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Day18)

耶穌與伯利恆


Yecu kede Beterekem

蘭戈語 / 彌迦書5:1-5


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彌迦書5:2

舊約先知彌迦受默示預言救主生於其中。彌迦書5:1-5上記錄了彌賽
亞降生所在,也介紹了新生王的威嚴與王權。

在非洲,信徒遇見苦難,渴望解救總會藉君王耶穌降生伯利恆的訊息
得到安慰。彌迦預言揭示耶穌紆尊降貴的奧秘:「伯利恆的以法他
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
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5:2)。預言應
驗顯明上帝信守承諾,縱使方法出人意表。

耶穌生於伯利恆這是對今日非洲人來說仍是饒有意義的。貧窮、敵
對、社會不公仍然遍布非洲各處,我們像伯利恆一樣受忽視,毫不起
眼。列強大國也許遮蔽了非洲,但耶穌降生伯利恆馬槽的故事依然給
我們盼望與鼓勵,即是上帝成事不一定靠權力財勢,乃是卑微而出人
意表的。

在烏干達蘭戈教區,耶穌作王生於伯利恆特別有意思。蘭戈很窮,亟
待脫貧。耶穌生於伯利恆強調了上帝的同在,沒有忘記不見經傳的地
方,叫位於邊緣被人遺忘的得著盼望與救贖。信徒因此得到保證,即
或落到最卑微的地步,王的眼目仍然重視。

非洲處境特別襯托出耶穌在伯利恆降生的意義。非洲信徒很明白絕
處求生,需要盼望是甚麼的一回事。卑微降生的王撥動了心弦。耶
穌降生馬槽,卑微到極處,足顯祂深明最窮困者的苦況,與人認
同,共受患難與排斥。

我們在非洲的信徒們團結一致,緊抓耶穌降生伯利恆的應許。無論
是蘭戈或非洲大陸,基督卑微降生的事實都有轉化生命、賦予希望
的能力。在等候祂榮耀降臨,成就上帝給列國的應許之際,願祂的
榜樣激勵我們與各地信徒,重視不同的人與社群,不分貧富,一視
同仁。

默想:


上帝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一無所有的。混雜其中,也有邪惡、詭詐、說謊、暴虐的,但上帝沒有揀選這些,因為這些都不能成就公平、正義、仁愛。求主賜智慧,對邪惡永遠說不。


作者:

Alfred Olwa法政牧師 博士

烏干達

Alfred Olwa法政牧師 博士是靈風學者和靈風出版的作者,任
烏干達蘭戈聖公會主教。

12月17日(Day17)

耶穌與列國


Jesús y las Naciones

西班牙語 / 彌迦書4:1-5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
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
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彌迦書4:2

以色列人分南北二國:以色列和猶大,同樣腐敗。本來蒙揀選活出見
證的,反倒令上帝蒙羞,同樣離棄上帝,轉從別神,拜偶像,設壇獻
活人為祭(歷代志下27-28)。領袖迷戀權力與財富;宗教領袖與先
知淪為商販,按財傳道,只說吉利的話。司法制度崩潰,貪污壓榨令
貧者愈貧,苦不堪言。貧富懸殊,婦孺最慘。抑有甚者,兩國關係惡
劣,戰爭頻仍,甚至勾結異邦彼此傷害。

這是彌迦宣講主道的處境。他開口斥責這些惡行,警告上帝的百姓
必須承擔後果。他痛心疾首地宣告敵人將會入侵,摧毀大地,擄走
百姓。

但先知也宣告,人若悔改歸向上帝,新世代必來臨,列國安定,有盼
望、團結、和平。他應許說,主必出手,有大能與憐憫,擺平遠方列
強之爭,化乾戈為玉帛,教導人活得豐盛,叫尋求祂信靠祂的,走正
路,行善事。

拉丁美洲與世界各地不少國家彼此為敵。轟炸、襲擊、恐襲、慘劇處
處。內爭分裂令人民受苦。有些甚至因內戰死傷無數,陷入苦海。

我們玻利維亞也不例外,外憂內患。在內有派系鬥爭,只為私利,令
人欲哭無淚。最可悲的是貪腐無孔不入,行政立法司法,連選舉機制
都被侵蝕掉。

現實令人沮喪。但先知彌迦的訊息是切合我們與其他國家的。主必
定介入調停。祂能夠為信靠祂的成就和平、團結、安穩、互信、福
樂,皆因祂已打開了親近祂的道路!我們與上帝和好,即曉得信靠
行道,家庭、社會、國家關係全面改善。我們會彼此照顧,互相分
享,不再自私,唯利是圖。我們甚至可以為別人犧牲,因為耶穌已
經為我們犧牲。在耶穌基督的統治下,新世代已告展開。祂絕不偏
私、完全正義、敏銳憐憫、公平公正、智慧全備。

親愛的讀者,請與我一同回答下列問題:作為天上國民,你會怎
樣傳播和平的訊息?怎樣追隨耶穌為和平付出代價,致力改善家
庭、社會、國家、世界的關係,達成和解?這個將臨期,願我們
藉耶穌所賜的平安得著盼望,「奉主我們上帝的名而行」,作和
平的使者。

默想:


「罪的工價乃是死」,罪是甚麼?罪就是人追求極致。夏娃要得智慧、分辨善惡,極致如上帝,罪就成了。 軍人極致地相爭,於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孤兒寡婦流離失所;管治者極致地治理,終成專政,貪贓枉法,唾棄互信互助,冤獄錯殺。歷史證實人無法自救擺脫罪。聖經指出「你們得以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上帝,他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成為公義、聖潔、救贖。」


作者:

Maria del Carmen Urey
玻利維亞科恰班巴

Maria del Carmen Urey現居玻利維亞科恰班巴。她是靈風講道
指導員,在教會協調講道團契,且是靈風玻利維亞國家團隊的
成員。

12月16日(Day16)

耶穌與受苦之僕


İsa ve Acı Çeken Kul

土耳其語 / 以賽亞書52:13-53:12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以賽亞書53:3

作為自小生活在中東的基督徒,早已習慣受人非議:十字軍、吃豬
肉、奢華崇洋等。朋輩心目中認為基督教無苦無痛。反之,只有造成
苦難與不公。這類反應夾雜著真實與錯謬,故然可以予以駁斥。但平
心而論,人們一想起基督徒與基督教,大概不會立刻想到苦難。

然而我們所跟從的乃是被釘十字架的一位,即是以賽亞刻骨銘心描繪
的受苦之僕。基督耶穌到世上叫我們得醫治而受壓逼、嘗痛楚。我們
也不能將這真理規限在被釘的一刻,作受苦之僕乃是基督降世為人的
核心真理。這是上帝向人啟示自己的核心,好叫列國能看見未有人告
知的,能明白未曾聽過的(52:15下)。以賽亞似乎暗示上帝給列國
的啟示,核心正是忠僕受苦。多麼令人詫異的想法!宇宙之神竟向列
國啟示自己為憂患之子,告訴列國祂知道受凌辱、遭踐踏、受痛苦、
被出賣、被誤解、被冤枉、經死亡的滋味;且告訴他們之所以忍受這
一切全為了愛、為了接近他們,付上罪的贖價。耶穌生平流露著犧牲
的愛,因為上帝一向如此,自我們偏行己路以來,從沒改變。上帝一
直與我們一起受苦:暴力、憂慮前途、被奴役、戰爭、不公、政局不
穩、貪腐、貧窮—聖經與歷史裡的所有苦愁、迫近眉睫的煩惱,上
帝都與我們共受。其實這是好消息,許多人都要聽。基督教的福音應
該是這樣子的。

在這不惜工本美化自己吸引別人,或者去追求扭曲標準的世界裡,
以賽亞的受苦之僕卻「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
使我們羨慕他。」(53:2下)。可是我們似乎有時候要為福音塗脂
抹粉,冷落受苦之僕,儼然已經高枕無憂。將臨期提醒我們仍需等
待、仍在飄流、受苦、眺望遠方,等祂回來。

面對如同看著破鏡的受傷世界,我們要放棄「美化」基督的工夫,
只要展示叫人得醫治的刺穿了的手多美、背負我們的憂愁受傷的背
多優雅就行了。當我們覲見受苦基督時,千萬別掩臉,免得列國以
為上帝毫不熟悉痛苦。這個將臨期,但願我們記得我們仍然要等
待;等待那為招聚後代而被宰殺的羔羊;等待列國看見未被告知、
明白所未曾聽見的:耶穌正是受苦之僕,是為他們而受,與他們同
哭,也為他們而哭,好把痛苦永遠消除的一位。歡欣!歡欣!以馬
內利就是來到你身邊的受苦之僕。

默想:

「愛人如己」並非口號,也不只是態度,而是信徒生活的方式,生命的狀態。主耶穌親身示範了成為愛人如己的基督,祂以和平、公義、聖潔、仁慈、寬恕、忍耐、良善、溫柔在世生活,這樣,祂就確保人能以此互相幫助。將臨期不只是讓我們回想耶穌降生,也是讓我們效法祂,如何存活於世。


作者:

Kayra 長老

中東


基於安全理由,作者資料保密,敬希見諒。

12月15日(Day15)

耶穌與暗世大光


Si Jesus ang Liwanag sa Kadiliman

菲律賓語 / 以賽亞書9:2-7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
–以賽亞書9:2

1992年馬尼拉大停電,據說是厄爾尼諾天氣現象所致。我記得當時
全市陷入黑暗,生活困難重重;自由快樂頓失;沒有平安;政治經濟
舉步維艱。

以賽亞處於政經靈性不穩的時期,希望以色列前景變好,預告「住在
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9:1-2)。以色列因拒絕上帝、抗拒
祂的王權而自墮黑暗。這是以賽亞的比喻:上帝停止了工作,或者不
再同在。以色列人背棄上帝,不但喪失自己的王,連真正為王的上帝
也失去,落在萬般痛苦中。以賽亞針對這樣的黑暗預言要復興百姓,
藉著新生王將和平、公平、公義帶給百姓與萬國(9:6-7)。

以賽亞發出預言後,以色列間有好王與平靖的日子,但往後世代仍然
是黑暗籠罩居多。馬太看清以賽亞預言尚待應驗,將它重拾,套在耶
穌身上(馬太福音4:12-17)。

為何這位王能帶來光明?為何能成為以色列與列國的喜樂?以賽亞
書9:6-7詩意地道出答案:「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
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
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
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
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大光帶來的喜樂源自祂所建立的國:那是平安的國、人神復和、天
下太平;又是公平的國,絕對沒有打壓,欺詐,腐敗,邪惡;也是
正義的國,一切都得到平反,生命得以興盛!以賽亞且說,這是永
遠的國(9:7)。

馬太認為上帝的國乃憑應許的王耶穌而立。聖誕就是舊約應許與預
言的上帝國的黎明。耶穌降生,萬民見到大光(路加福音2:-21),
今日仍然照亮。見到了光的人,喜樂滿懷。

放眼今日世界,例如本國菲律賓,生活事奉的關島,以賽亞的預言
遙不可及。兩地都有政治經濟困難,個人生活掙扎盡在不言中,何
來大光?在教會裡,在上帝的新人類中。教會是耶穌國度的延伸、
是上帝藉她的使命在世擴展國度之所在。我們回應君王耶穌的呼
召,悔改跟從(馬太福音4:17、19)。我們肯定經歷大光中的喜
樂,嘗到預言中的初熟之果。君王耶穌是我們在黑暗裡的大光。

默想:

今天面對世界的文化,面對政權,面對社會需求,信徒變得無止境的自卑與無助。基督徒領袖諂媚之情此起彼落;領袖中的領袖更在偷偷地在貪愛世界中渡日;坦蕩蕩地向人求榮耀。試問二千年前使徒四散各處,要把福音傳到地極的志氣在哪?似是膽怯得蕩然無存。求主憐憫,讓我們在將臨期中想一想,這樣對嗎?這樣好嗎?


作者:

Jason Valeriano Hallig

關島

Jason Valeriano Hallig與妻子現居關島。擔任密克羅尼西亞地
區拿撒勒人會宣教士。Jason是一位牧師,也是菲律賓亞洲神
學研究院及宣道研究院新約特約教授。

12月14日(Day14)

耶穌與童女生子


Kumarir gorbhot probhu Jisu Christor jonmo

阿薩姆語 / 以賽亞書7:14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
以馬內利[ 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以賽亞書7:14

聖經載有激發極大爭議的題材,對非信徒來說更加不在話下。在我們
醫學界中也不乏這些質疑者。有兩項關乎我們親愛的主耶穌基督的事
特別惹人注目:童女所生、身體復活。我們這裡只談童女所生,嘗試
明白這事與父上帝為救世人而定的救贖計劃有何關係。

在摩西駐足西乃時,上帝為個人與全民預備了以無瑕疵的祭牲(利
未記1:3下)為贖罪祭。希伯來書指出這只是權宜措施,否則不會不
斷重複(希伯來書10:1-4)。那麼,無瑕疵祭牲何所指?真有一勞永
逸,為世人永遠除罪的無玷祭牲嗎?

創世記第3章指出因亞當背叛,罪就進入世界,人類從此受轄制,世
代相連,有如高血壓、糖尿病、某類癌症般遺傳下去。誠然我們生下
來就有了被罪污染的基因(羅馬書3:23),犯罪傾向與生俱來,無需
唆使。

以賽亞關於童女生子的預言(7:14)的重要性就在這裡。上帝按計劃
揀選馬利亞依時在馬槽生下耶穌。獨一無二的童女生子將耶穌與所有
人分別出來,祂沒有罪人基因,祂成孕方式異於常人。結果,祂生來
無罪,完美無瑕,在上帝眼中為完美的祭牲,正如施洗約翰說的(約
翰福音1:29)。今天,我們俯伏在上帝面前敬拜,承認祂藉祂兒子耶
穌基督降生成就了人類的救贖。

這個聖誕,但願童女生子的必須性照亮我們的心、平息我們對主救
主耶穌基督神蹟地降生的疑問。祂在完美的一刻,以完美的方式使
我們與上帝和好,得享永生(約翰福音14:6)。讓我們為耶穌奇妙
降生、見證上帝對人類不變大愛,賜下救贖鴻恩,歡呼快樂!

默想:

在問題和解答以外,還有一個選項,就是「信」,所以聖經說「人非有信,就不能⋯⋯」這是多麼奇妙的狀態。世界有一種人,預設了一種想法,然後用這種設想去解說和解決所有事情,而且從一開始就否定了上帝在工作。難怪耶穌曾說「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讓我們在將臨期重新再次思想福音,準備好赴天國的筵席。


作者:

Mahesh 醫生

南亞

基於安全理由,作者資料保密,敬希見諒。

12月13日(Day13)

耶穌是智慧的體現


中文 / 箴言第8章

因為尋得我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
–箴言8:35

2022年12月28日,我首次涉足Chat-GPT的世界,眼界大開。幾秒鐘
之內,它已把我窮一生才蒐集得到的知識呈現眼前。未知你已經體會
到它的厲害嗎?

面對人工智能、科技希望,電腦、機器、機械人會否將人投閒置散,
愈來愈令人擔心。坊間討論多集中在消除恐懼擔憂方面。箴言第8章
所說的知識與智慧又可以怎樣助人面對威脅?

箴言第8章篇幅雖長,但關於智慧的論述段落分明:1.智慧的化
身;2.智慧勝財富;3.智慧先於受造世界;4.智慧管理著萬有;5.智
慧如巧匠;6.智慧帶來生命,不是死亡。

箴言第8章最切合我們現況的訊息就是智慧與知識是有形有體的。或
者可以說,要駕馭人工智能就是保證它不能成為真身。它雖有資訊、
知識、能力、創意但無法像人一樣共享空間、互相交往、彼此相愛。
這個它沒有(縱使人正致力注入意識與「人性」給它)。

這正是耶穌進場的位置。祂是智慧的體現,神來智慧,非人工智慧。
祂在創世之先已經有非人類能及的知識和智慧,卻選擇進入時間空間
裡成為真實的人。祂經歷正常的出生,生於馬槽,呱呱落地,哭聲在
歷史長廊盪迴。祂在人世間吃、喝、睡(約翰福音1:14),與常人一
樣「智慧身量齊長」(路加福音2:52)。

即是說,耶穌擁有一切智慧知識寶藏於一身(歌羅西書2:3),超乎
所有人工智能,作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維繫者,創造力無可匹敵(歌
羅西書1:15-17),所有能力都永存於祂這個真實的人身裡面,成為
祂的生命力。耶穌到世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展現具有真理、智慧、
知識,「充充滿滿的有恩典」(約翰福音1:14)是甚麼一回事。恩典
與施予是互相緊扣的—以恩恤、仁慈、忍耐、溫柔對待在下的、
不配的、不值的。在唯利是圖,論功行賞,效率第一,多勞多得的世
界裡,恩典令人側目。它明白人的恐懼、笨拙、限制、軟弱。恩典是
醫治冷漠世界的良藥,能把知識與真智慧結合起來。耶穌正是智慧的
化身、箴言第8章的實現,要賜生命給接受祂,擁戴祂為救主為君王
的人。我們在祂裡面得生命—永恆、豐盛、有意義。這是有價值活
下去的,是應有的人生。耶穌活出了在上帝和人面前都得喜愛的生命
(路加福音2:52)。

人工智能前途如何我不知。我希望在跟從耶穌的人裡,會有能人使
它的益處得到最大發揮,害處減到最低。但我知道人類只要張開雙
手就可以迎接耶穌,因祂來了,充滿恩典和真理,要我們健康昌
盛。箴言第8章智慧女士跑到街頭,挨家挨戶邀請人—愚笨幼稚、
聰明伶俐—無任歡迎,來得她所體現的。我們仍在人工智能世界
中尋找自己的位置時,智慧女士對尋得耶穌的人說,「尋得我的,
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8:35)。但願你在將臨
期,在祂裡面得著安息、盼望、真智慧。

默想: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為何而活?為誰而活?當生命完結時,曾經存活過的我還有意義嗎?這些如此基本的問題,趁著將臨期去思考甚好。福音書中的耶穌,也記載了耶穌如何回應這些問題,祂以人的本質,為我們示範了人的本質,並且成為我們的智慧。


作者:

何世莉博士

台灣

何世莉博士是靈風學者和靈風出版的作者,現為台灣中華福音
神學院舊約副教授。

長者系列 (2025 Apr-Jun)

339-02 喜樂班

簡介:配合教會讀經計畫的進度,學習每卷書的大綱、概論和神學信息。並且每週會一同解說讀經計畫相應進度的艱深經文內容。

時間主日中堂(上午9:45-11:00)
日期4月6日-6月29日
課室1207室
教師林龔瑩瑩傳道

339-04 長者認識信仰(識福)課程

簡介:認識信仰生命其實是行走一條嶄新的生活道路。通過一系列認識上帝、認識教會的聖經學習,幫助初信者掌握在主裏成長的要訣,並且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與其他班員彼此支持,在學習主道的路上,相互鼓勵成長。(歡迎弟兄姊妹陪同長輩一同出席)。

時間(逢周二)早上10:00-11:00[循環課程,可隨時加入學習]
日期4月8日至6月24日
課室711室
教師林龔瑩瑩傳道、謝蕭筱梧姊妹

339-06 長者浸禮(享福)課程

簡介: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退休人士認識上帝的本性、罪對人的影響、上帝拯救的恩典、加入教會的意義,浸信宗派的相關禮儀和教會歷史,幫助準備接受浸禮及投身教會生活的信徒,將團契、禱告、靈修的生活,融入和落實在基督徒的新生命中,需經教牧同工約見。(歡迎弟兄姊妹陪同長輩一同出席)。

時間周二(早上10:00-11:00)
日期4月8日至6月10日
課室707室
教師張智偉傳道

339-07 長者查經課程第一冊<耶穌生平>(05-06)

簡介:參加者由導師帶領依從<耶穌生平>課本研讀。

時間(隔周二)(早上11:30-12:30)
日期4月8日至6月24日
課室709室
教師梁世祺弟兄

12月12日(Day12)

耶穌與寶貴聖言


Jézus az az Ige, aki az igazi kincs

匈牙利語 / 詩篇119篇


行為完全、遵行耶和華律法的,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 119:1

潮流愛故事。今日,善惡觀、幸福觀全部以歌曲、電影、連續劇來傳
遞。在後共產的匈牙利,質疑上帝的存在與啟示已成為日常。全球後
現代或元現代文化叫人以反規則、秩序,才是發現真我的正途。然而
此路不通,反會扭曲人性,剝奪生命。有異於這些故事的是上帝的話
語與見證。它們不單能指引、激發、勉勵,且是真實、美好、公義、
堅定,賦予生命,帶來徹底革新的。它們能使最愚笨的人有智慧,
甚至超過所有的老師(詩篇119:99),也能叫人成為鹽(馬太福音
5:13-14)、成為光(腓立比書2:15)。

詩篇119篇的作者表示自己以及所處的世界並不完美,正如我們所經
驗的。他的心因愁苦而消化(119:28),自知軟弱,「如亡羊迷路」
(119:176),面對掙扎「性命幾乎歸於塵土」(119:25);外來的
艱難(119:107)、別人的惡行(119:95)也令他苦不堪言。他認定
自己是上帝親手製造的(119:73),只是在世寄居(119:19),是
上帝的僕人(119:125),並衷心承認單屬於主(119:94)。

此人與上帝的話語與律法密不可分:在智性上(靜觀、思考、默想、求知);在感性上(雀躍、喜悅、渴求、愛慕、投靠、寄望、依附);在行動上(謹守、遵行、轉從、行在其上、按照而活)。他夢寐以求的是面對上帝的誡命,絕不轉離、遺忘、耽延。這種態度令我們想起耶穌的命令:「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馬太福音22:37)。

這篇詩篇所說的是上帝的律例、誡命、典章。它們為甚麼不會窒礙
人的自由,反而叫人自由自在、充滿信心的享受有秩序的生命呢?
為何它們指示正直之路,就能堅固我們,叫我們生氣勃勃?這首歌
沒有叫人違反誡命,反而顯示誡命是人心所渴慕的,以其指引方向
為可喜可悅的(119:35、131)。乍看之下似乎冷冰冰訓詞又如何
叫詩人心中溫暖,愛慕不已(119:159)?答案就是它們是從上帝
來的:話語、律法、律例、法度、判語、誡命、訓詞。上帝的心
意、價值、喜好全都寫在其中。它們展示出愛上帝愛人的生命。說
到底,上帝的道與耶穌本身是妙合為一的:律例命令是祂心聲的迴
響,也是祂相貌的輪廓:就是耶穌的心與臉。凡藉聖民透過聖言看
見耶穌的—無論是律例典章或新約福音—都因喜樂、欣悅、詫
異、敬畏加入詩篇119篇的讚美行列。

耶穌、上帝的道—取樂成了肉身,活在人間,完美無瑕地守全了
律法,不但賜下真道,且為我們捨命。祂守約施慈愛,把生命賜給
我們(119:88)。

默想: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我們無法比較不同世代的遭遇,但可以肯定的,今天從神學院出來應對文化的專家,比單以傳福音為志業的宣教者為多,傳福音恍惚變成次等聖工,那些專家在教會圈子裡舉足輕重,指導信徒遵守的似乎已超過主耶穌吩咐門徒要教訓人遵守的。求主憐憫,求主賜傳福音的力量。


作者:

Bori Mikola

匈牙利布達佩斯

Bori Mikola於匈牙利布達佩斯賈雷里加斯柏大學任校牧,為牧
者提供持續教育也訓練青少年及信徒領袖。

12月11日(Day11)

耶穌與大衛的主


Jesús y el Señor de Davi

西班牙語 / 詩篇110篇


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
–詩篇 110:1

大衛所寫的110篇第一句說,耶和華把王權賦與大衛尊稱為主的一
位,「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
凳。」當第二節說,「耶和華必使你從錫安伸出能力的杖來」,這位
主的王權就更加被肯定了。

耶穌視此話為預言,直接套到自己身上,認定自己就是踐踏仇敵的得
勝君王。當法利賽人反駁說彌賽亞是大衛的子孫,耶穌即反問,既然
如此,大衛又何以稱祂為「主」?(馬太福音22:41-45)。就這樣,
耶穌說明應許的彌賽亞縱使自大衛而出,仍然是主。事實上,祂既是
大衛子孫,更是上帝在肉身中顯現。

創世記第3章按應許來的一位要戰勝罪、死、魔。這位彌賽亞必先受
羞辱、唾罵,然後殉道。但祂要死而復活應驗預言,得以凱旋(希伯
來書2:14-15),坐在父上帝右邊(以弗所書1:20-21)。

這樣思念主真的精彩!縱然世間權勢起來敵擋上帝,我們卻忠於祂,
勢要敬拜必勝君王。祂為了我們掌王權,所向無敵。

更美的是, 得勝之君是「照麥基洗德等次, 永遠為祭司」的
(1 1 0 : 4)。大衛預言了耶穌的祭司職分是直到永遠的(希伯來書
7:17-25)。祂死的那個下午,聖殿的幔子裂開兩半。希伯來書9:1-12教我們明白這是因為耶穌為我們開了一條通道,可以直達父的面前。祂坐在父上帝右邊,為永遠的祭司,為我們代求(羅馬書8:34)。


多麼奇異的喜訊!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罪惡掙扎不安時,竟有永遠的
祭司作先鋒,領我們回到父上帝那裡去。祂賜下寬恕,叫我們與上
帝和好,又差派聖靈扶持我們勝過軟弱與苦困。

不止如此,君王耶穌也是審判萬國的主。詩篇110:5-7說出祂發怒之
日會作甚麼。祂的行動是激烈的:打傷、打破。不公不義的權勢要
被定罪。從創世到主再來所累積的一切罪惡,都要被肅清,主要定
蛇與敵擋祂公義王權的為有罪(啟示錄20:11-14)。

多麼偉大的盼望!在這混亂的世界裡,到處都有噩耗,最軟弱無助
的人時常受到財雄勢大的帝國所欺壓,然而最有大能的一位,終必
撥亂反正,大快人心。

耶和華起了誓,言出必行。詩篇110篇許諾了比大衛更偉大的得勝之
王、永恆祭司、公義的審判官耶穌必然來到,萬有都要服在祂的腳
下。「敵基督」的體系和領袖終必塌下。主耶穌要為我們再來,永
遠作王。每個將臨期都是回顧與前瞻的日子。祂必再來!

我們今天要同聲說,「我王我主啊,感謝祢!祢榮升父右邊,勝利凱
旋,為永遠大祭司,替我們祈求,又必再來施行審判,迎接教會,並且消滅所有欺壓人的仇敵!」讓我們一同禱告,「主啊,願祢快來!」

默想:

撒但就是說謊人之父。從亞當夏娃吃了分辨善惡樹的果子後,就曉得竄改歷史,編造歷史。愈有權有勢的人愈喜歡隱藏真相,但上帝的話總是說得明明白白;祂掌管歷史不是指祂在控制人,而是指祂所看見的歷史都是最真實,最原汁原味。所有人都逃不了祂的全知。主,來了,是為拯救;祂再來,是為審判。


作者:

Mercedes Quintero
哥倫比亞麥德林

Mercedes Quintero現居哥倫比亞麥德林,是哥倫比亞靈風講
道講道團契國家協調員。

12月10日(Day10)

耶穌與被唾棄的人


喀麥隆Meta’語 / 詩篇 22篇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甚麼離棄我?為甚麼遠離不救我?不聽
我唉哼的言語?
–詩篇 22:1

你曾否被人遺棄?會否有同感?

造成絕望被遺棄,孤苦無助的原因很多。自2016年以來,操英語的喀麥隆地區發生戰亂。期間,多人被殺或目睹親人被殺。有人受殘虐,家園財物,付諸一炬。不只如此,重要經濟活動停擺、市場癱瘓,全面蕭條,了無生機。有人被逼逃離家園,在其他城鎮作「流民」,也有人拋妻棄子逃往鄰國,留下他們在街頭哀哭;甚至母親要掘墳墓埋葬孩子。

陷入絕境時,我們孤苦無助,呼天搶地,問上帝,祢是公平的麼?為
何任憑殺戮不停?我們走在街上仿如以西結置身「滿佈骸骨之谷」
(以西結書37:1-6、13-14),屍橫遍野,渴望上帝終於把生命吹進
去。人們目睹此情此境,只有唸誦詩篇31:10:「我的生命為愁苦所
消耗;我的年歲為歎息所曠廢。我的力量因我的罪孽衰敗;我的骨頭
也枯乾。」有人歸咎祖先所犯下的;有人認為我們是遭天譴。無論如
何,絕望無助是現實。

每當痛苦難受,沒有出路,人類第一反應就是上帝沒有眷顧人。耶穌
在驚濤駭浪時熟睡船上,門徒的反應正是這樣:「夫子!我們喪命,
你不顧嗎?」(馬可福音4:38)。

詩篇22篇第一句就是絕望的呼求。大衛苦不堪言,唉哼訴苦。然而後來的經節卻表示信靠,深知從不失信於列祖的上帝,必不丟棄他;自他年幼已眷顧他的,會在急難中格外同在。大衛重提上帝如何向列祖守約,同時重申對上帝的信心,知道祂必施恩相救(22:11-21)。經文固然寫下指控,以為上帝撇棄了大衛,也同時提醒我們遇難時誰可依靠。

奇妙的是,耶穌在十架上重複了大衛絕望的呼求:「我的上帝!我的
上帝?為甚麼離棄我!」(馬可福音15:34)。我們的主也經歷了被
棄的絕望,從而呼求上帝。在將臨期,毋忘救主降世的目的,把祂帶
上加略山的十架。耶穌的呼喊提醒我們兩個重點:

一、上帝自己在耶穌裡認同了人間一切痛苦。曾被唾棄的耶穌嘗盡苦
楚:成孕的醜聞、生於馬槽的淒涼、與宗教領袖交惡、眾叛親離—
孤身上十架,祂所過的是痛苦的人生。但祂最終勝過了一切。

二、耶穌在十架上為上帝所離棄為叫我們永不被棄。祂承受了我們的
罪及其刑罰—死亡並隔絕於上帝—祂取代了我們。如此,我們知
道自己既因信與祂聯合就永不被丟棄,即使環境難處令我們感到這
樣。正如在雪地上看羊的牧羊人所聽見的,上帝的使者向我們所傳的
是令人心安、疑慮全消、心中暖和的訊息:「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
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
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10-11)。是的,上帝看見我們的苦況,聽見我們的呼求,所以祂賜下救主給我們。願那曾被棄、為救我們嘗盡苦楚的耶穌基督,使我們在祂裡面得享安息。

默想:

當我們明白救恩奇妙之處,就不難發現人活著太有意義了。保羅說「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讓在困境中的人都有機會迎接萬主之主,萬王之王。


作者:

Bah Formijang 牧師

喀麥隆

Bah Formijang牧師是喀麥隆長老會牧師,也是靈風學者,現
正修讀非洲基督教博士學位;與妻子育有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