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 (第57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章

35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老師,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為我們做。」36耶穌對他們說:「要我為你們做甚麼?」37他們對他說:「在你的榮耀裏,請賜我們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38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浸,你們能受嗎?」39他們對他說:「我們能。」耶穌對他們說:「我所喝的杯,你們要喝;我所受的浸,你們也要受。40可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而是為誰預備就賜給誰。」41其餘十個門徒聽見,就對雅各和約翰很生氣。42耶穌叫了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作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轄他們。43但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要作你們的用人;44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要作眾人的僕人。45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在驚訝與害怕兩種情緒之中,在忐忑之餘,或許夾雜著一些興奮吧!由於門徒便是在「得國」的以色列民掙脫羅馬統治的集體想像中,才毅然放下一切跟隨耶穌的。我們許多人活在一個生老病死、人生和事業的挫折成功失敗中、感情婚姻與兒女的感情起伏和糾纏中,少部分的人或許憂國憂民、四處奔走、慷慨赴義。後者或許和福音書裏的社會處境更能呼應;前者自有其對生命的憧憬和想像,當也能與耶穌相遇,在生命難關、困境死巷、苦無出路的時候,遇見這位恩主,體會福音在自身處境中重得「起頭」(可一1)。門徒心中存有的民族憧憬,事實上也摻雜著個人的前途和事業,期待著飛黃騰達。在這方面,或許也和我們相似。
      門徒中或自以為是耶穌的核心成員的雅各和約翰──不但是僅次於安得烈和彼得蒙召的,不久前已在山上耶穌變像的現場,估計也該是表明心跡的時候了,免得一個不察,到手的高位便落了空,落入其他人手中。他們試探性的問了一句:「老師,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為我們做。」令人感到慚愧的是,我們是否也有這種覺得「應份的」要求,覺得自己辛苦付出了多年,得回相匹配的回報也是理所當然的。
      耶穌也體貼的問他們說:「要我為你們做甚麼?」
      他們於是大著膽子,或甚至厚著臉皮說:「在你的榮耀裏,請賜我們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到底是甚麼使他們覺得自己理應勝出,比其他眾門徒優秀,要位居那相等於左右丞相的位置呢?他們不覺得同門師兄弟將來聽從他們的號令,不是有一點尷尬古怪嗎?因著這種自視甚高的心,發出如此請求,他們甚至不覺汗顏。
      不僅如此,當耶穌反問:「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浸,你們能受嗎?」自我膨脹下的他們,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我們能。」他們知道自己說的是甚麼嗎?耶穌喝的杯是甚麼、所受的浸是甚麼,他們大概也沒有聽清楚;毫不躊躇,或至少停一停,問一問耶穌那是甚麼意思。大概野心早於衝昏了頭腦,等候多年已令他們心急而失去耐心了。
      雖然懵懂無知,該說是諷刺嗎?耶穌對他們說:「我所喝的杯,你們要喝;我所受的浸,你們也要受。」這預告耶穌在客西馬尼所用的苦杯比喻,也彷彿說出門徒未來宿命的話,對於這班野心勃勃的門徒而言,偌大的落差可是他們將來回想起來才能領會得到的。
      耶穌接著說:「可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而是為誰預備就賜給誰。」這話若再和接下來的所說的──「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作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轄他們。但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要作眾人的僕人。」──作出對比,或許可以看得更準確。表面上,耶穌起初似乎沒有反對有人得賞賜坐於祂的左右邊,而是任由未來決定未來,或說任由那掌權的主有最後的決定權。不過,想深一層,打破人的慣常想像,豈非耶穌一貫的教導方式嗎?回想較早之前他說的撒種比喻,種子落在四種不同的地,那種人配那種地,只有不對號入座,人人都有同等的契機作出回應,人人都可以選擇作一個聆聽的人。這裏也是一樣,耶穌打破了他們對於為首的執迷和貪婪。為首者,若是必須成為眾人的僕人,不免澆息了那貪婪高位和權力的心。
      事實上,耶穌所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要作眾人的僕人」這話,讓我們回想起以掃和雅各的典故,當時上帝對利百加說:「兩國在你腹中; 兩族要從你身上分立。 這族必強於那族; 將來大的要服侍小的」(創廿五 23)。細心體察當時的情境,「如果利百加當初有這樣的領受,不著眼於高位王權為受人服事的地位,而是看能服事人乃為尊者的『特權』, 那一句:『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便不再是爭取長子地位的誘因,而是一個叫人更有胸襟和謙卑的呼召。」[1]無獨有偶,耶穌和這兩兄弟一來一往的對話,不但把他們的野心暴露了,更是藉著耶穌的講論,把特權的秩序顛覆了、 倒轉了。他以自己(人子)為例,說明那要為首的,反是要如僕人般的服事人。這不但使那迷魅人的權力被解魅了,更重要的是,人如果擁有一種為首的地位,那不再成為人所追逐的特權,而是服事人的「特權」,這樣就叫有野心者不再那麼趨之若鶩。[2] 
      當然,其餘的門徒聽見雅各和約翰兩兄弟如此急於上位的請求,當然很生氣。這樣,就破壞了門徒之間彼此的信任,難免造成了各自揣測、各懷鬼胎的局面;若要突破,除非十字架的路,以及聖靈降臨和更新。

[1] 黃厚基, 《信實與護佑:創世記的神學詮釋》, 380.

[2] I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