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 (詩篇五十篇)

關黃偉美傳道

得救恩的法則

      「凡以感謝獻祭的就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神的救恩。」(23節)這是本詩的結語:一是「感謝」,即是以耶和華神為首,把神常放在自己的面前;二是叮嚀自己行在耶和華神預備的道路中,這樣這人必得神的救恩。
      詩人呼叫天下的人都聚集在錫安山,因耶和華要來在其中(1-6節)。跟著詩人指出獻祭的精義是甚麼:因千山的牛羊都屬耶和華;所以,神並不會因為我們獻上的祭是多小或多大、有多重的價值,而改變神對獻祭人的整體看法;同樣的,也不會愛這個人與惡那個人(7-15節)。
      如神看重的不是物質的有多大的價值;那神看重的是甚麼呢?在16-23節清楚指出是獻祭人的心。你的心是否以神為首並走在神指引的正路上?
      今日我們為神獻上的金錢、才幹不計其數。但我們有否按神的心意獻上神所要的呢?我們有否慷慨地獻上身外之物而忘記了我們心之所向?如果我們獻上的不是神要求的,相信我們再多的付出在神看來都變得枉然了! 「我兒啊,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愛我的道路。」箴言23:26

思想:

  1. 今日我獻上甚麼給主,是祂想要的嗎?
  2. 我應為主獻上甚麼?

你的禱告:

八月十八日 (詩篇四十九篇)

關黃偉美傳道

死亡與資財

      這詩不像是在聖殿歌唱的詩歌,有點像坊間的智慧詩[1]。指出人民倚仗的是世上的錢財和有價值的物資,這都是愚昧人!
     全詩共20節,先是邀請萬民一起來聽(1-4節),聽甚麼呢?有很重要的事要宣告:以財貨為終身的依靠實為不智(5-11節),因錢財不能贖命,而當死亡臨到,甚麼也帶不走[2]
      本詩共有2節是副歌(12節與20節)。都是指出尊貴在死亡面前都變得一文不值,要知道資產在死亡中是不值一提!
      第二段指出貧與富都面對同一路途(13-19節),我們要尋找能勝過死亡的恩典!詩中帶出民間的教導,死亡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而財貨並未能於死亡內帶來任何好處與幫助。唯有神才是我們面對死亡時的唯一倚靠(15節)!
      本詩要教導我們,無論富貴貧賤都要聽,都要留心聽;就是要有智慧,去抓緊能於死亡後仍對你有所幫助的東西,就是獨一永恆的神!並提醒我們其它的東西都會過去,帶不走。 願我們以有限的生命賺取死亡後的依據。那永恆的依歸就是我們的神!

思想:

  1. 今日我有因資財而不安困惑嗎?
  2. 今日我有為爭取親近神而盡力嗎?

你的禱告:


[1]賴特:《每日研經叢書-詩篇注釋(上冊)》,袁天佑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頁254

[2]張國定:《詩篇(卷二)》(香港:天道書樓,2001)頁107。

2022暑期主日學講座筆記

8月28日

講員:潘怡蓉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 林高傑德教席副教授)

講題:群體中單身旅程的豐盛之旅

筆記下載:


8月21日

講員: 麥啟新博士(牧職神學院副院長)

講題: 受傷的戀者:離婚與再婚

筆記下載:


8月14日

講員: 佘枝鳳博士 (旅居英國學人 前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助理教授)

講題: 水濃於血:對家庭的實踐神學省思

筆記下載:


7月31日

講員: 許德謙博士 (「心織園」心靈治療中心負責人暨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師)

講題:枷痂嘉——家有冇添加?

筆記下載:


7月17日

講員:龔立人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講題:「孩子成長不似預期」:反思基督化家庭

筆記下載:


7月10日

講員:黃厚基傳道 (本會傳道)

講題:從日本動漫叩問教會「部落」中的「覊絆」何尋

筆記下載:


7月3日


講員:鄧紹光博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講題:從聖經看家庭的價值與功能

筆記下載:


八月十七日 (詩篇四十八篇)

關黃偉美傳道

回望主恩濃

      本篇的寫作記載時期學者仍是意見分歧,但從內容看必定是一首歌頌讚美神的詩歌[1]
      首三節「耶和華本為大!在我們神的城中,在他的聖山上,當受大讚美。錫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神在城的宮殿中,自顯為避難所。」
      詩人讚美錫安聖城的美麗。而她的美麗不是她有多高多壯觀;她的美麗在於她是耶和華的城,而且有代表神同在的聖殿在其中建成[2];因有神的同在一切都會成為美麗吧!
      經文4-8節指出其他國的人都驚怕膽寒而逃跑,因這裏有神在其中堅立看顧保護此城。故此詩人說:「神啊,我們在祢的殿中想念祢的慈愛。」(9節)感謝神的愛護。從經文中引出以色列人曾經歷過困難,或許是與別國的戰爭[3]、攻擊和挑釁,但神一一協助勝過!詩人向神表達對神的讚美與愛(12-14節)!向神認信並表達詩人對神的情素!
      有神成為我們的依靠,敵人再強也沒能與萬軍的耶和華對抗,他們只有逃跑與沮喪的份兒!唯有耶和華是慈愛與公義的主宰,祂施恩與保護祂的民。眾民要讚美神,要在其間歡喜快樂!不是沒有戰爭與困難,但有公義與慈愛的神與我們同在!所以,在不同的環境中,我們仍可讚美神,可以向神歡喜快樂! 回憶神過去歲月中的恩典,使詩人要宣告讚美主及要向世人傳誦神的作為!今天的你有憶起當初神的恩典嗎?我們有像詩人向世人見證並把榮耀歸回給神嗎?

思想:

  1. 你有以神為喜樂的源頭並願意仰慕祂嗎?
  2. 你有為主在你身上的恩典向世人中見證祂嗎?

你的禱告:


[1]張國定:《詩篇(卷二)》(香港:天道書樓,2001)頁87。

[2]賴特:《每日研經叢書-詩篇注釋(上冊)》,袁天佑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頁251。

[3]張國定:《詩篇(卷二)》(香港:天道書樓,2001)頁88。

八月十六日 (詩篇四十七篇)

關黃偉美傳道

全地至高是我主

      本篇的由來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指是當節期約櫃入聖殿時的詩歌;有指是前瞻神要成就一切統治萬方,升高為王。但可以肯定的這詩是歌頌神為萬邦的君王,全地的主,並統管萬有(8節)!
      經文一開始就是邀請萬民為上帝歡呼拍掌。因祂的屬性是可畏的,祂又是全地的掌權者,祂是萬民的君王,但祂卻仍顧念以色列民(4節),祂愛雅各,雅各是他們的先祖代表,亦即是指所有的以色列民。
      詩歌指出以色列民要讚美神,而神亦愛以色列民。神更是萬國的統治者,坐在寶座上接受以色列子民的讚美。其他列邦的君王都要聚集(9節),渴慕轉變加入成為以色列民,因神是以色列民的君王與保護者。神藉著我們得著高舉與尊崇!
      詩中表達到詩人對神強烈的自豪情緒,並見到所有萬國都要羨慕並加入成為自己的國民。
      今日我們有沒有如詩人般認清自己尊貴的身份,並引以為榮? 我們有自豪並熱心邀請更多的人加入成為神國的民嗎?

思想:

  1. 我怎樣看基督徒的身份,有引以為榮嗎?
  2. 如我們引以為榮,那我應有甚麼行動呢?

你的禱告:

八月十五日 (詩篇四十六篇)

關黃偉美傳道

避難所中享安息

      詩中告訴我們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不論在人為的災害或天然的禍害困難中,祂都是獨一的神!只要有神成為我們的蔭庇,我們就不用害怕與恐慌。這刻你有心裏的難關嗎?可以怎樣?
      舉個例子來說(4節),上帝喜歡的城,相信是指耶路撒冷。大家都知她是在山上,當敵人攻打她時,只要不給水源,就不用攻打了,全城的人都會因缺水而死。
      但神有祂的奇妙安排。於耶路撒冷附近有一條汲淪溪[1],有點奇怪地於高處可有溪的存在,相信這溪源於地下水,但於山上卻可像神蹟一般的存在。出名的希西加水道就是把汲淪溪的水引入耶路撒冷城中,就成為被稱為的畢士大池。亦因為有了水,化解了猶大國被困於城內渴死的危機,因此而守住了一次被圍困攻打的災難。
      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刻,都有美麗的安排。耶和華神是堅固的避難所,依靠祂有數不盡的神蹟與恩典,我們只要堅守自己在神中休息(10節)。在眾多的困難中,不論是人為的疏忽或是天然的災難,祂都可成為我們永恆的靠山及堅固的避難所! 你願意休息在神懷中享安寧嗎?神正張開雙手等著你投入祂的懷內!

思想:

  1. 在面對人生的逆境中,我願意仰望等候神嗎?
  2. 在現在的艱難中,我願意跟隨主的腳蹤嗎?

你的禱告:


[1]張國定:《詩篇(卷二)》(香港:天道書樓,2001)頁47;賴特:《每日研經叢書-詩篇注釋(上冊)》,袁天佑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頁244-245

八月十四日 (詩篇四十五篇)

關黃偉美傳道

靠主堅立

      本篇像是一首婚禮的讚頌詩,調用百合花,是一個很輕快的樂曲[1]。可能是在君王婚禮中被唱頌!
      頭八節是展現君王的強大。他謙卑與順服神,他靠神而大得祝福與蒙恩!詩中亦指出神喜悅這位喜愛公義又尊崇神的王。原來王之所以能強大蒙祝福,是因為王知道當中的要決,就是行公義並順服信靠主。知道自己的位置,一切都是神恩典的保守與看顧。王的所有能力及一切尊崇都是神所賜;而王亦因此盡得民心和被神所肯定。
      到第9-17節是描寫新娘子、即新王后[2]。從詩中所描述,王后可能是一位別國尊貴的公主(9節),詩人指出這新王后自此要放棄父家的一切,包括生活與信仰,原生家庭所養成的一切知識與習慣。要重新學習,並改變去愛慕王及王所依靠的神,不可再愛戀珍藏父家的一切,要轉向新的國家與及王所信新的神!若這樣行,那王與王后的國將得以立在全地直到永遠! 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亦是神給我們(教會)的提醒。我們要行公義及順服神,那我們就可堅立。另一個提醒指神是君王,我們是新王后,我們要把未認識神時已有的舊信念、舊的堅持除去,重新學習神的教導與信仰,堅持聖經的指引和行其中所教導的,那我們就可以永遠立在神的行列中,被神堅立到永永遠遠。

思想:

  1. 我有否在生活中行公義,並時刻順服主?
  2. 我有否仍帶著以往的舊我去走新的信仰之路?

你的禱告:


[1]張國定:《詩篇(卷二)》(香港:天道書樓,2001)頁47。

[2]賴特:《每日研經叢書-詩篇注釋(上冊)》,袁天佑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頁239。

八月十三日 (詩篇四十四篇)

關黃偉美傳道

昔日關愛我的神在哪?

      本篇是一首群體的哀歌,有可能是以色到人被擄亡國時的詩歌[1]
      首先詩人先追想神昔日對列祖的保護攙扶,神的力量施恩不斷(1-3節)。
      接著詩人向神的呼求(4-8節)。面前有很強大的敵人,要攻打雅各(即以色列民),現在他們冀望能靠神像以往列祖一樣去得勝又得勝。求神使以色列民可以誇耀神的蔭庇與護佑,並可以永遠稱謝神的恩典。
      但現在的實況卻是叫人摸不著頭腦(9-12節)。以色列人現況卻像是沒有了神的看顧。正被別國魚肉,他們被打倒、被搶奪,這樣的情形於神祢有何價值呢?為甚麼神不照以往的模式看顧保護以色列國,為我們去掃平所有難阻,並如常讓我們可以稱讚神對我們美麗的恩典與作為呢?為何會有現況?
      而13-26節記載了以色列人戰販在哀傷中向神發出的呼籲。求神不要把他們放在像地獄般完全荒廢的情勢中。
      這詩給我們展示以色列人的心情,他們驚訝為甚麼未能像從前去蒙到神賜下恩典,及為甚麼神容許現在的困難出現在自己身上。神祢在哪? 這詩給我們反思:神是慈愛的神,但祂更是公義的主,祂萬不以有罪為無罪,而且人犯下的錯是要承擔帶來的後果的。我們所相信的神是否只可賜下恩典,而且要阻止惡事臨到我們?這豈不神變成了我們的「護身符」,可發出趨吉避凶之效,如不是我們便不再相信與跟隨?

思想

  1. 神只可賜下恩典「趨吉避凶」,除此甚麼都不可臨到我身?
  2. 當神的計劃與我預期的大不同,我仍會接納並仍堅心信靠主嗎?

你的禱告:


[1]賴特:《每日研經叢書-詩篇注釋(上冊)》,袁天佑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頁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