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六日 (第72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

9但你們自己要謹慎;因為有人要把你們交給議會,並且你們在會堂裏要受鞭打,又為我的緣故站在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對他們作見證。10然而,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11有人把你們解送去受審的時候,不要事先擔心說甚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甚麼話,你們就說甚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聖靈。12兄弟要把兄弟、父親要把兒女置於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13而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憎恨。但堅忍到底的終必得救。」

      同一段話的第二次提到「要謹慎」,不過最後一句是「堅忍到底的終必得救」。這和信主而得救有沒有關係呢?整段基本上說的是逼迫將臨到門徒。議會、會堂代表著猶太的民事與宗教裁判中心,也是先前出現的各路領袖:祭司長、長老、法利賽人、文士、希律黨的人和撒都該人所組成的。所以,耶穌本身既一再面對這些人密謀把他剷除,他也預言了自己必要受害被殺。先前我們曾引述過:「學生不高過老師,僕人不高過主人。學生所遭遇的與老師一樣,僕人所遭遇的與主人一樣,也就夠了」(太十24,參札記第六十二日)。
      今天,我們若是耶穌的門徒,是他的學生。他所經歷的,我們也有可能經歷。我們的時代也有屬於這世代的「議會」和「會堂」。試想想當時的祭司長本就由羅馬派駐於猶大的總督所任命。所謂的聖殿或宗教事務,也是由祭司集團所主持,藉由他們,以及議會的成員,猶太人上上下下也已被「看管」著。
      猶太人的宗教領袖無權審問叛國罪,即意圖背叛羅馬帝國之罪。所以,正如耶穌最後將會被交在彼拉多手上,門徒也會被交給「統治者和君王」。「然而,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傳」可以譯為「宣告」。試想像,當年「福音」(好消息)一詞,也是那自視為神人(divine man)並救主的凱撒奧古斯都大帝向統治版圖內的萬族萬民所宣告的「福音」(與新約裡所用的「福音」同一個字,參公元前九年的《普林尼碑文》(Priene Inscription)。[1]再者 ,我們知道第三以賽亞(指賽56-66章)的神學便是萬國萬民要來錫安朝拜耶和華上主,而如前所述,以賽亞書是馬可福音神學的重要底本之一。
      這時候,讓我們再回顧一章一節所說:「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在那時代出現這話,分明有點挑釁,但更好的理解是對當時的信徒而言,作者要他們明白的對比。這一位上帝的兒子,祂帶來的福音是甚麼。說到(為主)作見證,馬可說:「又為我的緣故站在統治者和君王面前,對他們作見證」(可十三9下)。路加的寫法相仿,但卻略去了後面的那一句:「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參路廿一13)。至於馬太,卻是把相關的這一句:「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終結才來到」(太廿四14)乾脆放在全段經文的最後。
      比較三卷對觀福音,我們可以說不管三卷各有其敘事起承轉合,終離不開作福音的見證,也就是像萬民公告耶穌基督的福音。讀這靈修札記的信徒當會意,從一開始,我們說明要學習馬可的敘事。從第一章至此,我們是否已讀出一個端倪:福音的起頭在哪裡?上帝國的顯現是怎樣的?耶穌基督做了些甚麼?為甚麼祂就是福音呢?為甚麼與祂相遇就是福音的起頭呢?你想起了經文中哪些人物呢? 
      可是,宣告耶穌基督的福音,不會毫無挑戰,因為「兄弟要把兄弟、父親要把兒女置於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而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憎恨。」我們常想耶穌是和平的君王,但這世界並不以他為和平,反而視他和跟隨他的人會顛覆其權柄,並且害怕他的教導揭示其假面目。馬太福音的說法同樣尖銳:「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帶給地上和平,我來並不是帶來和平,而是刀劍。因為我來是要叫『人與父親對立,女兒與母親對立,媳婦與婆婆對立。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太十35-36)。我們不需要按字面完全對號入座式的領受這經文所說,正如我們不需按字面定下國攻打國、民攻打民以作出一個事件應驗表。要明白的是,在持守耶穌基督福音的真義之時,我們已經和凱撒所代表的世界,以及那些以凱撒所象徵的價值觀相對立了。我們不須故意與人作對,不是與人難以相處便等於是為福音作見證。我們乃是為著耶穌這名所代表的價值觀,效法他的踐行而不阿諛奉承等等,便和他們那些人有所不同。這樣就會惹來人的不悅,因為人不喜歡那些不能被收買、不能被收編的人。

[1] Ibid., 42.

五月二十五日 (第71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

3耶穌在橄欖山上,面向聖殿坐著;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私下問他說:4「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將成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5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6將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7當你們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不要驚慌;這些事必須發生,但這還不是終結。8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用google map查一查,橄欖山和聖殿山相距兩公里左右,走路大概只需半小時。遙望對面位於城裡聖殿山上的殿,「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私下問他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將成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一直以來,安得烈似乎總是在一些重要的場景中消失,或說馬可福音的作者總是沒有提到他。
      安得烈這名字的出現,使我們回想到敘事的起頭(參札記第五日)。按著敘事,彼得和安得烈兩兄弟是最早蒙召跟隨耶穌的。他們四人問耶穌:「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到底他們所指的哪些事呢?是耶穌所說「這裏將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這事嗎?他們心中的想像是甚麼?他們關心的是預兆。甚麼的預兆呢?
      「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傳十一4)。這話說的一點也沒錯。耶穌整段話(包括下一個札記的那一段),分成三次「你們要謹慎」的提醒,第一次以「這都是災難的起頭」這句為終結。以往不少信徒視此為某種末日災難的警語,把之前那幾句──「當你們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不要驚慌;這些事必須發生,但這還不是終結。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視為徵兆。於是,第一句成為災難的起頭,但還沒有「終結」,加以第二句,依然是更多的徵兆,但仍然是災難的起頭。熟悉上世紀華人教會的信仰語境的信徒,必明白筆者所指──時代主義所說的七年大災難。在這信仰理解的氛圍下,但以理書的二千三百日(但八26),六十二個七和七個七,再加一個七(但九24-27),然後說一七之半以及啟示錄的四十二個月(啟十一2;啟十三5)或一千二百六十天(啟十一3)。完全抽離上下文以及歷史處境,直接用來作一種對號入座式的應驗事件表。
      事實上,要以經文作出對照,過去這幾年,這些災難不是都一一應驗了嗎?可是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要留心,以上那些好像正在「應驗」的事,豈不是世世代代都在應驗嗎?豈不是也應驗在馬可福音的第一代聽眾的時代嗎?(的確,在羅馬時代,從猶大至羅馬分別在公元前31年,公元30或33年,公元49, 60, 63, 68年都發生過地震,且猶大地於公元前25-24年以及公元46-47年間也發生過饑荒)。[1]是的,他們當時以為耶穌離世復活升天,不久後便復臨。以上這一段經文正是對他們的提醒:「將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這話的意思等於是說,有人真的以為基督即將復臨。有那些的期待,便有那樣的末日終結列表。這完全是一種「看風的」、「望雲的」心態,因為主若就快來,他們(我們若如是想也是一樣)便甚麼都不必做了,上帝國的意義也不用去活出來了──上帝的國即是誡命的實踐,愛上帝和愛人的神國倫理的實踐。這樣的人以為上帝是在未來。
      耶穌說:「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其意思是說,上帝的國近在眉睫,就在當下。悔改的意思是,馬上的、當下的,因醒悟而放下那錯的,無益的,轉向積極的,行動的,發聲的,干預的,伸出援手的,寬恕的,改變的,走多一步路的。
      今天,國與國、民與民的戰爭必會再有,地震、饑荒、風災、雪暴、水災,叫人失去家園,主或瞬間馬上來,或遲遲未有音訊,這又何妨呢?我們只當在一切的生死夾縫中,順逆罅隙中活,好像主當下復臨一般。
      你是起初便跟隨主的人嗎?就像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他們四位一樣,你仍想私底下問耶穌甚麼嗎?

[1] Culpepper, Mark, 452–453.

五月二十四日 (第70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

1耶穌從聖殿裏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對他說:「老師,請看,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石頭!多麼了不起的建築!」2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些宏偉的建築嗎?這裏將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

      耶穌的門徒和他,一直都有個心靈上的距離,在體驗、認知、直感、生命願景上等等,原因不在於他是「上帝的兒子」這身分。(別把上帝的兒子這特殊身分一味的扣上,免得我們認為耶穌之所以能行敢言的一切,都是因為祂是上帝的兒子。不,讓我們還是先保留一個作為人的耶穌。)這「彌賽亞的秘密」或「上帝的兒子」的身分在馬可福音裡一直被隱藏著。關於這一點,我們先前已說過其種種可能原因,在此不贅。
      這樣一來,門徒的看不見、不明白,就是耶穌所說的心靈的愚頑。
      話說先前耶穌明明在聖殿裡斥責了那些作買賣的人,推倒他們生財的工具;他不是曾指出人禱告並不需要在聖殿嗎?聖殿座落在山上,耶穌竟然說若有人有信心對這山說:「離開此地,投在海裏!」就必成就(參札記第六十二日內容)。山若沒有了,哪還有聖殿呢?
      門徒沒有認真看待耶穌所說的。他們和我們許多人一樣,總是容易愛上高大華美、雄偉盛大的事物,這一些代表成功和能力。事實上,門徒所看見的是他們恨多於愛的好大喜功的大希律所擴建的聖殿(Herodian Temple),在他統治期間大興土木,雖然也帶動了經濟上的成就,可是他對待百姓卻是殘暴的。[1]其中一個門徒說:「老師,請看,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石頭!多麼了不起的建築!」多麼的諷刺,彷彿這位自認為猶太人但血統不純,只一味關心自己權位的所謂的治理他們的王,是令他們感到光榮的輝煌的王。
      今天,不少時候有人也因看見國家貌似強盛、建設先進,而有意無意遺忘了下游人口中被剝削的實況,彷彿看不見在貪贓枉法之下許多偷工減料的工程,只看見金融股市的升跌起伏而對貧富懸殊無動於衷。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意即我們的眼光、價值取向,要有所改變。不崇尚、不追求希律所代表的價值。
      耶穌說:「你看見這些宏偉的建築嗎?這裏將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他說的正是希律擴建後的宏偉聖殿。的確,公元七十年,在一場猶太羅馬戰爭中被毀。
      這裡不是說,一切的美術、藝術、建築、工程、創作等都是虛空無用的。重要的是,在這背後所牽涉的人的心靈是甚麼,是反映真善美和人被賦的管理世界的天職,並在其中所彰顯的那分與上帝同工的努力,還是自我炫耀?

[1] M. Eugene Bor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History, Literature, Theolog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12), 261-265 of 1991 pages.

五月二十三日 (第69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

38他在教導的時候,說:「你們要防備文士。他們好穿長袍走來走去,喜歡人們在街市上向他們問安,39又喜愛會堂裏的高位,宴席上的首座。40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很長的禱告。這些人要受更重的懲罰!」

41耶穌面向聖殿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把錢投入銀庫。有好些財主投了許多錢。42有一個窮寡婦來,投了兩個小文錢,就是一個大文錢。43耶穌叫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銀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44因為,眾人都是拿有餘的捐獻,但這寡婦,雖然自己不足,卻把她一生所有的全都投進去了。」

      本來那位來和耶穌論誡命的文士也算是被耶穌所稱讚了。因著這文士,耶穌連帶向人提出文士所稱「基督是大衛的後裔」,這引發耶穌引述詩篇一一零篇裡所提到的「主」。不是先前那位文士不好,只是說一般而言,有不少文士卻是身居經文詮釋職責並宗教權威的地位仍不滿足,「他們好穿長袍走來走去,喜歡人們在街市上向他們問安,又喜愛會堂裏的高位,宴席上的首座」。這話真是一語中的,即使今天也必說中不少教會界領袖。其實,有實學有生命經歷者,不必以長袍高位贏取人的尊重;真正的敬虔在於對人有一種尊重,尊重就是愛。
      這些文士為甚麼會如此呢?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意思是:不怕沒有人知道或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這話用英文to be known(要人知道自己)來說,更有一番要有人賞識,才學有人知道的意味。本來這是人之常情,但更合乎基督信仰的含義的,應該實踐的是不求人賞識,但卻視賞識人為一個愛的呼召。這樣,也可以是一種彼此相愛的實踐。這也算是一種推己及人以至忘我的地步。
      這些文士,不但好名好地位,還利用這些名利地位佔人的便宜。「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很長的禱告。」正因為看重的是自己,別人的生命以及財產,都是可以佔用的;至於很長的禱告,或許是一種虛偽的掩飾,是心理反射而已。
      既說到寡婦,眼前便有一位寡婦來到聖殿來把奉獻投入銀庫裡。她只有兩個小文錢,和那些財主分別很大。投入聖殿銀庫的錢的真正受益者是猶太公會成員,聖殿也是他們開會的地方。我們的時代和那時代沒兩樣。金錢仍然代表權勢,代表人脈、發言權、影響力,甚至左右組織是否要看他的臉色,講道看會不會得罪他或背後的獸(讀明白啟示錄的人明白這一點)。
      可是耶穌並不是這樣看金錢。他說,這窮寡婦所奉獻的比眾人都多,因為她把自己所有的都奉獻了。現實的我們,注意的是金錢的面值,可以買得起甚麼,支持甚麼經費,推動甚麼事工,擴建甚麼大樓。活在這樣的價值觀下,我們難免把人的價值和金錢扣上關係了。教會若是如此,也把上帝國變成俱樂部了。 
      耶穌最後一週在耶路撒冷進出聖殿所見所言,真的是對準了當時的宗教體系中重者之重者。

五月二十二日 (第68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

35耶穌在聖殿裏教導人,問他們說:「文士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呢?

36大衛被聖靈感動,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的仇敵放在你腳下。』

37大衛親自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後裔呢?」一大群的人都喜歡聽他。

      這一段像是揭盅之論。前面既說:「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甚麼。」
      有意思的是,沒有人再問,倒是他自己主動說。被問,主動的是問的人,不是耶穌主動表達的心意。馬可福音裡的耶穌,有主動的時候,也有被動的時候,也有兩者兼備的時候,那便是被人請求行醫,之後耶穌主動的囑咐。主動的囑咐屬於他的心意。不過,無論主動和被動,這些在人與他的互動之間的作為和對話,便成了他在人間服事中被人經歷的作為和聽見的道。福音書的作者在他的時代,因著那些日子的第二和第三代信徒面對新的環境、有新的信仰疑問出現時,寫下了耶穌的事蹟和與人的對談,主動的作為和被動的被人不懷好意要捉他把柄話柄的事,這一切成了我們今天讀的福音,上帝的啟示。
      「耶穌在聖殿裏教導人,問他們說:『文士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呢?』」這是他主動發出的問題。要記得的是,沒有人問他相關的問題,是他主動說的。即是說,有人問的話最好(也或許會有人問),他會向先前稱讚那答得有智慧的文士一樣喜悅的加以稱讚。此下沒有,他便開口問他們,然後又自己回答說:「大衛被聖靈感動,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的仇敵放在你腳下。』大衛親自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後裔呢?」
      耶穌所引述的經文來自詩篇一一零篇第一節:「耶和華對我主說(nᵉʾum yhwh laʾḏōni)。」以色列人不直呼上帝的名字,所以中文聖經譯為耶和華的,在被擄時期或更明顯地在主前三世紀後,已停止如此稱呼,而改以「我主」(Adonai)代替。[1]這樣一來,耶穌所引述的那句話,等於是「(我)主對我主說」。此詩既原為大衛所作,第二個「我主」必非大衛自稱(按君王在古代亦被稱為「主」),因此耶穌把這個問題拋給眾人:如果基督是大衛的後裔的話,基督在身分上不會大過大衛。這樣一來,為甚麼大衛會稱他為主呢?詩句裡的兩個主,第二個主乃是要坐在第一個主的右邊掌權。這首彌賽亞詩篇所指的彌賽亞,被稱為「主」,那就非同尋常了。
      到這裡,耶穌似乎要主動揭曉他的身分,意思是:他乃是祂。 
      我們或許也有一個生命的歷程。雖然在教義上我們認識「主」是甚麼意思。但我們卻要在生命歷程中經歷他,才明白他真的是祂,真的是主。馬可福音裡這位與你互動的耶穌,祂乃是你的主。

[1]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Yahweh

五月十九日 (第67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

28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的辯論,知道耶穌回答得好,就問他說:「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呢?」29耶穌回答:「第一是:『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30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31第二是:『要愛鄰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32那文士對耶穌說:「好,老師,你說得對,上帝是一位,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別的了;33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又愛鄰如己,要比一切燔祭和祭祀好得多。」34耶穌見他回答得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甚麼。

      「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這是耶穌對於那緊接於撒都該人與耶穌辯論復活之後出現的一位文士所給予的讚賞。或許有不少信徒以為,上帝的國是在將來才會有的,而一心也等待著將來離開世界,便可以進入上帝的國了。這一種想法,或先前我們提到的「進入天堂」的想法同出一轍。這顯然不是新約,更尤其不是福音書耶穌的教導中的說法。若不然,此說耶穌所說的話「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的意思便等於「你死期不遠了」。
      耶穌這話的意思是,這位文士深得誡命的真諦:愛上帝和愛鄰如己,而他在回應耶穌所說的這兩點之後,補充說這兩點「要比一切燔祭和祭祀好得多」。顯然,他確實是明白律法書和先知書精意的人。話說先前提到的撒都該人,他們也是篤信五經(律法書)的。
      所以說,無論是人的復活所表達出的受造生命之連接於生命源頭,如啟示錄所說的不再有死亡,不再有眼淚,對於活在婚姻制度中的人而言,重要的是盡義;盡義者也,即是活出上帝國之真諦:愛上帝以致於愛人。為兄長立後,是在舊約律法的要求,而盡此義務便是義了,盡義是守盟約的行為表現,守盟約是愛的基礎。用新約的話說,這就是上帝國的理想的實踐。所以說,耶穌和撒都該人的對話,以及他和這文士的對話,內涵是一致的。
      「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甚麼。」這一句話為之前一連串的辯論畫下了一個句號。
      話說回來,雖說「從此以後」,一路走來,耶穌從受浸以來,面對曠野的試探,有天使來侍候他。之後他開始服事,重新定義安息日的意義,惹怒了法利賽人。一路走來,他使被邊緣化者、被放逐者、被遺棄者回到社群之中。他開了人的眼,使啞巴能張口,聾子能聽見;但他諷刺了那些本來熟讀律法書,叫百姓聽見上帝話語的人。一路走來,屬上帝的子民中的領袖逐步聯手要來除滅他,但是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卻來經歷他。耶穌基督福音,對一些人而言是起頭,對另一些而言是絆腳石,是冒犯。 
      一路走來的他,你認識了嗎?你對耶穌認識多少呢?稍作停駐,再度回想,靜心思想,這位耶穌──馬可福音敘事裡的這一位耶穌,這樣的耶穌,你會擁抱嗎?你喜歡嗎?你愛他嗎?再思想看看,放下過去刻板的(stereotype)印象,放下自小在兒童主日學中所說那一位慈祥的、讓小孩子到我面前來的刻板印象,進入文本所勾勒的這一位立體的、在與不同的人互動所展示的耶穌。

五月十八日 (第66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

18撒都該人來見耶穌。他們說沒有復活這回事,於是問耶穌:19「老師,摩西為我們寫下這話:『某人的哥哥若死了,撇下妻子,沒有孩子,他該娶哥哥的妻子,為哥哥生子立後。』20那麼,有兄弟七人,第一個娶了妻,死了,沒有留下孩子。21第二個娶了她,也死了,沒有留下孩子。第三個也是這樣。22那七個人都沒有留下孩子。最後,那婦人也死了。23在復活的時候,她是哪一個的妻子呢?因為他們七個人都娶過她。」24耶穌說:「你們錯了,不正是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知道上帝的大能嗎?25當人從死人中復活後,也不娶也不嫁,而是像天上的天使一樣。26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書中《荊棘篇》上所記載的嗎?上帝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27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你們是大錯了。」

各路人馬都出巢了,撒都該人也不甘寂寞。他們享有財富,是親政派,也是法利賽人的對頭。按馬可這段的記載而言,沒有說他們不懷好意,倒像是要來證明他們的思想有理:沒有復活這回事。換個角度而言,他們是理性主義者。不過,由於經文先前提到法利賽人,我們可以合理的想像,撒都該人乘著仍有法利賽人在場,會把這兩派分歧的尖銳問題來刁難耶穌。按著猶太人的傳統,弟弟有責任為過世的兄長立後。撒都該人想了一個邏輯上可能發生的情況,連續七兄弟都未留下後代便作古了。這樣一來,這作妻子的也就和七兄弟都有了夫妻之實。如果人會復活,這情況就尷尬了。

我們不都和這些撒都該人同一個想法。不過,圍繞於復活這議題,有人從走入基督信仰的門檻起,心繫的便是將來可以和至親在「天堂」見面。(話說天堂這概念,在聖經裡可以追溯到伊甸園。伊甸(Eden)有快樂、愉悅、福樂的意思。[1]從神學來說,伊甸園裡的生命樹象徵生命,十字架上的耶穌說:「今日,你要和我同在樂園裡了」,有回到伊甸園的生命樹,意即回到生命源頭裡去。上主就是生命的源頭。我們不完全知道人在世的記憶,和復活之後的生命如何連繫,聖經在這方面所說的極少,不足於作出有系統的整理。但更重要的是,復活象徵著基督信仰中對肉身的看重,復活所指的不只是靈魂。而且,更值得明白的是,我們是在耶穌基督裡被上帝所記念的。

耶穌說:「當人從死人中復活後,也不娶也不嫁。」意思是說,撒都該人問的是人活在世上的時侯,活在婚姻制度裡。人活在這制度裡,也就活在一個社會制度用以建立和維續倫理關係的基本框架裡,在其中實踐當盡的義。復活以後的境界,超越了世上的制度。

再者,耶穌提到摩西遇見荊棘叢的火焰中向他顯現的上帝,對他說:「我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參出三6)耶穌如何用這句話來表達上帝是活人的上帝呢?這背後反映的是猶太人的文化語言和觀念,意思是說上帝過去如何作為亞伯拉罕的上帝,接著又是以撒的、雅各的上帝,今天也必作你我的上帝,將來又作那未來世代的人的上帝。這就是永活上帝的概念。在同一段的出埃及記的經文裡,耶和華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用希伯來人的觀念來看,即是說:我過去如何,現在如何,將來也必如何。我過去如何恩待,以信實待你,現在和將來也一樣如此待你。這話同樣也是對你我說的。


[1] Gerhard von Rad, Genesis: A Commentary, Rev. ed., Old Testament library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72), 76; Gordon J. Wenham,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1: Genesis 1-15 (Thomas Nelson, 1987), 61; Victor P. Hamilton, The Book of Genesis: Chapters 1-17,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 WBEerdmans, 1990), 161。另參 NET Bible Note,第二章 Note 26。相關意義,參黃厚基, 《信實與護佑:創世記的神學詮釋》, 146。.

五月十七日 (第65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

13後來,他們打發幾個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到耶穌那裏,要用他自己的話陷害他。14他們來了,就對他說:「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無論誰你都一視同仁;因為你不看人的面子,而是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納稅給凱撒合不合法?15我們該不該納?」耶穌知道他們的虛偽,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試探我?拿一個銀幣來給我看。」16他們就拿了來。耶穌問他們:「這像和這名號是誰的?」他們對他說:「是凱撒的。」17耶穌對他們說:「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他們對他非常驚訝。

      我們沒有估計錯,結果那三一集團真的去找來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他們的計謀是:「要用他(耶穌)自己的話陷害他。」這正是以言入罪。雖然古代沒有我們時下通行的各種手機通訊功能,也沒有錄音錄影,不會被剪片斷章取義誣陷。可是,手法是一樣的。他們設了一個圈套,給耶穌一個必答的環節,然後便可以抄錄下來,之後用以作呈堂證據。
      這些虛情假意的人,雖是要陷害耶穌,卻表面客氣得很、客觀有禮。客套的話就是「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無論誰你都一視同仁。」這類的話我們或許也聽過,不知你心裡是否會說:「快請進入正題吧!」到底「誠實」、「一視同仁」這形容,是他們真誠的形容嗎?他們看重這生命品質嗎?他們自己會實踐嗎?
      更諷刺的是,他們竟然說:「因為你不看人的面子,而是誠誠實實傳上帝的道。」這不是出於真誠的形容,倒是說對了。更可笑的是,這形容好像是反過來說明他們自己並非如此。他們正好與耶穌相反:他們是會看人的面子的。因此對於傳講上帝的道,也會遷就著、揀些可以講的,不損人面子、不冒犯人的話來講。
      「耶穌知道他們的虛偽」,但也沒有說穿,他們問他該不該納稅給凱撒,他便請他們把一個銀幣拿給他。話說當時的銀幣,當然是羅馬政府發行的,上面印的自然是凱撒的像。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猶太人,當然要繳稅。可是,作為一個附庸國的以色列,本來就滿肚怨氣,沒有民族自主權,又被欺壓,繳稅既是有損民族尊嚴,更是在貧困的生活中百上加斤。法利賽人和希律黨的人當然知道這一點,而後者本來就是靠希律的權力核心的油水自肥的。
      對著這種居心不良的陷害,耶穌再次巧妙的回答:「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是的,凡羅馬帝國所製的銀幣,上面既刻有凱撒的肖像,當然就都是屬於凱撒的,但人卻是具有上帝的肖像,那麼人便是屬上帝的。這一點體認對我們而言,何其重要,無論任何權勢,對我們的生命都沒有絕對的話事權,我們的生命也不屬它,只有上帝才在我們生命裡有主權。這樣的主權,與其說是要來轄制我們,不如說是一種主權的對比:世上的權勢若在我們生命中擁有主權,其目的是掌控我們,把我們工具化、奴役化;但上主卻不是,因祂尊重祂所創造的生命,叫我們歸從祂,是要叫我們在祂的保護和眷佑下;保護我們不受敵人的侵害,不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