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 (第8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約翰福音第十三章

36西門‧彼得問耶穌:「主啊,你去哪裏?」耶穌回答:「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以後卻要跟我去。」37彼得對他說:「主啊,為甚麼我現在不能跟你去?我願意為你捨命。」38耶穌回答:「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

      彼得啊,你想去哪裡呢?他想像耶穌要去哪裡呢?彼得感受耶穌像是在道別。但耶穌明明的對他們說:「但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十三33下)。在彼得的追問之下,耶穌說彼得「現在不能」去,但將來卻要去。彼得卻言之鑿鑿的說:「我願意為你捨命。」
      彼得不知道耶穌即將去死,不明白為甚麼他現在不能隨耶穌而去,不過,一貫熱血的他,不假思索的一句「我願意為你捨命」,後來竟然成真。早期教會傳統認為彼得為主殉道而死。這就應驗了以下這句耶穌的話:「『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輕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彼得會怎樣死來榮耀上帝」(廿一18-19)。約翰福音成書的時候,彼得應早已殉道。
      彼得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殉道,更沒有想到自己會不認主。作者把這一段話一併記載在耶穌預告猶大會出賣他的同一幕,似乎暗示著同樣被預告會否認主的彼得,也只是百步和五十步之別。不過,作為對比,一個是心術壞了,一個卻是意志薄弱。後來,前者還要影響著後者。
      一個人物,一個初期教會舉足輕重的使徒,在約翰福音作者的敘寫下如此出現,反映第一世紀教會群體如何記憶這位使徒。先是言之鑿鑿,臨危意志薄弱,終離出賣恩主一步之距,復在被問「你愛我嗎?」之後,作者路加敘述他被聖靈充滿後的勇敢,最後人追憶的是他為主殉道。我們今天也活在教會的實景裡,活在群體的記憶中,別人會如何追憶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