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九日 (第29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馬可福音第五章

35耶穌還在說話的時候,有人從會堂主管的家裏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駕老師呢?」36耶穌不理會他們所說的話,就對會堂主管說:「不要怕,只要信!」37於是他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弟弟約翰同去,不許別人跟著他。38他們來到會堂主管的家裏,耶穌看到一片吵鬧,並有人大聲哭泣哀號,39就進到裏面,對他們說:「為甚麼大吵大哭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40他們就嘲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趕出去,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41就拉著孩子的手,對她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女孩,我吩咐你,起來!」42那女孩子立刻起來走動——她已經十二歲了;他們就非常驚奇。43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要讓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她東西吃。

      就因著途中這麼的耽誤。耽誤,對誰而言呢?對那得醫治的女人而言,是重獲人生的契機。我們眼中看見甚麼?先前當她得醫治的時侯,在耶穌身邊的門徒,一無所知,甚麼也沒看見。所以才會對耶穌說:「你看眾人擁擠著你,還說『誰摸我』呢?」(五31)。
      本來門徒們是浩浩蕩蕩的往會堂主管的家裡去,要去見證耶穌醫治他快要死的女兒。誰知,這麼一個耽誤,「有人從會堂主管的家裏來,說:『你的女兒死了』」。即是說,這一陣子,會堂主管一直在耶穌一行人當中,十分有可能就在耶穌身邊。即是說,他親歷那耽誤的那個時辰,目睹那女人的顏面,見證發生的事,聽見耶穌和她的對話。
      馬可沒有告訴我們那會堂主管心裡怎麼想。他怎麼沒有催促耶穌?他在女人出現的那一刻,或說耶穌把她叫出來的那一刻,有沒有不耐煩,希望耶穌快快把她打發掉就是了。心裡是否有那「事有輕重緩急」的批評幾乎快說出口?這不起眼的女人算甚麼?或許,以上這一些心思他都沒有。他只是靜靜地看著,也默默有耐心的等候著。
      或許這會堂主管真正萬萬想不到的是:女兒真的等不及了,死了,過了可醫治的黃金時機了。這一下,他可能十分懊惱、後悔、自責。就在這當下,耶穌主動的對他說:「不要怕,只要信!」彷彿他知道這一刻會堂主管心中萬般思緒,多麼體貼的又有力的一句話。
      去到那會堂主管家裡,場面是一片混亂吵雜,充斥著哭聲。耶穌的話,帶著明顯的對比:「為甚麼大吵大哭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引來的反應是嘲笑,耶穌唯有把他們趕出去。會堂主管和他的家人這一刻所需要的不是這一些不信的態度。一顆有空間接受主作為的心是開放領受的(receptive)。我們在經血不止的女人身上學到一種渴望的、逼切的信心型態,在此學習的是一種安靜等候到底的開放領受的信心型態。經文中的女孩的父母以及跟隨耶穌的人,被視為這樣的人。我們也應該成為這樣的人。
      耶穌拉著她的手,吩咐她起來,她就起來行動了。不過,卻囑咐在場的人不要讓人知道這事。這又讓我們心中有個謎:為甚麼呢?或許,叫人復活的事,會引來不少的騷動以及無謂的辯論吧,那是耶穌所不想要的。 

      話說,這女孩剛好是十二歲,而那女人患經血不止的病也有十二年。十二歲,可能也暗示開始有經血的年歲,對比著有經血問題的女人。經血代表不潔淨,但血代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