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 (第44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八26-33

26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27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塞俄比亞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塞俄比亞女王甘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去禮拜。28回程中,他坐在車上,正念著以賽亞先知的書,29聖靈對腓利說:「你去!靠近那車走。」30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正在念以賽亞先知的書,就說:「你明白你所念的嗎?」31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他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32他所念的那段經文是這樣:「他像羊被牽去宰殺,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他卑微的時候,得不到公義的審判,誰能述說他的身世?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

      作者沒有特別解釋「主的使者」是誰?是天使嗎?是上帝所差派的不知名的人嗎?總而言之,是主的作為,是聖靈的行傳,這是我們閱讀的主線。總而言之,先前本來腓利去到撒瑪利亞傳講主的道(徒八5),這時他則被引導向南往加薩的路上去。這一轉折,有一個作者要記錄在案的人物:埃塞俄比亞的太監,正如先前為西門記上了一筆。是的,律法書上記載,行邪術者是上帝所憎惡的(申十八10-12)。有這樣背景的人既能蒙恩;同樣的,律法書所禁戒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的太監,或說「被閹割的」(申廿三1),也可以蒙恩。
      作者回應著以賽亞書裡的話:

3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不要說:⁄「耶和華將我和他的子民分別出來。」⁄太監也不要說:「看哪,我是枯樹。」⁄4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那些謹守我的安息日,⁄選擇我旨意,⁄持守我約的太監,⁄5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紀念碑,有名號,⁄勝過有兒有女;⁄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賽五十六)

      顯然,以賽亞書五十六至六十六章的經文不但展現出被擄回歸處境下的萬民歸向上主的願景,更是提供了一個和律法書(申十八)不同的神學。在此,不但外族人不再被分出來,連太監(被閹的)也比有兒有女的更為有福。因為雖仍是「枯樹」(喻無後),但記念上主遵行祂旨意的太監,卻被上主所記念。
      行傳裡這一段的「不料」,豈只是單純的湊巧。他是有心人,可以說是以賽亞書裡所形容,「選擇我旨意,持守我約的太監」。他是大有權力的人,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的女王手下掌管財政,是今天一國的財政部長。他應節前往耶路撒冷,回程仍在讀著以賽亞書,顯然是有心有權而且還有學職(古代識字者不多)。上主(「聖靈」)看見他,便叫腓利追上車去見他。腓利怎樣聽見聖靈的吩咐我們不清楚,記得這正是行傳對聖靈著墨之處。       
      腓利問道:「你明白你所念的嗎?」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八30下-31)。他的意思應該是,字都讀懂了,但是甚麼含義呢?這也是許多人讀經的感覺。原來他讀的正是我們所熟悉的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即僕人之詩的其中一段。經上描寫的默默無聲「像羊被牽去宰殺」的,正是被釘在十架上的耶穌。
      何等奇妙,一個非洲人,竟早在耶穌復活升天後不久,便因渴慕真道,來到耶路撒冷。這在第一世紀是絕對不簡單的事。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或許一樣有非洲人和其他不同地方的人,行經香港,行經不同的城市和大都會,行傳中的聖靈今天依然看見渴慕真道的人,一樣吩咐聽見祂差遣的僕人使女,為那想要明白上帝話語的人講解明白。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四月十五日 (第43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八18-25

18西門看見使徒一按手,就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19說:「請把這權柄也給我,使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領受聖靈。」20彼得對他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為你想上帝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21你在這道上無份無關;因為你在上帝面前心懷不正。22你要為你這樣的惡而悔改,祈求主,或者你心裏的意念可得赦免。23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不義捆綁著。」24西門回答說:「請你們為我求主,使你們所說的,沒有一樣臨到我身上。」25使徒既作了見證,並且宣講了主的道,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瑪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

      話說先前信了主的西門,本是行邪術,對能力向來感到眩迷而趨之若鶩。心裡想的是甚麼,眼睛留意的便是甚麼。他羨慕使徒一按手便有聖靈賜下。不知道他內心是期望自己也能作合用器皿,成為聖靈流通的管子,叫他藉著禱告便能叫人得聖靈;還是根本是好得「權柄」。從彼得的話裡,我們知道他「心懷不正」。彼得沒有就此任他沉淪於罪,而是直面他說:「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不義捆綁著。」或許他也是「心」不由主,對他而言,所求的就是影響力。其實,今天不少人的服事動機,也是也人生在世感到有用和重要,能發揮影響力,留下生命的遺產(legacy)。人的存在生命有限,不少人擺脫不了那一分揮之不去的存在焦慮(existential anxiety),今天的俗語是刷存在感。
      或許焦慮也可演化為「苦膽」,不是出於自由的心,於是化為心術不正。值得留意的是,這西門豈非已經信了主嗎?正如我們,一樣也是信了主,但卻仍是以為可以透過怎樣的交易換取權柄。西門用的籌碼是錢,我們呢?我們用的是建立關係(俗語說打好關係)嗎?教會裡的關係也是籌碼嗎?
      西門沒有和先前的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一樣被指出欺哄聖靈而當場斃命。為甚麼有這差別?他們為何就命必該絕,而他卻可以苟且偷生?我們也曾指出,作者並沒有直接說是上主出手擊殺了那兩夫妻。反之,我們有的是命喪當下的事實;對所發生的事件作出解讀,彼得對撒非喇說的那一句話:「你看,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對於我們的解讀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個結局於其「請你們為我求主,使你們所說的,沒有一樣臨到我身上。」西門的結局,關鍵在於他所說:「請你們為我求主,使你們所說的,沒有一樣臨到我身上。」或許,心術雖不正,他在關鍵時刻懂得求告,即便那像是最不光彩、也不怎麼「屬靈正確」的禱告。
      話說這一來一往於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的行程,已創造了讓這兩個使徒有機會沿途在不少村莊傳揚福音。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四月十二日 (第42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八14-17

14在耶路撒冷的使徒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上帝的道,就打發彼得和約翰到他們那裏去。15兩個人下去,就為他們禱告,要讓他們領受聖靈,16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任何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浸。17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領受了聖靈。

當時的耶穌信仰的中心依然是耶路撒冷,教會的支柱也駐守於那裡。所以撒瑪利亞的人領受了上帝的道的事,他們是想要加以驗證的。這也無可厚非,就辦事程序而言也是合情合理的。這道傳到耶路撒冷之外也差不多是前所未有的,雖然那時五旬節聖靈降下充滿各人,回到各城各鄉的人,大概也把這福音傳開了吧!

話說是彼得和約翰代表了耶路撒冷的教會前往那裡。於是,「兩個人下去,就為他們禱告,要讓他們領受聖靈,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任何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浸。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領受了聖靈」(八15-17)。這個敘述似乎要加以解釋。先前既已提到那些人信了「腓利所傳上帝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而且也「受了浸」,為甚麼這樣仍沒有領受聖靈呢?福音派所強調信了耶穌便有聖靈內住的說法是否和此這一個記載有所出入呢?這一段正是引起聖靈充滿的詮釋分歧的關鍵經文之一。

首先,從字面解,經文明顯反映一種兩階段論:先信主,然後再領受聖靈(即禱告按手求聖靈賜下)。至少這反映當時使徒的認知,或許也多少來自他們本身的經歷(話說他們都曾親身跟隨主,卻是後來五旬節之時才領受聖靈)。這就引發我們思考第二個解釋的可能—不單是使徒們有聖靈後賜的經歷,而是視此後賜的經歷源自於五旬節聖靈的降臨,更且作者曾引述約珥書的話來印證聖靈在這新的時代(epoch)要臨到凡有生命氣息的人。五旬節既先出現了這聖靈充滿的一刻,那麼在福音蔓延開之處,聖靈也會隨著一路充滿著一批又一批的信徒,一個又一個的聚會點。因應這個解釋,可以產生一個典範(之後保羅去到以弗所也問那裡的信徒受了聖靈沒有),即凡耶穌的福音新傳到之處,必有一個隨後的聖靈彰顯的一幕,作為聖靈要充滿凡有生命氣息的一個印證。不過,話說回頭,也有人認為這典範不需要以福音每到一個新的區域便以一種五旬節模式一波接一波(撒瑪利亞、以弗所等等)的出現,因為行傳記載的是歷史上一次過的事件,福音已被印證是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以至地極傳開了,聖靈也已被證隨著福音傳開而賜給眾人了。

無論我們採取以上哪一個解釋,有一個重點卻是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的,那就是上帝的靈要充滿我們,因為那表徵著祂的同在,祂恩典的榮光要彰顯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帶著能力的,是帶著也藉著祂的話語而來的。願你我都常被聖靈充滿。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四月十一日 (第41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八9-13

9有一個人名叫西門,向來在那城裏行邪術,自命為大人物,使撒瑪利亞的居民驚奇。10所有的人,從小到大都聽從他,說:「這個人就是上帝的能力,那稱為大能者的。」11他們聽從他,因他很久以來用邪術使他們驚奇。12當他們信了腓利所傳上帝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連男帶女都受了浸。13西門自己也信了;既受了浸,就常與腓利在一處,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和大異能,就覺得很驚奇。

      本來,敘事裡出現撒瑪利亞,可以說在我們的意料之中。畢竟作者一開始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一8)。所以,我們讀到腓利前往撒瑪利亞,一點也不感意外。再者,福音要跨越族群,這觀念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然而,出其不意出現的,上帝的恩典也一樣可以臨到。作者記載了一個腓利在撒瑪利亞遇到的一個頗有意思的人物:行邪術的西門,而且報導說他和同城的、那些從小到大因為他能行邪術而跟隨他的,都信了主。這些跟隨他的人,對他的形容是:「這個人就是上帝的能力,那稱為大能者的。」這顯然甚為諷刺,西門若真是上帝的能力,又豈需要再信基督呢?這也埋下一個伏筆,就是他信基督,是基於甚麼原因呢?是出於甚麼動機呢?他眼所見的,心裡感驚訝的,便顯露了他心眼之所在。作者說,他信了主之後,「就常與腓利在一處,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和大異能,就覺得很驚奇。」他看見的是腓利能行大能神蹟,這是他所羨慕的。他本來就是從事「這一行」,靠這「搵食」的。
      我們跟隨主的動機,是否也受我們之所是,我們過去的背景影響呢?甚至說,我們事奉的動機,所謂主的呼召,也反映著隱藏在我們內心裡的渴望,如被人肯定、成功、有用、被重視、有影響力等等。或許,我們和西門相去不遠?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四月十日 (第40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八4-8

4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地去傳福音的道。5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向當地人宣講基督。6眾人都聚精會神,同心合意地聽腓利所說的話,一邊聽他的話,一邊看他所行的神蹟。7因為有許多人被污靈附著,那些污靈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8那城裏,有極大的喜樂。

      話說那些因司提反被殺害而四散的門徒,必要從耶路撒冷散開。其中「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作者沒有為這位腓利附加任何介紹,那便極有可能是先前被按立的七名管理飯食的(diakonia)之一,正如司提反一樣。
     先前便說這七人是聖靈充滿的。司提反如先知般的講道,深諳舊約之信仰內涵,效法基督的死。腓利一樣明白先知的話,接下來我們便會讀到他向太監講明先知以賽亞的信息。在此,他先是到了撒瑪利亞,正是猶太人所歧視的族群中。話說行傳的前傳路加福音,豈不曾提到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正是要藉此說明血統之純正與否,甚至信仰傳統,都不足於用以界定一個人屬不屬上帝的國。
      基督的臨到,便是上帝國的臨在:污靈離開人的生命,各樣叫人生命癱瘓的、不良於行的也得了醫治。是的,我們的生命裡可能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潔淨」,社會、群體因此會對我們加以排斥—正如當時猶太人按著律法的定義,排斥了被界定為不潔淨的人一樣。然而,我們被基督所接納,得以進入祂的國,也就是屬祂的群體中。是的,我們心靈裡或自傷或受人所傷,或許拒絕生命、意志消沉、不願行動、無意活著、擁抱不到意義,但願聖靈就在此時完完全全的充滿。
      聖靈充滿你,你要擁有大喜樂了。不是從人而來的,是此時此際上主澆灌的。打開心靈領受吧!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四月九日 (第39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八1-3

1掃羅也贊同處死他。從那一天開始,耶路撒冷的教會遭受到大迫害,除了使徒以外,眾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2有些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大大哀哭。3掃羅卻殘害教會,挨家挨戶地進去,拉著男女關在監裏。

      「掃羅也贊同處死他」這句話似乎也視掃羅為有分「作見證」的。強調作見證,是基於猶太人律法的傳統。因為律法書裡說:
      在你中間,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各城中,任何一座城裏,若有男人或女人做了耶和華-你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違背了他的約,去事奉別神,敬拜它們,或拜太陽,或拜月亮,或拜天上的萬象,是我不曾吩咐的。有人告訴你,你也聽見了,就要細心探聽。看哪,是真的,確實有這可憎的事在以色列中發生,你就要將行這惡事的男人或女人拉到城門外,用石頭把這男人或女人處死。要憑兩個證人或三個證人的口,才可以把他處死,不可只憑一個證人的口處死他。證人要先動手,然後眾百姓也動手把他處死。這樣,你就把惡從你中間除掉。(申十七2-7)。
      先前提到眾人用石頭打死司提反的一幕,作者提到「作見證的人把他們的衣裳放在一個名叫掃羅的青年腳前」(七58下)。那些處死司提反的,不認為自己是打人殺人,而是自命為律法的合理執法者,甚至是為律法大發熱心的。所以說,看官若是站在以大祭司為頭的主流看法的一方,理應和掃羅一樣選對了邊—即站在悍衛律法的大祭司及眾人這一邊。這稱耶穌基督是主的,已經是違背律法了,因為司提反是死有餘辜。司提反長篇大論的講章,引證先知書的話指證他們殺害了上帝所差遣的先知和義者。他們沒有聽進耳。其實,就在他們自以為是的行刑之時,實則已經干犯了律法(七53),犯了「不可殺人」的誡命。
      事實是,他們要定司提反的罪,便群起為作假見證者。但站在司提反這邊的,有那位以天地為殿的上帝(用我們的俗語說有天地良心)作他的見證,就好比古往之時他們的「祖宗在曠野,有作證的會幕」(七44上)。這不停點的會幕,像徵著流動的不
      居於一處的上主。有上主作他的見證,司提反還懼怕甚麼。我們或許記得保羅說:「聖靈自己與我們的靈一同見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羅八16)。是的,不但見證我們是祂的兒女,也在我們被陷害之時,作我們的見證,為我們伸冤。
      司提反的殉道,成為一個標記。一個關鍵的事件,看似慘劇,卻標示著聖靈的工作—「耶路撒冷的教會遭受到大迫害」,以致「眾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
      掃羅的進場,成為聖靈行傳的素材之一,像是擺錯了陣勢,站錯了舞台,靠錯了邊。他以為是仕途在望,卯足全力衝線似的,到處追捕基督徒,把他們收押入監、聽候發落。或許他期待的是一個又一個像司提反般被審的人。

他這股自我誤導的為律法大發熱心,對比起當時靜靜地安葬司提反的「虔誠的人」,該叫我們沉思。這些虔誠人或許是猶太人或許是歸信猶太教的外族人,也純粹只是敬畏上帝的一般人。他們勇於在大家殺紅了眼的當下,冒出個頭為那被眾人治罪的惡犯收屍,頗有當年為耶穌收屍的亞利馬太的約瑟和尼哥德慕的生命氣質。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

四月八日 (第38日)

黃厚基傳道

今日讀經

使徒行傳 七54-60

54眾人聽見這些話,心中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55但司提反滿有聖靈,定睛望天,看見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上帝的右邊,56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邊。」57眾人大聲喊叫,摀著耳朵,齊心衝向他,58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作見證的人把他們的衣裳放在一個名叫掃羅的青年腳前。59他們正用石頭打司提反的時候,他呼求說:「主耶穌啊,求你接納我的靈魂!」60然後他跪下來,大聲喊著:「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長眠了。

司提反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邊。」他的神情或許甚為超然神聖,或許只是忘我的不為周遭一切的威嚇所動。作者形容他「滿有聖靈,定睛望天,看見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上帝的右邊。」其他人大概無從得知他看見甚麼,是聽見他所說的。耶穌在上帝右邊作我們眾人的代求者、辯護者。

當時,聽了司提反那一篇的道、那一篇借古喻今的先知講論,已經怒火填胸的眾人,開始起哄、大聲喧嘩。司提反正仰首禱告,神情滿有上帝榮光吧!他們卻「衝向他,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他是否感到孤單,或覺得恐懼,作者既沒有告訴我們,我們也不得而知。或許,若有同樣遭遇,我們也能一樣視死如歸,像他一樣慷慨就義對主說:「主耶穌啊,求你接納我的靈魂!」這叫我們想起主自己斷氣之前,也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交在你手裏!」(路廿三46)。當司提反最後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這同樣迴響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路廿三34)

藉著這細緻並隱晦的描寫,作者悄悄的留下一個初代門徒的效法基督的見證—第一個殉道的門徒(殉道和見證希臘文為同一個字)。這位人子耶穌基督,已經站在上帝的右邊,為他伸冤。或許,若有這麼一天臨到,我們也如他一樣,看見上帝的榮耀。

你的回應:

你的禱告: