使自己的良心與自由,做正當正確的事呢?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