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 (第44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八26-33

26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27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塞俄比亞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塞俄比亞女王甘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去禮拜。28回程中,他坐在車上,正念著以賽亞先知的書,29聖靈對腓利說:「你去!靠近那車走。」30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正在念以賽亞先知的書,就說:「你明白你所念的嗎?」31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他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32他所念的那段經文是這樣:「他像羊被牽去宰殺,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他卑微的時候,得不到公義的審判,誰能述說他的身世?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

      作者沒有特別解釋「主的使者」是誰?是天使嗎?是上帝所差派的不知名的人嗎?總而言之,是主的作為,是聖靈的行傳,這是我們閱讀的主線。總而言之,先前本來腓利去到撒瑪利亞傳講主的道(徒八5),這時他則被引導向南往加薩的路上去。這一轉折,有一個作者要記錄在案的人物:埃塞俄比亞的太監,正如先前為西門記上了一筆。是的,律法書上記載,行邪術者是上帝所憎惡的(申十八10-12)。有這樣背景的人既能蒙恩;同樣的,律法書所禁戒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的太監,或說「被閹割的」(申廿三1),也可以蒙恩。
      作者回應著以賽亞書裡的話:

3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不要說:⁄「耶和華將我和他的子民分別出來。」⁄太監也不要說:「看哪,我是枯樹。」⁄4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那些謹守我的安息日,⁄選擇我旨意,⁄持守我約的太監,⁄5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紀念碑,有名號,⁄勝過有兒有女;⁄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賽五十六)

      顯然,以賽亞書五十六至六十六章的經文不但展現出被擄回歸處境下的萬民歸向上主的願景,更是提供了一個和律法書(申十八)不同的神學。在此,不但外族人不再被分出來,連太監(被閹的)也比有兒有女的更為有福。因為雖仍是「枯樹」(喻無後),但記念上主遵行祂旨意的太監,卻被上主所記念。
      行傳裡這一段的「不料」,豈只是單純的湊巧。他是有心人,可以說是以賽亞書裡所形容,「選擇我旨意,持守我約的太監」。他是大有權力的人,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的女王手下掌管財政,是今天一國的財政部長。他應節前往耶路撒冷,回程仍在讀著以賽亞書,顯然是有心有權而且還有學職(古代識字者不多)。上主(「聖靈」)看見他,便叫腓利追上車去見他。腓利怎樣聽見聖靈的吩咐我們不清楚,記得這正是行傳對聖靈著墨之處。       
      腓利問道:「你明白你所念的嗎?」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八30下-31)。他的意思應該是,字都讀懂了,但是甚麼含義呢?這也是許多人讀經的感覺。原來他讀的正是我們所熟悉的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即僕人之詩的其中一段。經上描寫的默默無聲「像羊被牽去宰殺」的,正是被釘在十架上的耶穌。
      何等奇妙,一個非洲人,竟早在耶穌復活升天後不久,便因渴慕真道,來到耶路撒冷。這在第一世紀是絕對不簡單的事。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或許一樣有非洲人和其他不同地方的人,行經香港,行經不同的城市和大都會,行傳中的聖靈今天依然看見渴慕真道的人,一樣吩咐聽見祂差遣的僕人使女,為那想要明白上帝話語的人講解明白。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