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九日 (第73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

14「當你們看見那『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讀這經的人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15在屋頂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家裏去拿東西;16在田裏的,不要回去取衣裳。17在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就苦了。18你們要祈求,叫這事不在冬天發生。19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上帝創造萬物直到如今,從沒有這樣的災難,將來也不會有。20若不是主減少那些日子,凡血肉之軀的,就沒有一個能得救;但是為了他所揀選的選民,他將那些日子減少了。21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這裏!看哪,在那裏!』你們不要信。22因為假基督和假先知將要起來,顯神蹟奇事,如果可能,連選民也迷惑了。23你們要謹慎!凡事我都預先告訴你們了。」

經文中括弧中的字,原來正是解這段經文之鑰。誰是讀這經的人呢?當然最早是馬可福音第一代讀者。這裡出現兩個時間點:一個是耶穌向門徒說話時,一個是作者向他那一代的讀者說話時(我們之後也可以說作為這時代的讀者的我們)。其實,一直以來我們一再著眼於敘事──那是要兼顧寫作背景所處的第一世紀以及經文內部的起承轉合,同時側耳聽聽作者與當時讀者(他的受眾)之間那種言而未宣的論述和心聲。這樣的三文治式(俗稱文本背後、文本裡面以及文本前面)的閱讀,不知不覺間訓練我們進入文本世界的能力──立體的文本世界是我們所存活的世界的一面鏡子。藉著文本世界中的文化社會和政治脈絡、敘事中人物的心思、對話和互動,我們被點醒了、光照了、心思和屬靈眼光和辨識能力被訓練了。換句話說,我們被經文塑造了,認識耶穌、上帝的國更多了,並且更認識了自己,自己的生命、動機、盲點、攔阻,聆聽上主的呼召。

      上述經文十分可能反映著公元六十六至七十年間羅馬與猶太的戰爭。不過,經文不是要作一個編年史中歷史事件的記錄。反之,它更像是天啟文學以符號承載信息為目的。經文中逃到山上、不要進家裡拿東西、不要回去取衣裳、孕婦或仍帶著襁褓中的嬰孩的婦女,那種狼狽的逃難情景,有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有助我們感受到戰爭臨到的慘況。這背後除了當時的羅馬猶太戰爭,也可遙指公元前六世紀猶大國淪陷於巴比倫之手的日子,或公元前第二世紀西流基王朝的安提阿古以彼反尼(Antiochus IV Epiphanes)蹂躪的日子。
      那位「『施行毀滅的褻瀆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可以是指安提阿古,也可以是羅馬皇帝加里古拉(Caligula)。前者曾在聖殿裡設立宙斯(Zeus)的神像,並以豬獻祭;後者也在聖殿中樹立自己的像。[1]無論如何,戰爭、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日子,除非身歷其境,無法想像其中之苦。今天,在新聞媒體畫面充斥的年代,我們每日收到的相關訊息,恐怕是古代人一生都未必見到。如何避免麻木,如何保持一種警覺,誠如經文的警告所要達到的目的。前些日子,我們聽聞一個警告,希望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不要延至冬天,因為必苦不堪言,正如經文所說:「你們要祈求,叫這事不在冬天發生。」
      耶穌接著說:「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上帝創造萬物直到如今,從沒有這樣的災難,將來也不會有。若不是主減少那些日子,凡血肉之軀的,就沒有一個能得救;但是為了他所揀選的選民,他將那些日子減少了。」按聖經的敘事,洪水的災難可說是無可比擬的,但這裡卻用上一個誇張修辭法,為要突顯這些日子實在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重要的含義是,苦不堪言,忍無可忍,想要放棄,寧願自盡的感覺。 
      正是這樣的日子,最容易催生那末世情意結,說基督即將復臨的說法處處可聞,假先知嘩眾取寵,頻發基督再來的風聲(比較札記第七十一日,比較經文第6和21-22節)。可是,耶穌的提醒是,聽到這些呼聲時,不要信,正好和那些愛好末日神學之輩大相徑庭。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被迷惑,只當忠心的過好每一天就是了。最後,耶穌以第三次「要謹慎」作為這一段的結尾。

[1]  參ibid., 46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